细石叶技术兴衰的文化生态学透视——评《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赵潮

image.png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欧亚大陆社会、经济与技术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细石叶技术的广泛流行是这一时期东北亚区域显著的石器技术特征,该技术利用压制或间接打击技术从预制石核上剥取尺寸微小且规整细石叶,镶嵌于骨、角材料的开槽中,用作复合工具的刃口。

在多国学者的努力下,我们已厘清了细石叶技术的时空分布特征,复原了细石叶生产操作链,然而我们对细石叶技术兴衰背后反映的古人行为信息依然知之甚少。例如,为何东北亚区域具有不同石器技术传统的人群会先后接受这样一种微型化的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在这些人群的生业经济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细石叶技术的兴衰和环境变迁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史前人群的人地互动、生业技术,社会变革有重要意义,然而以梳理物质文化特征见长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范式,在对细石叶技术背后的人类行为解释层面却显乏力。对于细石叶技术背后人类深层行为的解释,急需学术界拓展研究视野,发展新的研究范式。

复旦大学的青年学者张萌于2021年在英国BAR出版了专著Late Pleistocene and Early Holocene Microblade-based Industries in Northern Aisa (《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对细石叶技术在东北亚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适应变迁做出了全新解读,使我们得以从细石叶技术兴衰的视角,窥见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之初东北亚地区发生的经济与技术变迁,理解文化与环境变迁之间交织错综的互动关系。这本专著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充实完善而成。张萌求学于新考古学派奠基人路易斯·宾福德曾执教的新墨西哥大学,得到了深具人类学底蕴的北美考古学的学术滋养,博士论文曾获2019年新墨西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的殊荣。

该著作提供了一套新颖而有效的研究范式,对细石叶技术所反映的人类文化适应行为进行缜密的分析。技术变革往往与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密切相关,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中期之间,全球范围经历了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大暖期的剧烈环境波动,因此从人地环境互动的角度入手,是破解细石叶技术背后人类行为信息的关键。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早期学界涉及人地环境互动的探讨过于简单粗糙,往往将环境的冷暖干湿变化直接与人类重大的文化变迁相对应,却缺失中间的推理环节。深入分析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需要从“资源”角度破题。环境变迁导致区域资源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的资源禀赋,又会影响不同区域人群的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张萌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关键视点,以人类学分支文化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借鉴路易斯·宾福德在著作Constructing Frames of Reference(《构建参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宏观生态学分析东北亚各区域在冰期与间冰期期间的资源禀赋,通过技术组织论解读细石叶技术背后的人类行为策略,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亚不同区域人群吸纳、发展与最终放弃细石叶技术的文化过程和动因。

除前言外,本著作一共分为12章节,其中,第1章梳理了关于石器技术研究的理论背景,提出了本著作的研究问题。第2章介绍了细石叶技术的定义、特征和时空分布,梳理了细石叶技术研究的学术史,介绍了当代和古冰期阶段东北亚的地理环境。第3章提出了本项研究的核心分析概念和时空划分。作者使用“细石叶社会”的概念,指代生活在北部环太平洋区域拥有细石叶技术的狩猎采集群体,并将细石叶社会群体存续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距今4-2.2万年,2.2-1.5万年,1.5-1万年,1-0.1万年;根据北纬40度线和距离海洋的远近,将细石叶社会群体的分布区分成四大区域:北部大陆、南部大陆、北部岛屿、南部岛屿。同时,本章节指出细石叶社会经历了两次文化变迁浪潮——第一次发生在末次盛冰期来临之际,以细石叶技术被广泛接受和细石叶社会的形成为标志;第二次则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之后,体现出细石叶技术的区域特征分化。

本著作的第4-5章是关于宏观生态学方法论的介绍和基于宏观生态学所做的东北亚区域资源-环境情况分析。其中,第4章聚焦方法论,梳理了宏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具体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应用《构建参考框架》一书的方法论,对多个维度的生态变量进行测算,并将测算值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地图展示,以便全面掌握东北亚地区在冰期和间冰期的环境-资源状况。在具体操作环节,作者利用东北亚地区1429个气象站的基础数据代入生态测算公式中计算,用以模拟间冰期阶段东北亚的环境状况;利用WorldClim网站的数据模拟末次盛冰期阶段东北亚的环境状况;应用了EnvCalc2.1程序对各生态变量值进行测算;通过ArcGIS软件展示生态值的空间分布状况。在第5章节,作者将这些生态变量在冰期和间冰期阶段的空间分布地图成对排列,以便读者观察不同环境背景下一些关键生态指标的分布情况变化,并对不同生态变量所反映的环境-资源信息进行了论述。这些生态变量可分为四类:1.气候、生物群落和栖息地;2.最小陆地模型;3.狩猎采集生计的密度变化模型;4.增长率模型和密度控制生计。这些变量的空间分布为我们理解冰期与间冰期东北亚的环境变迁与区域差异提供了丰富的细节信息。作者通过对大量生态信息的整合,进一步将东北亚细石叶社会分布的四大区域分为15个文化生态区,并对每个区的生态禀赋特征进行了论述。第5章节的内容,构成了对后续章节具体案例研究的环境分析基础。

本著作的第6-11章节为案例分析部分,其中第6-7章节,通过对泛贝加尔湖、库页岛-北海道-千岛群岛古陆和中国黄土地带边缘区的研究,论述了末次冰期来临阶段,细石叶技术兴起的文化进程。第8-11章节则通过日本、东西伯利亚、中国北方、青藏高原的案例,讲述了末次盛冰期之后细石叶技术的适应性辐射,区域分化和最终被其他技术取代的过程。作者表明细石叶技术在日本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衰落可能与环境变迁背景下,人群生计重心开始转向水生资源利用、生活状态逐渐从高流动性转向半定居/定居等变化密切相关,而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是细石叶技术被磨制石器-陶器技术组合取代的重要原因。细石叶技术在青藏高原持续流行,因为其适应优势使得人群能够通过狩猎采集的生计占据高原部分地带,并且随后与农业生计相混合,提升了新石器时代人群对青藏高原的适应能力。本著作的第12章,指出了本研究的未竟之处,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本著作时空范围宏大,信息量丰富而密集。作者展现出了渊博的知识和突出的分析整合能力,对细石叶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所反映的人类文化适应行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颇有洞见的解释。这项研究在时间跨度上打破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研究藩篱,从技术变迁的视角透析了旧、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从空间跨度上,将中国境内的材料置于东北亚大区域背景下考察,使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考古材料相比周边地区的共性与特性。这项研究还生动展现了生态学知识框架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潜力,体现了人类学视角对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维信息的强大整合能力。其中,建构参考框架的研究思路,对于我国考古学界而言无疑是一种新颖的研究模式,颇具启发意义。

通过考古材料特征的归纳总结而提炼出物质文化发展和变迁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研究路径。然而,考古材料的零散性、不完整性往往会制约我们建构由物及人的完善推理体系。对考古资料背后人类行为获得深入理解,也要求研究者通过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析考古遗存。本著作中,作者根据多维度的生态学变量,建立起了东北亚区域连续完整的环境-资源信息框架,使我们得以将一个个具体的考古发现置于大的环境背景中考虑,对每处考古遗存的地理特征及其与其他考古发现之间的区别联系做出准确定位,并将环境-资源维度的信息与考古发现所提炼的物质文化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从而为解读细石叶技术兴衰背后的文化适应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推理依据。这部著作无疑是对细石叶技术这一广受国际学者关注的研究主题的一次“再度发现”,让我们对细石叶技术兴衰所反映的行为内涵有了更为清晰而具体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突破,对于理解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狩猎采集经济行为转型、农业起源等学术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诚然,若想达到对细石叶技术的完整理解,我们需结合宏观、中观、微观不同角度的分析。本著作贡献了宏观生态学的分析视角,也坦诚指出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法更适合于大时空尺度下的研究。对于含细石叶技术遗存遗址的个案分析,以及针对小区域内细石叶遗存信息的深度解读,依然有待于我们通过文化能动性、行为生态学等理论与更为精细的定量统计研究方法,探索构建新的研究范式,并与本著作所展示的宏观研究法进行对照和整合。

总体而言,本著作是一部颇具学术意义的佳作,不仅对细石叶技术背后的人类行为信息做了深刻解读,也为史前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Late Pleistocene and Early Holocene Microblade-based Industries in Northern Asia)

作者:张萌

出版时间:2021年

出版社:BAR Publishi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