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掠影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文晓夏 王宪

济宁市博物馆作为集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于一身的济宁文化新地标,一直以来在传承文明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积极推进博物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深挖城市文化基因,从全民教育角度出发,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积极拓展博物馆教育的实施手段,利用常设展览和流动博物馆、线上展览、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博大课堂、非遗体验等多种形式,丰富社教活动的多元和个性化体验。

“博”采众长,丰富活动形式

以博物馆自身为依托,打造涵养文化自信主阵地。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组织策划“博物馆里过大年”“我们的节日”“端午飘香粽叶青”“中秋庆团圆 月饼摆上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丰富市民朋友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是甲辰龙年,取龙元素汇入社教活动中,开展“福龙贺岁·龙彩新春”寻龙之旅、“龙在青铜”拓印活动;于清明节携手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开启“清明雨上·遇见武梁”文化探索,置身武梁祠,沉浸式体验传统石刻和拓印技艺,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image.png

在其他国家法定节假日及纪念日期间,开展各类特色课程及活动,例如“学习雷锋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燧火传承·劳动致敬——钻木取火体验活动”“纵览历史长河·爱党强国有我”等社教活动,同时辅以非遗项目、传统文化、文博科普等体验活动,包括剪纸、捏面人、拓印、石刻、考古发掘等,让形式“活”起来 ,效果“实”起来。此间流转,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这些鲜活的故事、历史、文化,在润物无声中直抵观者内心。

以“物”述史,创新传播方式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展示空间。济宁市博物馆创新展览展示,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让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汇入云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学习强国等平台有序推进新媒体宣传工作,扩宽宣传渠道;通过深化学术研究,积极探索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馆藏文物征藏管理,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紧密衔接模式、深入融合提高社会教育辐射范围,“礼成家国”微课堂、“云游大运河”系列、“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拓片展”走进宁夏石嘴山博物馆(线上直播)、“家乡的古建筑——千年古迹”走进济宁任城实验小学(线上直播)等活动获得社会关注。

在线下,将课程送进学校、社区及县市区,突破固定空间和实地建筑物的模式,打破边界,让博物馆“走出去”“流动”起来。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基地作用,济宁市博物馆与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联合启动了“博物馆进校园”项目,以馆藏资源为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课本教材内容相结合,为任城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开设精彩纷呈的文博课堂。宣教部工作人员带着课程进校园,每周1个主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授课72节,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image.png

作为馆校合作的新尝试、新探索,该项目的成功开展,让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文博知识,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感悟历史、探源文化、增强素养,让文物在广大学生的脑海里“活起来”,实现了博物馆社教功能的“最大化”。

“致”力公益,承担社会责任

为深化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济宁市博物馆积极开展各类公益社教活动,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做到严格审核、科学管理,着手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持续致力于提供全民化、无障碍化的博物馆公共教育服务,着力打造“同在阳光下”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项目,让博物馆为特殊群体融合活动赋能,博物无碍,共享阳光。

联合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出版了盲文教材《济宁市博物馆社会教育读本(盲文版)》;依托“融合无障爱 携手向未来”残障融合主题儿童青少年摄影作品巡展,打造主题残障融合社教活动;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与任城区康复中心联合开展守护“星星的孩子”社教活动,并与济宁市守护者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开展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践行博物馆公共服务的使命与担当,与各优质平台联动对接,持续激活教育生命力、增强文化影响力,与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品读济宁历史,学习消防知识”活动,宣传消防知识,践行社会责任。

“知”所从来,培育家国情怀

顺应时代潮流,拓宽视野和渠道,以本土文化供给增强受众的文化获得感,充分发掘济宁市文明内涵,积极发挥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济宁市博物馆精心筹备组织了面向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品牌活动——“文博大课堂”,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充分利用济宁市博物馆的馆藏优势和济宁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设置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的课程,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常态化开展“我家就在岸上住”“家乡的古建筑”“流动博物馆”等自主研发社教品牌活动。课程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非遗、礼仪、家风、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家就在岸上住’教育实践活动”经专家评选与社会公示,荣获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本次获评是继“同在阳光下”“石说鲁礼”“相遇”教育实践活动被评为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之后,第四次获此殊荣。

“我家就在岸上住”系列社教活动,以大运河为背景,通过课堂讲授、课下探寻的方式,图文并茂地生动再现济宁地区与中国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知识,其中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包括“运河故事我来讲”“聆听运河的声音”“你好!运河”“首届大运河文化集邮展”“云游大运河”等现场走进学校,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运河孕育出的璀璨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找寻文化基因,在理解、深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博物致知,文以化成。济宁市博物馆倡导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拓展教育和研究职能,将博物馆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从观展到体验,从审美到思考,让博物馆成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让历史有载体,让文化可触及,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