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博物馆藏大汶口文化“人面纹玉饰”小考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吕文

山东滕州市博物馆珍藏有一件“人面纹玉饰”,是目前所知山东省境内时代最早的人面纹玉器,弥足珍贵。此玉器为深褐色,长3.9、宽3.2厘米,略呈方形,中间厚,两边薄。正面以阴线刻出人的头型和五官,橄榄形眼眶,眼眶内饰一横线作目,双目相连,以阴线刻等腰三角形作鼻,口为一短横线。纹饰与外缘之间有一条分界线,外缘上方有三角形小凹。背面中部有一垂直凸脊,脊上有一穿,可供佩系(图1)。

这件玉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地点在滕州市东沙河镇的岗上遗址,时代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汶口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碳十四年代大致在距今6300—4500年间。工作人员在岗上遗址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陶片和骨器,但没有发现更多的玉器。直到2015年秋季,当地公安破获岗上遗址文物盗掘案时,收缴大汶口文化玉器59件;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越来越多的实物资料出土,大汶口人面纹玉饰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在大规模制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红山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制玉用玉中心。在众多的实物资料中,玉石人像数量可观。据考证,年代最早的人像是1988-1989年发现于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的石人面像,其年代为距今7100—6500年。有学者考证,史前的玉石人塑像数量有40余件,依材料来分有玉质和石质,依形象分类有全身玉石人像和人面像。且在人面像中,人们通常把是否带有獠牙作为一个重要区分依据,带獠牙的人面像称之为神面像,不带獠牙的称为人面像。

本文介绍的这件人面纹玉饰,整体纹饰构图简单,寥寥数笔,但人物面部特征非常清晰。宽阔的脸庞,橄榄形的双目大而夸张,宽直的鼻翼呈三角形,人面目视前方,表情安详、静谧。所有的线条,都是用单阴线刻划,或平直,或弯曲,均流畅自然。最为特殊的是,外缘上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凹,推测是模拟当时人的发际线。

在已经发表的红山文化玉器中,有几件人面纹像与其非常相似。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代表之一,一般认为其年代大致在距今6000—5000年。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人面纹玉饰,宽约6、高4、厚1厘米,呈近片状的四方形,正面中间雕一人面,两眼不完全相同,一眼为圆形,一眼为橄榄形,眼上方刻有眼眉,鼻呈三角形,鼻下刻有一横线表示嘴。外缘上方有三角形小凹,左右沿脸庞两侧有对称纹饰。背面平整,靠上方有一对穿孔(图2)。巴林右旗博物馆收藏的人面纹玉饰,长4.3、宽3.8、厚1.7厘米。正面基本呈长圆形,用细阴线刻出人的五官。长圆脸,尖下颌,脸盘丰满,三角眼睛,双线眼眉,三角形鼻子,鼻下一横刻弦纹为口,颌底有细刻网格纹装饰。外缘上方有凹口,与之前小凹口的差别较大,这件凹口较大,使两边尖尖凸起,像是动物的角。头后中部有两个并列的对穿孔。玉料为绿色透闪石质(图3)。巴林右旗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人面形玉饰,出土于巴彦塔拉苏达勒遗址西南侧一座墓葬中,长4.3、宽3.8、厚1.1厘米。玉饰整体呈扁平状,正面近似圆形,细线刻画出橄榄形眼睛,三角形的鼻子微微隆起,椭圆形的嘴凸起。纹饰与外缘有一细细的分界线,正中部有小凹。背面靠上的位置有一对穿孔。玉料为阳起石,因表面受沁呈青白色,表面明显留有许多深绿玉色(图4)。

image.pngimage.png

有学者考证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人面形玉饰为红山文化早期器物。乌兰在《巴林右旗博物馆收藏的史前人面饰初探》中把巴林右旗博物馆收藏的两件人面形玉饰定为红山前时期遗物。大汶口人面纹玉饰虽然是征集品,基于对滕州岗上遗址的调查分析,应是大汶口晚期器。因此,三件红山文化人面形玉饰在年代上应早于大汶口文化这件。

仔细观察这几件玉器,在雕琢技艺和造型风格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风格简单质朴。这四件人面玉饰均用简单的线条刻画出人面的眼、鼻、嘴。所呈现出的共性是,橄榄形的眼睛、阴线刻三角形的鼻子,短横线为嘴;纹饰与外缘之间都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且在人面中部的位置都有凹口,三件均是小凹口,一件为大凹口。这种造型的共性在史前其他文化中均不见。二、神韵相似。四件人面五官清晰,比例协调,且神韵出奇的相似,都呈现出安详静谧的神态。三、在雕琢工艺方面,均是阴线刻,背后皆有穿孔,可以佩戴。不同的是打孔的方式,三件红山文化玉器,均是两侧斜钻成孔,这种钻孔方式在红山玉器中运用较多,俗称“牛鼻子”孔。大汶口的这件是依材料做出一凸脊,在凸脊上对穿一孔,这种钻孔方式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几乎不见。

三件红山文化人面玉质细腻,为淡绿色软玉类,是辽宁半岛特产的透闪石玉。大汶口的人面,肉眼观察质料为不透明状,呈现蜡状光泽,表面有很多小开片,裂纹,褐色斑块,目测为蛇纹石,其成分还需进一步检测。经地质学家考证,山东省至今未发现闪石玉玉矿,赵朝洪先生在《从玉器原料来源的考察看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中,初步判断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用闪石玉制作的玉器,其玉料应主要来自同一个玉矿带——辽宁岫岩玉矿带。

新石器时代人面纹玉饰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原始先民对祖先的原始崇拜,从最初的石质人面饰发展的各类材料的人面饰,无不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深深的虔诚和信仰,玉质人面饰更含有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宗教色彩。

《山海经》记载:“黄帝乃取好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可得知,在古代先民心目中,玉是神圣的,有灵气的,它质地坚韧精密,色彩斑斓,温润而有光泽,是天地鬼神享用的神灵之物。杨伯达先生在《“巫·玉·神”泛论》中认为:“玉是神灵寄托之物体或外壳、玉是神之享物、玉是通神之神物。”可以推测,古代先民把精美的玉石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玉人像充当“玉神器”,披挂佩戴在身上,通过种种巫术活动与神灵沟通,从而达成自己的心愿。

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各地区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发展。距今5000左右是中国史前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时期中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交往频繁,不但在陆路上,而且还开辟了海路,海陆两路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促进了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加速了各地区的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反映在玉器的制作上,从出土的大汶口文化玉器中可以发现红山文化的特征,如山东邹城野店遗址、大汶口遗址中发现的玉环孔缘及边缘磨成刃状、小玉璧及双联璧两璧间切磨成“V”字形缺口;滕州岗上遗址编号GS055(公安缴获)三联玉璧,无论器形,还是细部特征,与阜新胡头沟遗址M3出土的三联璧基本相同等等,这些考古实证反映了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是确实存在的,赵朝洪老师则认为两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必然有一个通道,即通过辽东半岛、庙岛群岛等环渤海西侧的区域实现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得知,滕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大汶口人面纹玉饰玉料来自辽宁岫岩玉矿带,其制作风格受红山文化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地域特征,说明是在本地制作,推测其功能是服务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和神秘的宗教文化。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