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北大红楼实践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北京大学红楼保护利用工程报告》编写组

修旧如旧,整体恢复社会教育功能

按照合作共建原则和总体工作安排,2020年4月开始,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共同组建北大红楼工作专班,各参与单位积极行动,腾退安置、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科学保护,修旧如旧。国家文物局、北京市高度重视北大红楼保护修缮,坚持保护第一,突出修旧如旧,强化持续监测,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系统研究,夯实保护基础。注重将深化研究贯穿北大红楼保护修缮的方案制定和工程实施全过程。加强文献研究,在方案设计阶段查阅了大量的北大红楼历史照片、图纸和档案,分析并调研了北大红楼原建造公司——中法实业公司和义品公司——设计建筑的手法,考察了北京周边同时期同类型历史建筑的特点,让维修工作有史可查。系统梳理历次修缮工程的重点、措施和做法,特别是对参与过1961年至1962年修缮工程的文物专家进行了回访,细致考证北大红楼的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大到街区环境、小到墙缝修补,让维修工作有据可依。加强价值研究,深入挖掘北大红楼所承载的光荣历史、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所彰显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对旧址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把握。二是坚持最小干预,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勘察评估,对北大红楼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体检”,对地基、墙体、木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展了专项检测,尽可能摸清旧址建筑的保存现状和安全隐患。加强科学保护,坚持现状整修、局部加固的总体思路,对修缮部位在反复论证、对比试验的基础上遵循原工艺原做法有序施工,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比如,对开裂、损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木构架进行替换或加固;对表面酥碱微风化、弱风化的墙体不替补不更换,对墙面酥碱处进行封护,延缓病害发展,留存岁月痕迹;对瓦面有微残损、小残损但不影响使用的红瓦不更换。加强技术指导,规范现场管理,统筹保护展示,在施工过程中特别强调设计单位和文物专家的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召开了100多次专家会、论证会,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三是持续监测,确保文物安全。坚持保用结合、防微杜渐,加强日常养护和精准管理,对北大红楼游客承载量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常态开展文物安全监测,重点监测文物结构安全、风险敏感区域和游客影响,及时评估病害风险,谋划应对措施,为保护、管理、运用好北大红楼红色资源做好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整体保护,连片打造。以北大红楼为龙头,将北京市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保护、连片打造,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做到应保尽保。根据31处旧址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成重点保护、一般保护、维持原貌三类,进行维护修缮、恢复原貌、征集文物、丰富陈列、挖掘内涵、深化研究等工作,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场景,进一步提升宣传利用效果。

区域统筹,抓点带面。在旧址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中,坚持首善标准,打造干净整洁、庄重沉稳的环境面貌。一是加强区域统筹,注重革命旧址建筑和周边环境风貌协调统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将革命活动旧址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与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重点民生工程相结合,统筹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让红色文化自然融入百姓生活、融入现代空间、融入城市气质。比如北大红楼周边环境整治,统筹减量周边各类设施,原有36根公安交通杆“多杆合一”减少至14根,11台大型箱体“三化”整合6台,还原建筑肌理,呈现历史感。二是发扬工匠精神,精心组织实施。明确规范标准,确定修缮外墙立面、规范牌匾标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十个方面工作内容。每个点位精心设计,一点一策,确保色彩、样式、风格与旧址风貌相匹配。三是抓点带面,推动区域环境整体面貌提升。坚持抓点带面,实施综合整治,整饰建筑物外立面、铺设步道、铺种公园草坪,完成电力、通信架空线入地,旧址周边区域整体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四是便民利民,共建共享整治成果。为了方便市民寻址问路、参观出行,系统梳理旧址周边公共空间环境,设置旧址指示引导标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街巷长作用,统筹小巷管家、网格员、协管员等队伍,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多元主体参与,让广大市民共享整治成果。

综合布展,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协同合作,紧扣“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定位,从史料征集、馆藏文物档案梳理、旧址复原到主题展览布展流线,反复论证,充分展现北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建党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分为“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六部分,共19个单元。展览面积约6000平方米,展出图片958张(含文字版、表格、地图)、文物1357件(套)、艺术品40件(雕塑13件、绘画27件)、景观类作品25组(壁饰22组、艺术景观3组)、沙盘模型5组、全息影像2组、体验式投影2组、交互触摸屏20组、珍贵影像视频13个。同时,展览将北大红楼内旧址纳入参观流线,复原展示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办公场所,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主题展最大特色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内举办,以嵌入式展览设计理念将瞻仰北大红楼与参观主题展览相统一,工作中既要保护原有风貌,又要有效表达主题,还要方便群众参观,形成了六个鲜明特点。

一是突出政治性,将历史叙述与红色基因传承结合起来。在对党的北京早期革命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珍贵文物资料,还原历史真相、重建历史现场,使展览主题具有坚实的史实支撑,确保展览内容成为信史、正史。同时,坚持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属性,从百年党史的源头着手,回望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发轫地,探寻党的初心使命的孕育背景和脉络,生动再现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而引导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深化思想性,将呈现历史事实与反映历史规律结合起来。透过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研究提炼北大红楼革命精神,深挖这一精神背后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同时,组织出版《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客观地还原了历史事实,而且深刻揭示了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展览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和思想支撑,从而取得以事明理、以理驭事的显著效果。

三是凸显教育性,将反映党的早期历史与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和需求,聚焦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重点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精选展出李大钊《狱中自述》,毛泽东、蔡和森建党通信等重点文物数十件;展出全部63期《新青年》杂志、多版本《共产党宣言》、全套《共产党》月刊等重要文物史料。这些珍贵资料,丰富多样、真实感人,使参观者能从中切身感悟革命先辈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爱国情怀,坚定信仰、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动员人民、组织群众的实践精神,勇于牺牲、义无反顾的崇高品格,从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四是注重系统性,将宏观表达与微观呈现结合起来。采取全景式立体化展览方式,既展示“树木”,又展现“森林”。在纵向上,坚持大历史观,把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置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它的历史必然性;在横向上,提炼“关键词”,围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孕育等四个方面重点展开,从整体上表现其重大历史贡献。同时,打造“故事盒”,注重细节打磨和微观呈现。如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分别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报纸阅览室等6处旧址进行精心复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悟先辈的革命足迹,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使命。此外,安排两个展厅以沙盘和图板形式对31处旧址整体情况进行集中展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五是兼顾艺术性,将传统展示方法与创新展陈方式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北大红楼空间结构和历史文化的特殊性,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个性化设计展陈形式,做到内容上“一室一专题”,形式设计上“一室一方案”。巧设“驻足点”,重点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精心设计展陈方式,既保护房间原貌,又巧妙展现文物内容;采用创新技术,设置20组触摸屏,展现1700余个界面,从而使参观者可在丰富的数字化知识体系中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

六是增强便民性,将做好接待服务和满足多样性需求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设计设置参观流线图、指示标识,开发明信片、首日封等纪念产品,开设书店和文创服务区,尽力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在分时段安排专业讲解基础上,在一些展室设置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及其他旧址情况,从而尽可能实现把展览带回家的心愿,并根据个人需求随时了解这段历史。

立体传播,掀起红色热潮

为充分发挥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社会教育作用,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发挥各方优势,深入挖掘其背后蕴藏的丰厚红色文化资源,实施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立体传播工程,综合运用展览、图书、影视作品、歌曲戏剧、融媒体产品等形式讲述革命故事。

除了精心策划打造精品展览和编撰《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外,还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主题,聚焦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场所及其所承载的历史内涵,组织拍摄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并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轮播出,收视率稳居中国视听大数据排行榜第一,打破了党史题材电视剧的多项纪录,掀起追剧热潮,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随着《觉醒年代》的播出,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迅速“出圈”,成为热门红色文化“打卡地”。

大型文献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于2021年6月14-18日黄金时间在北京卫视金牌栏目《档案》推出。该片聚焦作为“播火者”的革命先驱们,从思想、文化视角讲述党史。一群来自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年轻人走上屏幕用心讲述,一批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解惑,依托浩如烟海的书籍档案,百年前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间,百年前的《新青年》与新时代青年之间,产生了深邃的思想交流,形成了生动的对话。该片为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开辟了新路。

北京京剧院推出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通过撷取李大钊在1918年至1927年4月间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再现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护送陈独秀离京赴沪并相约建党,以及策划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领导并组织北京各界人士的反帝斗争,直至被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短暂而又壮阔的一生。

此外,还策划推出了电影《革命者》、电视剧《长辛店》、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等系列文艺精品。

以北大红楼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利用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北京市依托北大红楼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首次发布红色旅游地图。地图包含红色旅游景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以及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布信息,并印有9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地图,市民、游客既可以准确查找红色资源点位,又可以参考线路进行游览参观。

北大红楼正式开放以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观踊跃,反响强烈,形成了参观热潮,北大红楼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北大红楼保护展示工程荣获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先后荣获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北大红楼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大红楼成为首都乃至全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公认的优秀实景课堂。

对外开放两年来,北大红楼累计接待来自党政机关、军队、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参观团体近6000批,30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50余万观众先后走进北大红楼,参观主题展览,追寻初心使命。北大红楼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红色建筑,正重新焕发出伟大建党精神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的首都北京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执笔:孙漪娜)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