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研究的扛鼎之作——《金沙玉工Ⅱ:玉石琮工艺研究》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陈淳

image.png


继《金沙玉器Ⅰ:金沙遗址出土玉石璋研究》之后,由邓聪和朱章义主编、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袂打造的《金沙玉工Ⅱ:玉石琮工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是我国玉器综合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本书以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玉琮为样板,采用实验考古学手段,以操作链的工艺技术路径为指导,重建了玉琮、特别是高琮从原料采办,粗坯切割、精坯成型、雕刻神化到使用磨损的生命史。尤其是作者高清度的微痕照片,将史前玉工对不同玉琮的毛坯加工、雕刻细节以及这些标本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展现给读者,并提出了玉琮手持与摆放两种可能的不同使用方式,为玉琮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印象和可信解释。

本书的精彩之处是以小见大,以金沙的一件十节玉琮作为切入点,对我国出土的玉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比较。特别是作者对良渚玉琮的系统观察和分析,为鉴定金沙玉琮以及其他地点和时代出土的各类玉琮建立了一个科学参照系。因此,本书是一本中国玉琮研究无出其右的集大成者。

image.png

《金沙玉工Ⅰ》主要集中在玉璋的分析,其毫发毕现的微痕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金沙玉工Ⅱ》的玉琮研究则更上一层楼,从玉璋片状的二维观察转向玉琮钻孔和外方内圆的立体分析,因此复制过程更具挑战性。长期以来,玉琮的圆孔,特别是多节高琮的钻孔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也许正是这种难以想象的穿透性和神秘性,使得玉琮被史前和上古人群奉为具有祭天礼地、沟通人神之神器的关键所在。

本书作者是首位尝试用实验来探索玉琮钻孔的学者,虽然书中介绍的实验过程和设备未必和古代工匠相同,但是他严格遵循了实验考古学的重要原则,即所用实验工具不能超越史前社会的生产能力。虽然本书获得的成果未必是一种绝对的答案,但是在其他更佳方案被找到之前,它应该是目前最接近真相的办法。实验考古学的意义在于,考古学家面对复制器物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古人必然会遇到的难题,因此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古人在十分原始状况下解决这些困难的思路和技巧。它可以避免考古学家在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贸然凭自己的想象来下结论。金沙玉器的实验考古明显得益于作者在打制石器研究上的深厚功力。虽然打制石器和玉器加工在方法和制作过程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熟悉石料破裂和磨损的特点是分析玉器加工技术和步骤的必要前提,也是将实验结果与考古标本进行比较的依据。因此,玉器的实验复制可以被视为打制和磨制石器研究的重要延伸,具有特别的学术价值。

微痕分析是了解石器使用方式与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突破了单凭器物形状来判断器物功能的弊端,成为石器研究方法论的一座里程碑。而操作链被誉为“最具开创性和最重要的研究,它为石器研究指出了崭新的方向,并应当作为无数探索的起点”。本书成功地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玉器的观察和分析之中。与石器研究关注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加工对象不同,作者用低倍法来观察玉器上留下的各种微痕,包括设计打样、锯片切割、沙绳切割、砾石打磨抛光、钻孔、雕刻与各种使用痕迹。正是根据这些微痕分析,作者成功地找到了玉琮从毛坯加工,经雕琢装饰到使用破损及手持磨灭的各种证据,为我们破解玉琮之谜提供了大量宝贵和关键的信息。

在操作链的分析中,作者特别关注玉器作坊出土的半成品,并从吴家埠出土的一件玉琮坯件上,找到了重建玉琮加工步骤的钥匙。在江浙考古学同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和启发之下,作者观察了这件玉琮上遗留的沙绳切割、磨平修整和外方内圆的样线,深入分析该玉琮坯件设计和打样的方式,并判断这件玉琮处于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阶段,并据此重建了玉琮设计和制作的全套工序。

image.png

本书还用相当笔墨介绍了作者自己设计的实验工具,其中竹管和芦苇分别被用于玉琮的钻孔和神徽圆眼的刻画,水晶柱作为细部雕琢的刻刀,并得到了与出土器物同样的效果。作者特别介绍了砾石轴承的发现和用法,并以微痕照片对其使用的方式和强度加以论证,并将这类轴承的地理分布与史前玉环和玉玦的加工联系起来,证明了史前简单机械轴承的存在。

本书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玉琮工艺技术的重建,而且对其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做了深入探讨。玉琮作为史前社会的祭祀法器,具有厘定身份和象征等级地位的功能。因此,玉料的优劣、体量的大小、加工的精细程度以及琮的分节在当时的社会里很可能象征着或彰显了拥有者的地位和权力。玉琮这类非实用的象征性显赫物品,是权力和地位的物化表现。在探索史前复杂社会的管辖体制、政体运转和聚落等级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它也为了解早期文明向外的辐射能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标识。

对于玉琮这类具有神权特点的器物,作者还从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探索得到启发,认为玉琮一方二圆的设计也蕴含着三方三圆的宇宙观,表现出方圆嵌套、天人合一象征性。虽然古人的宇宙观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很难予以证实,但是这种分析仍然比较契合古代文献中提到宇宙“天圆地方”的说法。

金沙玉工两册巨著奉献的成果,也是中国学界合力探索重大课题的榜样。我国出土的玉璋和玉琮分布在许多不同单位或专家的手里,要做到全面观察、分析和比较实属不易。但是出土和拥有这些玉器的单位和专家,都能够欣然为作者提供标本进行观察和拍摄,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观点和意见,也充分体现在本书的成果之中,这种无私合作是本书得以成功的关键保证。因此,《金沙玉工Ⅱ》不仅将考古学的玉器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也标志着我国学者在合力探索共同课题上达到的一个新境界。金沙玉璋和玉琮研究的成果,应该成为我国考古学各种专题研究的榜样。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金沙玉工Ⅱ:玉石琮工艺研究》

作者:邓聪 朱章义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