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汪忠华 龚泽懿

革命文物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是永恒的红色基因库和生动的思政课教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价值引领功能与思政课教育高度契合。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是上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题中之义。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物质载体,要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发挥革命文物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整合革命文物资源,加快推进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进而形成思政课教师、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要素“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不断提高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度、陈列展览互动体验性、展示宣传全景立体式效果,助力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云端思政课”品牌,使新时代的思政课教育在博物馆、纪念馆、“共享云端”等场景中穿越时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image.png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革命文物有力有效融入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驱动力,是教育理念、体系、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全方位改革升级的要求。

根据国家文物局相关统计,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约3.6万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超过1600家,呈现数量庞大、区域性集中、类型多样等特征,这为把“大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供了革命文化的深厚滋养。但是,目前对革命文物资源活态利用还不够,在大部分的革命纪念场馆还是依赖传统的“照片+展柜+文物”老三样展陈。随着以5G技术、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高端化、数智化、个性化、场景化、绿色化、融合化、多元化、品牌化成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发展新方向。思政课教育“新质生产力”具有探索前沿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科技手段、有效激发学生潜能的特征,能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比如运用互联网、智慧设施、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思政课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改造,推动思政课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实现革命文物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其成为思政课教育播种信念的“孵化器”、淬炼初心的“活教材”、筑牢底色的“指南针”。

创新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的新模式

将中国革命历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有利于传承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着力探索的一个方向为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发数字文化产品,借助融媒体平台,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化学习环境,扩大革命文物资源的影响力。一是打造“革命场馆资源+大中小学校+网络实景”的馆校合作思政模式。馆校合作共建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改革的创新举措,是衔接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拓展提升的重要纽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立爱国主义教育专班,借助丰富的馆藏史料文物,与南京大学等学校合作开发针对大、中、小学的分众化“六个一课”教学课程,实现革命文物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二是打造“革命文物+科技+景区”的产业嵌入式思政模式。坚持数字化创新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平台,着力开发与革命文物相关的数字动漫、游戏、影视等产业新形态。在讲好英雄故事的基础上,对红色英雄、革命遗址等文化价值符号进行数字孪生赋能,打造具有鲜明革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并加强IP开发和衍生产品转化,形成数字红色文化IP品牌。甘肃成立红色文旅数字IP运营中心,打造红色文旅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产业链体系,建设红色基因库,建设思政教育服务平台。延安红街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打造大型沉浸式体验馆、红色文化主题场馆、非遗民俗体验店等,依托5G+VR技术实现全景参观,能够让学生全方位、互动式观看革命文物,聆听讲解,重温革命历史,让革命文化思政教育入心入脑,增强革命文物的宣传力和感染力。

发展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的新业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学生是思政课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实践类活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革命文物与先进科学技术深度融合,通过革命文化创意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思政教育素材。一是构建“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AR(VR、XR)技术”相结合的新业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采取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种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校园特色等多种资源,推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更好了解国情民情、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多领域知识。井冈山笔架山红色情境主题数字体验园依托景区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山下行洲村独特的红色资源,运用先进的AR、VR技术,打造“扩展现实”(XR)沉浸式虚拟现实情境,形成“红色教育常学常新、红色精神发扬光大、红色文化体验丰富、红色旅游提质增效”的寓教于行的思政育人数字化应用场景。二是探索“数字技术+革命文物教育+组织活动”的融合新业态。利用教育部设立的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接受思想洗礼和能力锻炼。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将红色教育融入主题党日、团日、研学等组织生活中,让师生沉浸式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馆、体验红军长征过程等,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陕西省文物局依托5G技术,打造全国首个5G“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该平台搭建起从“云端”到“终端”,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同步传播”的5G革命文物展示传播体系,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提供革命文物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和历史事件沉浸式体验,让思政课师生能随时随地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身临其境感知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区域内“大思政课”常态化开展。

构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的新机制

完善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教育机制,进一步延伸革命文物的社会生命,把革命文物思政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更大的社会舞台,促进“深层结构”的建设,以更好地实现革命文物铸魂育人价值。一是建立“数字化+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思政课程数字化是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域性的数字化过程,将革命文物纳入思政课程素材是一种创新实践,需要逐步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力求建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格局。湖南省以“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为平台,通过网络化支撑和数字化赋能,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二是健全资源合力育人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建立“大思政课”智慧教学平台,形成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等一切育人主体和要素广泛调动起来,把革命文物等各类优秀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实现合力育人的最大效应。江西赣州探索IP多元联动机制,撬动文旅、研学、食品、生活用品等各行业资源,打造红色IP产业生态体系,擦亮赣州“红色故都”金字招牌。依托长征IP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各地打造长征文旅集结号、长征IP服饰体验馆、长征书吧、长征学院等文旅阵地,衍生出手游、AR体验等主题业态,让学生亲近红色文化、了解长征精神。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QMZX13〉阶段性成果。)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