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马萧林

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2023年12月19日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强调,要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对文博系统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作为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河南博物院以让文物活起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新方法。

一、构建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河南博物院把构建文物保护利用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让文物活起来”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融展览展示、研学教育、数字化传播、舞台演艺、文创开发于一体的文物活化新路子,让更多文物真正活起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深挖内涵,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心

河南博物院持续加强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策划推出一批重大展览。第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导向,立足河南作为中华文明主根主脉的重要地位和河南博物院馆藏资源,推出“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大型基本陈列和系列主题展览,解读展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精髓和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第二,聚焦黄河文化、文明向心力等内容,策划“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礼乐文明”等主题展览,从多个视角解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第三,围绕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策划“人民呼唤焦裕禄”“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物陈列”等主题展览,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展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守正创新,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中心

河南博物院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模式。第一,依托兼具体验、教学、实践、研学等功能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基地,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黄河文化等主题研学路线,依托连锁化发展、线下线上互动的“历史教室”教育体验区,研发最美声音、历史的音乐厅等互动体验课程,年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不断深化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第二,挖掘文物藏品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元素和标识,找准与当下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开发出考古盲盒等系列文创产品2000多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公众日常生活。第三,坚持文物活化利用与时尚相携并进,实施华夏古乐沉浸式演出和数字化传播,年均演出600余场,让观众不仅能观看,还能够聆听历史,在传承与创新中增强文化认同、培育家国情怀。

跨界融合,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借助全媒体、数字化传播,给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第一,深入推进更多的跨界合作,先后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卫视策划推出“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电视节目,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第二,利用科技赋能建设新媒体数字传播平台,举办云教育、云展览、云古乐,推出“智慧豫博”数字化传播项目40多期,《中原藏珍》等数字化、故事化专栏入驻学习强国、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年均发布短视频100多条,浏览量达5.45亿人次。第三,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培育带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参与“大河文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交流项目,组织“华夏文明之源”等精品展览和华夏古乐赴美国、卢森堡、比利时、新加坡等展演,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image.png

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和实践证明,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必须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博物馆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加强保护研究阐释能力

建设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保护能力。集中力量深化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充分挖掘、盘活用好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资源宝库,从历史考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资源应用传播等领域展开综合研究、重点阐释,提升对中华文明特质、内涵的解读、阐释和理论建构水平,构建中华文明现代研究阐释体系。

深化当代价值提炼转化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内容庞大、思想丰富,要根据新时代的需要进行扬弃、发展、创新、改造,挖掘出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优秀思想理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新时代”与“旧传统”的衔接、转化与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提升展览展示体验效果

要突破传统理念、创新陈展模式,形成集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互动、推广传播等为一体的科学策展体系,实现从“展文物”向“讲故事”的全面转变。运用空间叙事手段,将中华文明的内涵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充分融入宏大的场景沉浸式空间,融合视听媒体和互动技术,打造趣味化、生活化、新颖化展览展示。

建立社会服务联动机制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服务联动机制,打破行政划分、资源平台的壁垒,打造开放共享的博物馆文化资源平台。加强与美术馆、科技馆、剧院剧场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互补融合与功能拓展,扩大活态展示、社会服务、创新利用路径。打造优质研学教育品牌,研发特色社会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进博物馆、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

打造文旅文创融合平台

加强与旅行社、服务机构、文化企业的互动合作,开发主题研学项目,丰富文旅消费产品供给。做好博物馆IP塑造与开发,从审美的、时代的价值角度,将文化资源创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创产品。探索建立“立体文创”生态系统,实施连锁化、体验式文化开发策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造文创产业矩阵。

推动传统文化当代传播

构建传统文化当代叙事体系,用当代话语、当代表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时代价值鲜活地讲述出来。加强与电视、新媒体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打造跨界联动文化传播矩阵,提高合力传播效能。利用现代技术赋能,整合线下和线上、实物和虚拟,加强全媒体、数字化、国际化传播。

(作者系河南博物院院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