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就 新课题 新愿景——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丁福利

从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的视角回眸观察,无论是几经国际间的激烈讨论和波折2023年8月24日最终在布拉格通过的最新定义,还是此前200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通过使用长达17年的定义,都把“教育”置于举办一个博物馆的首要目的;从一年一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视角回眸观察,近20年来绝大多数且越来越多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与希冀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服务社会发展与人类福祉有密切的关联。而统观博物馆“新”“老”定义中的“研究”角色,则始终不仅被视为建立一个博物馆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还是贯穿运行全流程、确保其他所有举办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实现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事业,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融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主流,并在践行国际博物馆定义、响应国际博物馆协会倡议方面奋楫扬帆,始终挺立潮头。在此领域不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在“博物馆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尤为突出。

新成就

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 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国6565家博物馆的90%以上实现免费开放;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2023年以来,一票难求的“博物馆热”以及如火如荼的“研学潮”、圈粉无数的“云教育”,更是一次次刷新着中国博物馆教育影响力的历史记录。这些都充分表明,博物馆教育的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已完美实现“双向奔赴”;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

image.png

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博物馆教育实践自觉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同行。各地、各级、各类博物馆教育实践立足不同的博物馆定位和所在区位,主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长城文化、文明探源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与决策部署,线上与线下齐发力,源源不断地推出惠及亿万公众的教育品牌项目与活动。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  新冠肺炎疫情中,自强不息的中国博物馆果断、大步拥抱“新质生产力”,骤然催生了以“云展览”、“云直播”、“云讲解”、“云课堂”等为特征的博物馆“云教育”成现象,并使其为博物馆教育的一种新业态,博物馆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随之成几何数字、天文数字暴增。如今,“云教育”已成为新时尚、新常态,亿万公众再也离不开美轮美奂的掌上博物馆,同时也深深爱上了展馆中的人工智能、多媒体数字技术、裸眼3D技术、激光投影、数字语音导览等新技术运用所带来的多维度、沉浸式独特观展与视听体验。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

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流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实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用品牌建设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呼唤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了品牌战略和品牌建设从不自觉到自觉;教育品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大馆到中小博物馆,从博物馆人的自发探索到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全国性大力推介、导向引领。一批又一批“十佳”“百强”等享誉全国的教育品牌推向社会,走进人民美好生活,使博物馆教育实践深度融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流。

博物馆教育研究成果丰硕成为教育实践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有关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每年博物馆教育方向的论文、论著发表及出版数量在全国博物馆学界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质量方面也毫不逊色。回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三年一届、含金量较高的“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推介活动,在目前已经举办的前三届评选结果中,博物馆教育方向入选论文、译文、著作、译著四大类之和的占比,始终高于其他方向的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全方位直观地展示了我国博物馆教育研究比较突出的综合水平,成为我国博物馆教育实践高水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新课题

博物馆教育实践和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博物馆教育实践领域普遍存在“轻研究”问题;高校教研领域普遍存在“轻实践”问题。馆校合作、互补的力度不够。二是中小博物馆与大型博物馆差距明显,亮眼的实践案例少,其研究成果更是偏弱。

博物馆教育实践和研究与博物馆定级和运行评估导向脱节 有些博物馆包括一些大馆、名馆,对评估机制的“方向盘”“导航仪”作用认识不足,在博物馆教育实践和研究等方面,对标落实不够,导致“偏航”失分,评估排位与其应有地位落差较大。

对博物馆教育实践优秀案例的行业推介品牌亟待整合与提升  有关“国”字头的行业组织和单位,分别牵头开展了冠以“十佳”“百强”之类不同主题与内容的教育案例评选和推介,对激励和引导博物馆教育品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声出多门、名目各异、周期随意、标准不一。含金量与引领效果相对有限。

博物馆教育研究激励机制单一动力不足  目前全国性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评优推介,仅有一个三年一度、实施三届的“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推介活动。该评选机制面对三年间累积海量且日益攀升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其评选显得周期过长,而且申报未区分赛道,入选总数量控制也过于严苛,激励面过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博物馆教育实践领域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一是从历次全国博物馆定级和运行评估看,博物馆教育实践领域在科研成果数量特别是质量方面,均明显弱于实践成果,表明其研究型人才不足。二是从近些年全国博物馆教育方向优秀实践案例申报与评选推介看,相当一些博物馆申报并获奖的案例属于改头换面、粉墨登场的多年“老面孔”,这又表明其创新型人才缺乏。博物馆教育实践领域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image.png

新愿景

加强理念引领,从顶层做起,提高对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认识   一是要从发展理念上提高站位、放大格局,牢固确立博物馆教育在新时代的核心价值与博物馆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地位;牢固确立研究在博物馆教育实践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支撑、引擎地位。让博物馆教育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壮行。二是要科学认识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辩证关系,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着力纠正“重实践轻研究” 和“重研究轻实践”两个极端,解决好实践与研究之间、大型与中小型博物馆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加强人才队伍优化,提升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核心竞争力  从最根本的角度观察,一个博物馆或者博物馆的任何一个领域发展,其终极的核心竞争力莫过于“人才”二字。博物馆教育和研究要增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与核心的位置。当务之急,则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着力解决好博物馆教育实践领域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匮乏的问题。

加强推介性品牌整合,优化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行业激励机制 一是面向博物馆教育实践,由国家文物行政部门牵头指导整合,由博物馆行业组织联合各相关领域和单位,聚力打造一个更加权威、更加包容的“年度全国博物馆教育十大精品项目”推介全新品牌。着力解决声出多门、名目各异、周期随意、标准不一及含金量不足等问题。二是面向博物馆教育研究,推动“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推介活动与时俱进,适当缩短周期、扩展入选概率、开设多元赛道,将“博物馆教育”作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赛道,着力解决博物馆教育研究动力不足问题。

加强对标评估机制,确保博物馆教育实践与研究永不偏航 国家文物局近年发布的现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和《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由国内顶尖专家团队立足新时代,在总结以往经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博采国际之众长而编制,是我国博物馆建设与运行的“方向盘”和“导航仪”,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指导性、规范性。对此,我国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博物馆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持清醒认识,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对标践行、予以充分响应。着力解决好博物馆教育实践与研究“偏航”的问题。

加强科学规划,确保博物馆教育和研究“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是要高度重视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牢固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做好战略布局,力戒急功近利、随意跟风,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二是要高起点做好规划。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更加主动地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以只争朝夕、“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状态,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规划与政策中找准位置、明确方向,面向世界和未来,瞄准发展前沿,高标准制定好中长期发展“线路图”。三是要高质量落实好规划。要科学分解、分期实施好规划,让规划与年度计划挂钩接轨,在每一个年度计划中条条落实、件件落地,着力确保博物馆教育和研究“一张蓝图绘到底”。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