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旧址展示与陈列展览深度融合 “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策展实践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以下称本馆)作为广东省内建馆时间最早的专题性革命历史博物馆,下辖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负责管理广州公社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东咨议局旧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藏可移动文物近3万件/套,革命文物资源在广东省位居前列。把这批革命文物系统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是本馆践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广东咨议局建于1909年,是广东近代宪政制度萌芽的见证。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各界人士在此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7年9月国会非常会议在此召开,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1925年10月,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到此处。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在广东咨议局办公,创办《政治周报》。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刘少奇、邓颖超、李富春、杨匏安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都曾在此活动。省港罢工委员会、广州工人代表会、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等经常在这里举行会议。1926年5月1日,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联合在此召开,苏兆征、邓中夏、刘少奇及全国各地代表一同参加会议。1959年10月,依托广东咨议局旧址成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本馆对广东咨议局旧址进行精心保养维护,在对馆藏文物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了“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该展览立足广州革命历史、馆藏革命文物资源及革命旧址展陈条件,以“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为主题,展陈面积1765平方米,通过760件/套实物展品、235张历史照片、17组艺术场景、16个多媒体展项,首次全景式展示广州革命历史,在实践中探索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新路径。

保护第一

加强革命旧址的系统性保护

革命旧址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物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

本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首先做好广东咨议局旧址的系统性、高质量保护。

一是整体保护好旧址本体、附属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广东咨议局旧址原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坐北向南,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主楼为仿古罗马式议会大楼形制,分两层,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内部空间开阔。主楼前面有荷花池和石拱桥等附属建筑,与旧址本体构成完整有机的整体。为保护旧址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生态,本馆坚持“整体保护”理念,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与相关文物单位联合共治,共同开展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确保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提升革命旧址的整体形象。

二是统筹做好旧址的日常维护与系统保养。在做好旧址日常维护的同时,定期开展专项保养修缮工程。2023年,配合旧址展陈改造项目,本馆启动了广东咨议局旧址保养维护系统工程,系统评估旧址保存状况,在不改变旧址原状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旧址本体穹顶内外表面、钢桁架、门窗、墙面、天面以及旧址附属建筑、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的修缮维护,保证了文物本体结构的安全稳定和外部环境的历史风貌。

挖掘价值

坚持“旧址就是最重要的文物展品和展示空间”

广东咨议局旧址既是广州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地,也是广州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旧址展示是旧址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在策展中,本馆坚持“旧址就是最重要的文物展品和展示空间”的理念,充分挖掘广东咨议局旧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从空间布局、动线设计、展示内容等方面着手,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整体打造展览参观环境。一是在动线设计上力求展示建筑艺术。展览从“中轴线”的概念出发,对旧址内外动线进行了全局性的规划设计,将序厅、尾厅巧妙设置于旧址主建筑及附属建筑的中轴线上。观众置身其中,可直观感受建筑之美。二是在空间设计上突出历史感与现场感。例如,序厅设计以“进步之门”为理念,将旧址立柱与主题浮雕创作结合,寓意广州开启近现代中国的进步之门。中庭则以“原真性”为展示原则,复原咨议局会场,结合油画、大事记,展示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等历史伟人在此活动的风云往事。三是充分利用旧址一二楼回廊空间,与门窗、拱门及周边环境相结合,既作为观众通道,也成为游客领略旧址建筑之美的观景廊道。

以物叙史

用革命文物讲好红色广州故事

在革命文物主题展览策划中,我们坚持“以物叙史”,用文物讲好英雄广州的红色故事。“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精选与广州革命历史主题密切相关的实物展品760件/套,其中文物410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191件),涵盖了武器、旗帜、书报、档案、证章、生活物品等类型。其中,以广州起义重要标识红布带、潘学吟的黄埔军校毕业证、张云峰烈士的绝笔信为代表的9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展览中首次集中展出。展览充分挖掘文物展品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化对革命文物的解读,展示广州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

此外,在陈列展示中,统筹做好对广东咨议局旧址文物本体及展览中实物展品的保护和利用。一是坚持对旧址的“最小干预”原则。展览展墙设计全面采用铝板与桁架梁相结合的形式,减少对旧址内部墙体、地面和天花的依附,保护建筑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完整风貌,在安全、环保、耐用性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二是加大对展出实物展品的保护力度。展览使用专业定制化文物展柜、展台、低反射玻璃,柜内配备恒温恒湿设备系统,做到文物保护与陈列展示相结合。三是在陈列改造的同时,统筹规划旧址内空调新风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的改造,加强对旧址内部微环境、温湿度和虫菌害的控制,确保文物展品安全展出。

守正创新

新技术新手段为革命文物注入新活力

新时代对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提出了新要求,革命文物主题展览既要强调政治性、思想性,也要做到与艺术性相统一。在依托旧址的展览策划中,我们既强调对展示内容的匠心打磨,也在数字化技术和现代化展示手段上进行了新的尝试。结合主题内容,重点打造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足迹”“《救亡日报》——华南抗战的一座精神堡垒”等16个多媒体展项,以及“三元里抗英浮雕”“中共中央在广州”“广州解放入城仪式”等17组艺术展项。场景、雕塑、沙画、木刻画等现代化艺术形式、多媒体展示手段与展览内容相得益彰,为革命文物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了展览的生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展览开展后,本馆响应观众观展需求,推出了线下与线上深度融合的观展渠道。依靠VR全景技术,对旧址内外空间和展示内容进行360°全景拍摄、VR建模,建立“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虚拟数字展厅,并精选重点文物和区域作精细化呈现。观众可通过3D实景漫游,获取展览重点文物图片、文字、语音及视频等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展览。“线上+线下”的模式,赋予革命文物主题展览更多活力。

馆校融合

革命文物陈列变身校本课程“活教材”

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馆积极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育人实践,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为增强革命文物的宣传和教育功能,2023年底,本馆依托“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和丰富的革命文物展品,研发了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走出博物馆,送进学校,设计红色卡牌、情景对话、主题团建、话剧演绎、模拟播报等形式,馆校深入合作,让青少年在互动学习中接受党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广东华侨中学等学校超过1050名学生参与体验了本系列课程。2024年1月,策划了“馆校同行 铸魂育人——‘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系列进校园课程成果展”,集中展示本系列课程成果,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宣传利用取得显著效果。

守护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做好革命文物的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广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文化支点。

(供稿: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统筹:易西兵 执笔:黄建华 谢潇瑾 段玉芳)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