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概况
四方城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由南北两个相连的台地组成。北台地近方形,东西残长255米,南北残长350米,海拔约224米,面积约89250平方米;南台地呈长方形,东西残长268米,南北残宽145米,海拔212~202米,面积约33860平方米。
1973年因湖南省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需要,省州县三级联合考古队在酉水河两岸开展考古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四方城遗址。城址的北部及东、西部清晰可辨出城壕的走向。四方城城址始建于战国时期,沿用至宋代,目前已发现有城郭、城门、道路、居址、铸铜作坊、粮仓及多处附属的墓葬群。
考古发现
几十年来,在遗址上和遗址周边地区不断有珍贵文物出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湘西州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四方城遗址周边调查发现与城址年代对应的古墓地17处,使得遗址与墓葬区总面积达280余万平方米,这期间配合当地基本建设在城址外围抢救性发掘古遗址1000余平方米,其中较重要发现有:商代房屋一座,春秋时期沟3条,战国粮窖一处,汉代青铜冶炼作坊址一处。清理战国至宋代墓葬95座。特别是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代表战国、两汉、两晋、唐、宋时期的墓葬特点和时代风格。
四方城城址区 对城址本体的考古工作包括若干次抢救性发掘和一次主动性发掘。2016年4月至9月,四方城遗址首次开展主动性发掘,共发掘1500余平方米。
经考古探明,城址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北两个台地和连接两台地的缓坡带三部分组成,东、西、北三面有城壕,其中东城壕为干城壕。
北台地和缓坡带为城内和城墙范围,发掘面积1213平方米,发现房址9座,城墙3段,东门1处,南门1处,夯土台基1处(长48米,宽55米),古代道路1条,灰坑14个,灰沟5条。
南台地为连接酉水的南门通道,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发现门道口1处(宽8.3米,高7.5米),向北连接缓坡带道路(L1)后进入城内,另外发现有护坡和稻田等遗迹。
青铜冶炼作坊遗址 位于城址东北部40余米处,1993年工程建设时发现并进行发掘。经清理,作坊平面为方形,呈半地穴式,残边长3米,四壁垂直光滑,上部破坏严重,保存高度1.9米。在作坊中部残存有炉台、灶面,出土遗物有坩埚、铜渣以及灰陶片、筒瓦、板瓦等。根据柱洞的分布规律,推测该遗址应是一处四面坡攒尖式的木架结构。
2023年10月至11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保靖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再次开展发掘。主要揭露房址、熔炉炉基、柱洞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冶铸生产遗物,包括炉壁残块、坩埚残片、铜渣、挂渣、铜颗粒及石范残块等。
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四方城遗址铸铜活动的出现时间应不晚于战国晚期。初步推测铸铜作坊的始建年代或可早至战国晚期,并延续至西汉早期。因未发现矿石及冶炼遗存,初步判断铸铜作坊仅存在青铜熔炼及铸造活动,其原料可能是由外运输至此的铜料,并且作为一处规模紧凑的小型作坊,其主要职能应是满足城内一般军事、生产用器的需要,以及对损坏的铜器进行修补。
作为南方地区目前已知为数不多的战国秦汉时期铜器熔铸遗存,四方城铸铜作坊的发掘不仅对了解城址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亦为研究这一时期武陵山区腹地县级铸铜手工业的生产规模、营建方式、功能性质、工艺特点及矿料来源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是探讨南方地区先秦两汉时期青铜手工业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区域性技术特征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重要窗口。
战国粮窖遗址 位于古城址外东50米,平面呈方形,残边长4米,半地穴式,窖底至地表残高1.2米。对研究2500年前湘西乃至武陵山区的农作物品种种类、繁殖栽培技术及囤粮贮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周边墓葬区 分布在城址区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列入四方城遗址内的墓群有17个,包括庙堡墓群、岩壳堡墓群、歇铁墓群、麻栗堡墓群、猫儿屋场墓群、王堡墓群、沙坪墓群、上大枯墓群、乳香岩墓群、泡儿枯墓群、辛吉枯墓群、非山枯墓群、桐其墓群、汰乃枯墓群、彭家园墓群、女巴枯墓群、洞庭墓群。年代从战国、汉代延续至唐、宋,总面积176.54公顷。
自20世纪90年代起,间断性地开展了多次抢救性发掘。1993年4月至8月,州县联合考古队清理古墓葬49座;1995年,在五里牌发掘古墓葬10座;1997年,发掘战国汉墓11座;1998年,在五里牌清理战国汉墓7座、在新寨清理宋代瓦室墓1座; 2004年州县文物部门在上沙坪抢救性清理战国、晋代墓葬各1座;近两年因配合保靖芙蓉学校选址和酉水明珠路网工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王保、洞庭、乳香岩等墓群区清理战国汉代墓葬,发现了索长之印、迁陵丞印等印章。
遗产价值与历史地位
四方城遗址地理位置与规模显示了该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地理位置看,四方城遗址位于酉水流域中心地段,水路四通八达,陆路有便道与周边相连;从考古材料看,酉水流域里耶以下、沅陵以上乃至整个武陵山地区考古发现的古城中,四方城是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遗址,从先秦到秦汉都很繁荣,类似历史跨度长且历经多个历史时代经久不衰的古城,在湖南全境不多见,在湘西更是少见。
四方城及武陵山区战国秦汉古城系统呈现了早期中国郡县制在边远地区推行与发展的历史。湖南近年通过系统性的考古调查,酉水、澧水、沅水等流域发现了大量战国秦汉古城,这些古城与楚、秦、汉为对边远地区实行有效管理而推行的郡县制有关,以四方城为代表的系列古城及其相关遗址、墓葬,为研究充满东方国家治理智慧的郡县制提供了难得的完整案例,是向世界讲解古代中国郡县制故事的活标本,显示了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四方城为代表的考古成果,完整呈现了武陵山区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四方城遗址从先秦延续至唐宋,中原特色的文物与濮、越、苗蛮等地方文物共存,考古成果为我们接续了南方山区土著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轴线,对研究武陵山区古文化起源、演变乃至千百年来该地区文化多样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洞庭今何在?
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三万六千多枚秦简牍揭开了秦“洞庭郡”的神秘面纱,让“洞庭郡”这个历史地理名词赫然出现。《战国策》《韩非子》中也曾记载“洞庭”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存在。《史记》未记载洞庭郡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洞庭郡作为秦朝的一个处行政区域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据统计,在里耶秦简里,“洞庭”一词出现102次。其中“迁陵以邮行洞庭”出现38次,“迁陵洞庭”出现31次,“洞庭郡”出现3次,“迁陵以邮行·洞庭”出现3次。
洞庭郡郡治所在地之谜至今尚未完全解开。考古学术界对“洞庭郡”在何方、“四方城”是否就是“洞庭郡”一说,至今仍未定论。近年来湖南省文物局主持召开系列学术研讨会,初步判断逐渐集中,洞庭郡郡治指向四方城遗址。
通过对考古材料、历史文献资料、里耶秦简简牍材料、民族民俗资料、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地名等的梳理与研究,证明以酉水流域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是战国至秦洞庭郡的主要辖区,四方城附近有以“洞庭”为名的古地名,至少表明四方城在某个阶段是洞庭郡的代表性城邑,甚至可能与洞庭郡郡治曾设在此地有关,有专家认为,四方城或许就是楚洞庭郡初设时的郡治所在地。
发挥四方城展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窗口的重要作用
通过“四方城”打开湘西古代人文历史宝库,穿越时空探底远古岁月深处如诗似歌的保靖故事、湘西故事、酉水故事、中国故事。
目前,保靖县已明确提出加快“创建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目标。以遗址为内核,分功能区域、建休闲绿道,将四方城建成集战国秦汉时期中小型城址考古、保护、展示、探索、体验为一体的“露天博物馆”和城乡融合、文旅融合、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新“城”。
依托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及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地方政府和文旅研学企业,打造一个集公众考古研学与科普、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化产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标准化公众考古研学基地。
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完整涵盖了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山水格局,东侧以城市道路为界,北部以300米等高线为界,西侧和北侧以小溪和山体为界,占地面积约599.19公顷。分为五区一带: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公众体验区、农耕文化区、预留区、酉水风光带。
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利用四方城遗址现有陶瓷厂房进行改造,建成展示区、博物馆以及公众体验区,结合在建的酉水三桥、酉水国家湿地公园和中国村厨村艺大晒平台,将酉水河沿岸风光带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美食、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区。
目前,四方城遗址已成为湖南保靖汉代四方城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民族技艺、功能体验、餐饮娱乐等活动,省内外游客前来四方城打卡,2023年共接待30000余人次,深受群众喜爱。
当前,保靖正举全县之力,聚各方之智,以感恩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全力推进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殷殷嘱托,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掘古代中国郡县制的故事, 赓续洞庭郡千年传奇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