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聚首共话考古新篇,全国同心共谋遗产未来
为加强城市考古发现与研究、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考古信息化建设、考古成果宣传展览等交流互动,推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广州工作站”建设,实现城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8日至10日,“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东广州举行。
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指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金宝搏网站下载 、科学出版社,中山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部分城市文物行政部门,国内30多家省市考古院所及文博单位专家学者和代表近百人出席。
11月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主持,他提到本次会议的缘起之一是去年11月底在广州召开的“新时代考古:保护、研究、传承”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考古学家朱岩石先生作会议总结时,特别强调要注重探索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理论与方法和城市考古“一张图”的建设。基于这个指导意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去年底就决定,今年内要继续举办关于城市考古的会议,以进一步交流探讨和推进落实这两方面的工作。本次会议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表达对朱岩石先生的深切缅怀和崇敬追思之情。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广州市文物局局长刘晓明代表东道主致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强调此次会议是全面推进河南、广东两省战略合作的又一实际行动,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致辞,他提出,面对新形势,应进一步明确城市考古和考古遗产保护工作的定位、内涵和任务,着力推进城市历史的考古实证和研究、城市文脉的保护展示、城市管理的决策服务等三个方面工作。而后,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河南、广州两地基于“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广州工作站”开展的交流与合作,本次会议的举办,为两地文博考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各地之间的文物交流合作树立了良好榜样。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北京、沈阳、郑州、开封、济南、西安、咸阳、杭州、苏州、温州、南昌、成都、福州、南宁、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参会代表,围绕新时代城市考古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城市考古“一张图”信息化建设、城市考古法规及工作机制建设、公众考古与考古成果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先后共有21场专题分享。
与会代表发言结束后,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作学术总结,提出了今后城市考古工作中要特别关注的四个问题:一是考古“一张图”建设,这是现今所有大遗址、城市考古项目必备内容,包括系统的构建、资料的录入,通过对考古项目数据的分析,推动考古事业不断进步;二是考古工作精细化,包括传统方法、技术的坚持和提高,提升考古地层和复杂遗迹现象的判断能力,坚持全面发掘和重点局部解剖相结合;三是密切关注古今叠压城市的考古,很多古今叠压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要特别注重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四是注重多学科的运用,重视与科技考古、历史地理学和建筑考古学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考古基地新征程:豫穗合作,共筑文化传承新高地
城市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的发展对文化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中的考古遗存是历史的见证,必须要保护好、利用好,充分激发蕴含在城市文脉中的精神力量,让城市历史延展、城市文脉延续,成果人民共享。城市考古是考古学的分支,为强化对科研工作前沿实情和规律性把握,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提供指导,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应运而生。
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于2016年12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定位为“面向全国的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与应用推广平台”。自基地设立以来,围绕科研基地中心任务,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模式,先后设立商丘工作站、开封工作站、广州工作站等多个站点,发布了开放课题等,卓有成效。
2024年3月,为全面推进《河南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2027)》落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合作共建“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广州工作站”,并正式挂牌。通过设立“广州工作站”,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广州城市考古为基础,辐射华南地区,进一步深化城市考古与保护的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强化在考古发掘、科技保护、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人员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推动城市考古发展,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的水平,设立开放课题,强化地区联合,促进资源共享,增强科研基地的辐射作用,为全国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科研和运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深挖考古遗存内涵,阐发城市文化力量
广州城属于典型的“古今重叠式城市”,自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番禺城以后2200余年,广州城以今北京路、中山四路为中心,像同心圆一样向四周扩展。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发现的东晋、南朝城墙,是在东汉城墙基础上加宽加固;中山四路和西湖路出土的唐代城墙,为理清广州城边界和广州古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市第一人民医院、旧仓巷、中山四路、越秀北路发掘的宋代城墙,确立了宋代广州三城的范围;中山六路、解放中路等工地发掘的宋代遗址出土大量陶瓷器,反映了宋代广州陶瓷贸易的繁盛。
新时代以来,广州文物工作者不断强化考古资料整理和研究阐释,围绕珠江三角洲史前先秦考古、广州城市发展变迁、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等课题,利用考古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广州历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莲花书院遗址入选“2018年南粤古驿道文物重大发现”,南石头监狱遗址入选“广东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另外增城金兰寺遗址、黄埔茶岭甘草岭遗址、陂头岭遗址、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东濠涌孖鱼岗涌唐宋城墙基址、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唐至清代遗址、广州市大佛寺南院区工地、中山六路RJ-6/7地块汉至清代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让广州的历史轴线极大延伸,广州历史的信度显著增加,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广州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变得丰满、鲜活而生动。
广州文物工作者牢固树立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理念,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在城市考古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工作上进展喜人。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广州动物园东汉墓、陂头岭遗址、广州动物园麻鹰岗东晋墓和南朝墓保护利用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科技赋能 王宫重现——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南汉康陵遗址剧场化展览新模式项目”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的精华,充分发挥考古遗存的社会功能,从而达到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双赢”效果。
顺应信息潮流,数字考古开新篇
为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及规划引导,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助力“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切实推进“文物考古一张图”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项目于2023年9月实施,建设内容包括考古项目编目整理、项目结构信息提取、项目位置标定和边界矢量化以及项目信息录入与管理等。2024年9月上旬本期项目已验收并结项,完成了2017-2021年共809档考古项目的文件整理、信息提取、矢量处理项目点与项目边界等工作,并将属性信息、项目点与项目边界数据入库。
广州市文物考古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项目,基本达成从数据采集、资源整合到统一应用管理的建设目标,制定了全国首个涉及城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的元数据标准(《广州市考古项目元数据规范》),完成了系统搭建及部分数据资源整理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应用,使考古日常工作开展、业务成果管理等得到有效支撑,为后续深化广州市“文物考古一张图”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创新与法同行,预保护策略成效显著
广州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保障作用。作为国内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的先行者之一,新时代以来,广州逐步建立以地方性法规为主干,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细化、全覆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开创性推出历史文化遗产预保护,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考古前置,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制度设计。
首先,广州市通过地方立法,自2013年5月1日《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实施以来,精准定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并将“考古前置”的概念移至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阶段之前,有效实现了“净地出让”。其次,正在实施的《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考古前置要求,确保考古工作经费的财政支持,减轻了土地开发主体的经济压力,同时优化了营商环境。此外,广州市政府因地制宜,于2014年5月公布了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区,覆盖68平方千米,要求在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均须落实“考古前置”,这一举措在广东省内尚属首次。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陆续出台了《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定》《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广州市革命遗存保护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形成了坚实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上述法规体系的支持下,新时代以来,广州累计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3300宗,完成考古发掘11万多平方米,出土重要文物标本3.1万余件(套),成果丰硕。这些努力不仅有效保护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公众考古启新潮,文化成果润民心
新时代以来,广州文物工作者积极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致力于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创新利用方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拓展传播渠道,使文物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考古遗产焕发时代新活力,推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首先,依托重要考古遗址建设遗址博物馆,如康陵遗址保护工程,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创新遗址利用,激活遗址生命力。其次,利用院(馆)藏文物资源,举办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如南汉二陵博物馆的特色考古展览“寻迹羊城——广州考古新发现展”,并配套直播导赏、考古研学、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观众反响热烈。第三,活用基建考古工地、实验室等资源,开展工地研学、实验室研学、文物修复体验等特色活动,如“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系列活动,让观众深度参与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增强公众考古体验。第四,借力新闻媒体宣传考古新发现,如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播出的“南汉二陵发掘记”“羊城寻古”“广州陂头岭遗址”“金兰寺遗址”“岭南早期文化探源”“番禺汉墓”等多个节目,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播出《何以岭南 古粤探源》,及时向公众传递广州考古新动态、新成果。第五,加强馆校合作,如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于2023年2月6日在广州实验中学挂牌成立,标志着政、教、研、企多方合作新模式的开启,黄埔工作站不仅组织考古资料研究整理、开展考古课题研究,还积极组织推广活动,实现黄埔区文物保护利用和教育宣传的有机结合,打造“全国首个校园里的考古工作站”特色馆校合作品牌。
广大文物工作者必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努力做好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传播和传承,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执笔:梁云诗 黄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