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中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汇流处,与城市市区隔河相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历经三代人,历时九十年建成。佛像高7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摩崖石刻佛像,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乐山大佛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还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等称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全面提升景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给予游客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近年来,乐山大佛景区以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为抓手,通过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升级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践网络分时预约售票、提供移动便捷服务、加强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多样的智慧文旅融合业态,持续深化数字与文旅的“双向赋能”,更好激发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完善基础设施 精益景区管理方案
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不断推动着传统景区进行智慧化管理改造升级,以更好提高景区整体运营管理效率。目前,乐山景区已建成遗产监测、火警监测、客流监控、数据分析等系统,逐步形成景区智慧化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强化文物资源保护,打造现代化景区提“智”增效。
全天候环境监测
构建了乐山大佛世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测量机器人、工业相机、热红外检测仪、倾斜仪、沉降仪等高科技手段,对影响乐山大佛文物安全的环境、大气、水流、微生物、风速、沉降、倾斜、渗漏水等16大类、56小项的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建成了包含92台无线红外火灾探测器、3个物联网预警基站和1套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在内的火灾预警系统,对景区范围内3.6平方千米的森林资源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一旦探测到火情,将立即通过现场警鸣、平台报警、手机短信等方式将火险信息发送给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处置。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为景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可靠的安全保障。
全过程客流管控
近年来,陆续对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升级改造,目前已扩充至710路高清监控,实现了景区主要景点、游客集散地、主要游线的监控全覆盖,其中239路监控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对特定人、物实现“精准锁定”功能。同时,自2019年国庆黄金周起,景区在票务系统中增设4个时段分时预约功能,引导游客分时预约、错峰游览,核心景区最高瞬时量由1.45万人降低至4600人,游客排队时长从最长4小时缩短为50分钟。系列创新监管措施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推动景区更好理解游客需求和行为模式,进一步优化了观众的游览体验。
全方位综合分析
为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高效处理,景区借助实名制购票、闸机验证、红外扫描等技术,对游客入园、出园,入栈、出栈数据进行统计,为景区高峰时段现场管控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还建成嘉州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系统,对游客出入园、出入栈的各项数据以图形化方式集中在景区大数据指挥平台展示,为景区接待情况的分析研判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智能化的客流统计、多维化的数据分析、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将景区打造成了更加安全、舒朗、有序的文明场所。
重视人文关怀 加强景区服务质量
景区始终秉持“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WIFI、智能导览、线上预约等智慧信息化系统和设施设备,全面提升游客便利性、体验感和满意度。
助力游客快速入园
自主开发了网络门票预订系统“大佛旅游”,改善了只能依靠携程、美团等OTA平台预订门票的状况。全面实行实名制网络预约订票,除境外游客需现场购票外,其余所有游客均可通过线上平台身份验证后直接进行预订,景区门票预订率由原来的5%快速上升至99.1%。针对游客“二次入园”的问题,技术人员在门禁处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根据游客网上预约录入的身份证信息,在游客入园时抓拍脸部信息,门禁系统自动与身份证校对识别后放行入园,当日游客出景区后可刷脸直接“二次入园”。
打造智能游览体验
景区内还提供了全覆盖免费WIFI,在游客中心安装了触摸屏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咨询、门票、游览路线等信息,推出了具备地图和语音导览功能的景区智能导览小程序,内含景区24个重要景点多语种介绍,可根据游客实时位置自动触发式语音讲解,并可为游客提供卫生间、医务室、购物点等场所的便捷导航。与此同时,手机端还特别推出“云游大佛”360度VR虚拟全景游,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景区游览形式和体验。
为提供全环节的数字服务,景区结合“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智慧厕所建设,完成了景区21个主要旅游厕所智慧化改造,游客可通过显示屏查看当前厕所使用情况,有效解决高峰时段厕所排队问题。依托“大佛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一机游嘉州”。
加强游客互动交流
随着智慧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对投诉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区建立了核心区域与外围沿线LED大屏的统一管控和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一键”调整发布,及时向游客发布门票信息、管控信息和文明宣传等,并开发了景区呼叫中心和应急指挥系统,统筹景区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景区官方微信和微博后台留言、乐山市“心连心”平台等渠道的游客咨询投诉问题,确保咨询问题实时答复,投诉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并交有关部门处置,基本实现投诉不过夜。
实现多方联动 注入景区品牌活力
景区依托深厚文化内涵,不断增强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文化遗产旅游新业态新动能,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景区在稳步改善景区面貌和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借助主流媒体、景区“两微一官”和新兴平台等,创新旅游发展宣传路径,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现精准定位
依托嘉州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汇总分析游客出行方式、客源地、驻留时长、过夜情况、男女比例、年龄分布、车流等数据,实现游客“精准画像”。同时,对市中区范围内景区态势、文旅行业、旅游消费、游客服务、舆情报道等开展综合分析,充分掌握线下到线上的转换能力,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以及旅游产品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为后续活动策划以及宣传推广提供支撑参考。
拓宽宣传平台
与新华社、中新社、四川发布、乐山日报等主流官媒广泛开展合作,对接央视三个栏目开展乐山大佛全天候慢直播,不断提升景区国内国际知名度。先后举办茜茜公主牵手乐山大佛、嘉州之韵碰上维也纳交响乐等对外宣传活动,同德国、日本、埃及等国开展视频直播、线上公开课活动,一年来,华尔街时报、纽约日报、BBC新闻等280余家海外媒体对乐山大佛进行了宣传报道,让更多国际友人感受大佛文化的魅力。景区还不断优化提升微信、微博、官网内容,创建抖音、微视等新媒体账号,组建摄影摄像、宣传报道、网红大咖等人才资源库,定期发布景区文化、资讯、美景、游览攻略等信息,吸引了众多流量和关注。
深化合作模式
积极参与泛珠江三角区域、“大峨眉”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以及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的互动合作,在线上宣传等方面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换、互利共赢的“三位一体”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深化与成都、武隆、大足等地旅游宣传合作,推出大幅度优惠政策,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在已为景区数字化信息中心配备10名智慧信息化发展专业人员的基础上,通过与高校合作引进志愿者、实习生等方式,进一步补充专业人员。
大美乐山,万般旖旎,悠久文化,厚植沃土。长期以来,乐山大佛景区致力于整合各类旅游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绘就“数字+文旅”融合发展蓝图,为游客打造智能化、立体化的导览服务,提供深度化、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让“客流”成为“客留”,让乐山逐步驶入文旅业态创新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