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从千年宋塔慈云寺塔出土了一批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宗教及世俗文物,有大量的纸本画、经卷、雕塑等,展现了唐宋赣州的市井生活和唐宋气派。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认为:“这批东西太重要了。”著名纺织考古学家王亚蓉评价:“这批文物不管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价值都非常重要,这是赣州人民的福分。”
千年宋塔现神秘暗龛
妙艺精工复慈云耀采
2004年5月26日,慈云寺塔内壁大修时,在第四层塔心西北面内壁发现一个面宽55厘米、进深33厘米、高117厘米的暗龛,龛内零乱地堆满了严重破损的书画经卷、佛教造像等文物。工作人员随即向赣州市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市文物局(博物馆)当即将这一情况分别报告了赣州市文化局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领导。因情况紧急,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市文物局(博物馆)当即组织考古专家成立紧急清理小组,对暗龛内瘗藏的文物进行抢救性清理。
暗龛被打开后,考古人员自上而下,逐层逐件地从龛中取出破损严重的书画经卷及佛教造像。经过一天的清理,从暗龛中共取出成卷的书画经卷16件,较完整的木雕造像13件,泥塑造像6件,青白釉瓷观音像1件、无头铜像1件,共计37件。此外,尚有残破的经文、纸绢彩画、各种零散构件400余件(片),其中一件白描佛像画残片上还可清楚地看见墨印落款:“大中祥符七年甲寅岁赵家□□装印”。
瘗藏该批珍贵文物的赣州慈云寺塔,又名舍利塔,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至二年(1023-1024),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东段赣州文庙旁,是赣州市现存5座宋塔中最早的一座,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千年佛塔为六角九层楼阁式塔,现高49.9米,由塔基、地宫、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塔中心空,塔内结构为穿壁过室绕平座,每层辟门,并建有佛龛。纵观慈云寺始建之后的历次维修记录,每次维修都只是作了局部的复原、维护及加固,主体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2004年的维修同样如此,修补破损墙面,恢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遭遇雷火尽毁的木构檐栏回廊,更换塔刹,也是在此次维修中有幸发现了暗龛瘞藏文物。
这些瘞藏文物,历经千年,遭受过地震、雷击、虫蛀等灾害的侵扰,文物破损状况极为严重,有的支离破碎、有的污渍斑斑、有的深度霉变,有的几成灰烬。这种糟糕的状况无疑对文物修复者的人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赣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先后两次听取国内知名文物保护专家国家博物馆周宝中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亚蓉先生的保护修复指导意见后,专门拨款70万元用作该批文物的专项修复保护经费。后又经国家文物局推荐,中国首批“大国工匠”、古代纺织品保护与修复专家、“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王亚蓉先生担任该项目的首席修复专家。由她负责专项修复团队的组建以及慈云寺塔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工作。
王亚蓉先生怀着对文物修复事业的满腔热爱和高度责任感,先后两次远赴赣州查看这批文物。在她的带领下,修复专家团队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修复之路,历时六年辛勤付出,并创新修复方法和技术,终于在2012年成功修复了这批珍贵文物。在当年的北京修复成果验收会上,经过专家严格、细致的检视审核评议,认为这批国内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的文物修复成果达到了一流水准。这不仅是对修复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王亚蓉先生及其团队多年努力的肯定。
2023年11月20日,“纪念赣州慈云寺塔建塔1000周年暨出土瘗藏文物学术交流会”在赣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兰州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和浙江、江西等省考古、文博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策划、筹备期间,王亚蓉先生已身体抱恙,但她仍然坚持工作,从中协调会议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大会上,她还专门作了项目的主题报告,充分阐释了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价值。
绝世绘画见宋人生活
造像艺术凝古人匠心
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经修复后,共计60件,其中绘画32件、经卷4件、木雕13件/套(16件)、泥塑5件、瓷器1件、铜器1件、铜钱币1枚。
绘画
纸质文物出土时,病害严重,结块硬化,霉变脆化,甚至严重粉化,比较完整的有16件,其他为残碎片,这给书画文物修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此,王亚蓉先生团队在清理、分类、拼对阶段都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做法。
在清理、分类、拼对阶段,利用考古学中的器物残片类型分类方法,将众多残片先由材质、颜色等基本特点进行分类拣选,然后根据残片所遗存的线条与颜色分布逐一分拣归类的碎片,再选取相近画意进行拼对成幅,托裱。而拼对阶段,采用桑蚕单丝网+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拼对工作,这不仅大大增强了画面拼合的精准度和准确性,还作为我国古代出土绘画修复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意义非凡。
经过王亚蓉先生团队的精心修复,画作仿若从岁月的尘埃中苏醒,再度焕发出瑰丽非凡的样貌。在王亚蓉先生看来,“此次慈云寺塔出土文物中,其中经过修复的绘画非常精美。其绘制技法非常高超,运笔洗练、造型准确,山水、人物无不细笔着绘,精益求精。”从内容上看,绘画可分作两类,一类为佛道宗教画,主要表现佛道两教的神佛像,以及佛道故事;另一类为信众供养画,表现内容异常丰富,反映了当时的园林、建筑、服饰、信仰、饮食、舞蹈、风俗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
佛道宗教绘画作品共10余幅,主要有《瘟使供养图》《开明禅师寿像》《崔生水墨图》、北斗信仰图、菩萨像、天王像、三清及弟子像、佛僧像等。其中观音菩萨像3幅、文殊菩萨像1幅、菩萨坐像2幅;天王像作品3幅,分别为《北方多闻天王像》1幅,《南方增长天王像》2幅;北斗仙人图、瘟使供养图、开明禅师寿像等各1幅。
《瘟使供养图》描绘了“五方使者”拜谒“灵岩大圣”的场景。诗堂题款载有瘟使下降消瘟日期,以及供养灵岩大圣的起源故事。从画作可知,此时瘟神已经完成从“降瘟之神”到“驱瘟之神”的形象转变,并且驱瘟是按地理方位来的,与后世五瘟神按季节驱瘟是完全不同的。此画反映了北宋初期瘟神信仰风俗,以及人们面对瘟疫等重大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和价值取向。《开明禅师寿像》为开明禅师113岁寿像图。《崔生水墨图》残损严重,仅可见右上部残存墨迹“太上灵宝小儿崔生□”,反映了古时医学不甚发达,形成的生育信仰和习俗。
世俗供养画的题材异常非富,涉及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世俗供养画主要有观舞图、宴饮图、茶饮图、胡人进献图、休憩图、官吏图等10余幅,其中以茶饮图4幅、胡人进献图3幅为代表。
《庭院观舞图》为轴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有主人、客人、门吏、看客、舞者等。看客中有执鞭者、执弓者、牵马者和扛长伞者,以及一部分乐伎,有打鼓者、吹笛者和击磬者。值得注意的是,看客中有些人的脸部、颈部、手部绘有纹饰。从人物服饰判断,此图为宋人饮宴观舞图,表现了宋人的精神生活。慈云寺塔共出有多幅表现宴会、茶饮的绘画作品,是研究宋代饮食文化及相关礼仪的重要资料。如《宴饮图》,人物围桌而坐,满桌美味佳肴,生活气息浓郁。《胡人进献图》反映了我国与西域之间贸易的频繁等。
经卷
慈云寺塔出土佛教经卷共修复4卷,分别为《佛名经》《千佛名经》《妙法莲华经》和《四分戒本》。其中,《妙法莲华经》为纸本版印经书手卷,其他为纸本写经手卷。《佛名经》纵29厘米,横1368.5厘米,列出了数千佛、菩萨及辟支佛之名。《千佛名经》残损严重,现纵30厘米,横450厘米,佛名之下捺印佛像。《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残损严重,现纵27.6厘米,横824厘米。《四分戒本》纵27.4厘米,横782.5厘米,为佛教戒条,落款为“大宝二年春之月依本写过小比丘守瓌记”。
我国在佛教遗迹中发现有大量的佛经,如敦煌藏经洞即出土有众多经卷,其中有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西凉建初十二年十二月(417)写本《四分律》,以及唐代《佛名经》和《妙法莲华经》等。在与慈云寺塔同时期的佛塔中,发现佛教经典的案例也不少,尤以《妙法莲华经》为多。以江浙地区为例,宋代净光塔出土有“大乘妙法莲华经”铭文砖;慧光塔出土有写本《法华经》(全本卷一至卷七,书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写本之残本(存卷一,书于明道二年,1033);白象塔藏经龛发现宋刻《法华经》(全本卷一至卷七)以及抄本之残本;平阳大日塔发现阴刻“大乘妙法莲华经”塔图砖;东阳南寺塔墨书抄本(建隆二年,961)、温州龙泉东大寺东西二塔、金沙寺华严塔北宋银书抄本,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建隆二年,961)、苏州瑞光寺塔(1004-1030)、湖州飞英塔(968-976)均有写印本,等等。
宋代佛塔中常见佛教经典的原因,是这些经典中有介绍修持、传抄、诵读本经的功德。宋代佛教越发世俗化,民众深入参与到佛事中来,信众相信传抄经典、念经诵佛可远离诸难,消灭诸罪。
造像
慈云寺塔出土造像皆为单体圆雕,材质有木、泥、瓷、铜4种,有佛陀、菩萨、罗汉、童子、比丘尼等形象。虽均是小型造像,但造型样式、表现技法和艺术气韵无一不精无一不细,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研究赣州古代佛教艺术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佛陀像
完整佛像3件,皆为金漆木雕,高度在23.2-25.2厘米。此三件彩塑木雕佛像的造像风格大体一致,皆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座上,头饰磨平式发型,耳长,顶有高肉髻。面相丰润,脖颈粗长,头部丰圆偏大,其面部、颈部、手部及其他皮肤裸露处髹金。另有一残件,仅剩铜鎏金佛像基底和佛像下身部分。
菩萨像
菩萨像有立像2件,坐像5件。材质有泥塑、木雕、瓷像,造像最高的为68厘米,其余高度在9.5-25.3厘米。最高的一件为泥塑菩萨坐像,梳髻戴冠,形象端庄清俊。服饰薄衣贴体,臂挽披帛,披帛顺体侧蛇形悬空。菩萨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呈托举状。身体跽坐,于腰线下稍向右倾,头部微朝左侧,体态丰美,极具艺术气韵。这尊菩萨像在面庞特征、衣纹表现、披帛装饰、躯体姿势等方面体现出非常浓重的唐代造像遗风。
还有一件地藏菩萨坐像,面部和下半身磨损。头戴垂裙风帽,衣纹阴刻,左衣领自然下垂至腹部,右衣领从腹部横搭至左腿,与左衣领在胸前形成U字纹,胸部袒露,圆肩胖体,双手掩于袈裟之内。造型样式和袈裟披着方式皆具有宋代造像的鲜明特点。
罗汉像
罗汉像2件,材质分别是泥塑和木雕。泥塑罗汉像仅存头部和躯干,高18.2厘米。螺发,细眉,眼泡鼓起,鼻梁挺拔,嘴角露出笑意,神态安详。身躯扭动,小腹圆鼓,颈部以金箔贴饰一圈,左肩至右腰围红色天衣,袒露胸腹,极富生机和拙趣。木雕罗汉像,高4厘米,头部扁圆,双目圆睁,有头发和须髯。身披赤黄色直领敞袖衫,下着绿色裤,双手作合十状。神态恭顺和善,造型粗犷质朴。
童子像
童子像5件/套,实数7件,材质有泥塑和木雕两种,高度在16.4-44.5厘米。这些童子像大多手持莲花,且莲花巨大,高过孩童头顶,该造型又称“磨喝乐”,起源于印度佛教文化,佛学东渐,经中国本土化改造,演变为可爱的童子形象,有乞巧求子,祈佑吉祥安乐圆满之意。“磨喝乐”造型初创于唐五代时期,盛行于宋代,以童子执莲形象最为典型。这5件童子像皆大头,下裸身,颈后帛带束结,手臂似藕节,身着清凉的夏装;面容神采奕奕,或俯首,或仰头,双腿微弯,似行欲跑,稚态可掬,极富动感,其装扮与动作为世俗儿童形象。
比丘尼像
比丘尼像1座,立像,彩绘木雕,右侧身体残缺,高22.2厘米。头部浑圆,顶无须发,两眉间饰白毫,脸颊丰满,神态安详。内着交领右衽朱缘青地偏衫,外披红绿两色“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密实,自左肩起呈放射状,雕刻手法细腻娴熟。
慈云寺塔瘞藏的千年佛教珍宝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艺术之精湛,时代、地域特点之鲜明,为国内外少见。这些瘗藏文物的面世,使我们得以窥见唐宋时期赣南辉煌的历史和古代能工巧匠的无穷智慧与技巧,无论对儒、佛、道文化的研究,还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以及对唐宋书画工艺美术史、社会生活史、赣南地方民俗的研究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执笔:钟庆禄 谢显纹 曾倍倍 乔勇 李华 赖国英 何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