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不息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别具一格的荆楚文化则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周初,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系列诸侯国,其中江汉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曾国和楚国,以其璀璨的物质文化,描绘了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精彩篇章。自曾侯乙墓发现40多年来,江汉平原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凸显了湖北作为长江文化关枢之地的厚重历史。
今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湖北省博物馆承办,荆州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宜昌博物馆协办的“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归国汇报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结合大量考古学术成果,分“南公封国”“楚祀八百”“惊采绝艳”三个单元,精选珍贵文物200余件,包括青铜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类型,展现了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曾、楚两国的悠久历史和瑰丽艺术,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南公封国
曾国即随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举世闻名,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备受瞩目。然而,历史文献中却难以在江汉一带找到“曾国”的痕迹,曾国与随国的关系成为学界之谜。随着此后40余年的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进展,“曾随之谜”悄然揭开。2009年,随州文峰塔1号墓出土的曾侯與甬钟上的长篇铭文为“曾”“随”一国两名提供了新证,即曾侯舆与周王室及文献记载的随国同为姬姓。根据其铭文记载,周王室逐渐式微,曾国与楚国交好,吴兵大举进攻楚国,使楚国生变,这时在曾侯的帮助之下“复定楚王”。这段铭文与史籍中“楚昭王奔随”的历史相合。另又结合叶家山、郭家庙等考古发现,曾国与随国在存续时间、地理位置上重合,可以推测曾国即随国。在2013年入藏湖北省博物馆的“随仲芈加”鼎中,其铭文与2019年发掘的枣树林墓地169号墓出土青铜器铭文对照,正是曾、随一国的确证。
曾国立国七百余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先秦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和融合的见证。
铜方鉴缶(图1)
战国 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鉴缶由方鉴、方缶组合而成,缶置于鉴内,为冰酒用具。鉴四个兽足承托鉴底,鉴身四角及四边中部榫接八个方形或曲尺形附饰和八个龙形耳。鉴盖浮雕变形蟠螭纹,鉴体浮雕蟠螭纹,下腹饰蕉叶纹。方缶上饰勾连纹、菱形带纹、蕉叶纹等。放置时,方鉴底部有三个弯钩套合缶底的方孔,其中一个有活动倒栓,插入自动落下,固定方缶。发掘出土时,有一铜勺置于鉴缶之上。鉴、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使用时,方缶盛酒,鉴缶之间的空隙盛冰。《周礼·天官·凌人》有“大丧共夷盘冰”“祭祀共冰鉴”的记载,尊盘、鉴缶亦可称“冰盘”“冰鉴”。
曾侯舆甬钟(图2)
春秋 2009年随州文峰塔1号墓出土
随州市博物馆藏
甬钟为古代青铜打击乐器,通常成编使用。甬钟的衡部和甬体各面饰浮雕密集较小蟠螭纹,舞部和鼓部的浮雕蟠龙纹较突出,龙体间阴刻细密的云雷纹、陶索纹和圈点纹。钟体棱框外围上、左、右三边空白处素面无纹。钟枚体无纹,顶端饰浅涡纹。钟体的正反面钲部、正面左右鼓及反面左右鼓部铸有阴刻铭文。全钟共有铭文169字。
楚祀八百
商末,楚人祖先鬻(yù)熊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熊绎于荆山,称“楚子”,楚成为周王室经营江汉地区的重要力量。立国之初,楚疆域不足百里,南迁的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此地辛勤耕垦,求生存、图发展,成为南方大国。随着周王室衰落,楚国向汉东、江淮和江汉平原扩张,先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国力最盛时号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支十年”。在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国前,楚国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
建鼓铜座(图3)
战国 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建鼓铜座出土时位于编钟短架尽头,鼓皮已朽,仅存鼓腔、贯柱及鼓座。中室还出土有两件建鼓槌。曾侯乙建鼓青铜鼓座的铸造采用了分铸、铸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法,由8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穿绕的小龙构成,龙身镶嵌绿松石,是迄今所见最精美的一件先秦建鼓座。建鼓因鼓之贯柱而得名。建鼓过去仅见于战国和汉代的青铜纹饰和石刻画像,本件是已发现最早的实物。
惊采绝艳
曾国和楚国艺术多彩多姿,其器物造型追慕华夏,构图抽象繁复,线条灵动圆转,纹样崇尚繁缛,色彩追求艳丽。本次展出的文物大多造型和纹饰繁复精美,以凤凰形象为代表,直观反映了曾楚艺术多姿多彩的特点,体现了荆楚文化的精髓。
凤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圣动物之一。凤鸟崇拜在商周时期非常兴盛,楚地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丝织品中有着大量神秘生动的凤鸟形象,凤凰也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图腾,体现了荆楚文化中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创新求变精神,矢志不渝、涅槃再生的奋发图强精神。
鹿角立鹤(图4)
战国
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鹿角立鹤铜器由鹤身、鹤腿、鹿角、底板榫接组成,鹤的头、颈与鹿角均错金装饰,背脊与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已佚),吻部右侧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出土时位于主棺之东。中国古代视鹤、鹿为神鸟、瑞兽,此为鹿、鹤合体,或是作为沟通人、鬼、神的灵媒。
凤鹿蛇鸟透雕镂空漆座屏(图5)
战国
2002年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屏面正中透雕双凤衔蛇,两侧雕刻双鹿、衔蛇朱雀、青蛙等动物,屏座两边与底部雕刻缠绕纠结的蟒、蛇。座屏构思奇妙,雕刻精美,是楚人漆器艺术中的代表作,有研究认为是置放瑟的支座。
羽人玉佩(图6)
战国中晚期
2002年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透雕羽人,兽首人面。头部以两只反首相背的凤鸟为冠,双翅收拢于胸前,全身阴刻羽纹、鳞纹。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商代大洋洲遗址都曾出土羽人的形象,战国中晚期出现的羽人与神仙信仰和崇拜飞升有关。鸟类、羽毛、龙鳞或云纹等成为拥有超自然能力的象征。
龙凤纹四节玉佩(图7)
战国 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玉佩由一块玉料雕琢而成,分四节,打开呈一大三小的四环组合,中间一环为活环,上下两环为固定环,可以灵活折卷。共雕有7条卷龙、4只凤鸟和4条蛇。雕刻线条极其纤细,各节上龙、凤、蛇纹分列左右,整体布局严谨。
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袖(图8)
战国
1982年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灰白色罗绣地,绣线可见红棕、黄绿、土黄、桔红、黑、灰色,其中心纹样为龙、凤、虎。纹样中的一侧是一只顶冠凤鸟,作跳跃状,双翅张开,脚踏小龙。小龙无角,头作三角形。另一侧是一只满身布红黑长纹的斑斓猛虎,张牙舞爪朝前方奔逐大龙。大龙反身成“S”形,作抵御状。领和袖缘用大菱形纹锦,大菱形内填以中、小菱形纹、杯形纹、“工”字形纹、曲折纹、回形等纹样。外锦缘和下摆用另一型大菱形纹锦,大菱形内填以深红、土黄色小三角形,或对角,或对底,以及杯形纹、“工”字形纹、曲折纹等纹样。这件“罗”衣袖质地稀疏、薄如蝉翼、工艺复杂。纹样中凤处在主体位置,用翼压制龙和虎,体现出楚文化中对凤鸟的崇拜。
凤纹绣绢衣(图9)
战国 1982年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出土时置于一小竹笥中,外系竹签牌,名为“?衣”。用整块衣料制成,全衣仅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上部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双袖平直,两襟对中,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凤鸟践蛇纹绣,红棕绢面绣地,两襟和下摆缘部用红棕绢绣,袖缘为条纹锦,领缘是大菱形纹锦。绣线可见红、金黄、黄绿、深棕、朱红色。衣服背面图案呈菱形,主题是一只张开双翅的凤鸟正在啄食一条蛇,脚下另践一蛇。这件直领对襟式?衣比正常的衣服要小,非穿着用衣,但织绣品质非常精美,见证了楚人高超的织绣工艺,反映了楚人的服饰文化和丧葬习俗。
八百年曾楚此消彼长的历史沧桑与辉煌被巧妙地镌刻于文物之上,或古朴典雅或瑰丽奇谲,成为荆楚文化的鲜明标识和展现长江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彰显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今年4月19日,“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作为近年来中国赴美举办的规模最大、精品文物最多的文物展览,该展获得了中美两国媒体和民众高度关注,在美展出三个月内共接待观众5.3万人次,助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