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展览叙事语境中实现文物保护科技的专业性和普及性之间的平衡,让高深晦涩的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知识的多方面需求、推动文物保护科技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在“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做出了以下尝试。
分众化的理论知识科普
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门技术学科,其涉及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会贯通,也因而理论性强、抽象和枯燥。那么将专业的文物保护成果有效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语言,就是“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的首要任务。展览首先向观众提出文物全生命周期保护流程和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框架的概念,并通过文物修复前后照片和实物对比,直观地展现缺少修复依据的灰陶抚乳俑并没有补全右臂、绿釉瓷瓶并没有补全口沿、铜编钟并没有补全甬部、缺少大面积纹饰的青花瓷碗的留白处理……让文物自己用无声的语言讲述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性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对于更倾向文物趣味性的观众,可以关注展柜中密集式陈列着的材质齐全、种类丰富、时代跨越大和具有代表性的三峡出土文物。对于专业知识求知需求高的观众,我们准备了在多个展板中分散式的展示文物健康评估的常见手段和检测结果,并以鎏金铜案为例,全面地介绍其科技分析结果,揭示健康评估对于文物病害病因探究、劣化程度分析和制作工艺研究的重要意义。展览将深浅结合的专业知识奉上,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参观目的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参观。
沉浸式的文物修复体验
为了提高观众对文物保护修复的认知,揭示文物修复的幕后工作,本展览一是以代表性文物实物为例,科普不同材质文物修复全流程的真实效果,二是以大量对比强烈的文物修复前后照片和实物一一对应,增强文物保护修复的直观性。但是展品和展板都是静态的,而文物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如何在展览语境中展现动态的文物保护修复过程?展厅内分别还原青铜器修复室和陶瓷器修复室的实景搭建,与其他展览中出现的用玻璃房隔开的文物修复室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不仅是“沉浸式”修复室,还安排文物修复师现场“坐诊”。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修复师的每一个流程,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和修复师进行互动,由此,观众从被动地接受展览想要呈现的内容和效果,转换成自发积极地提出他们在参观展览中好奇的各类问题,充分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同时还搭建了“我在山城修文物”直播账号,提供线上“围观”文物修复新途径。展览开放至今,已有14名修复师轮番上阵,并已完成了30余件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的一把汉代铜刀在清理前表面锈蚀遍布刀身,修复师历时6个月在显微镜下一点点去除锈蚀,惊喜地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把制作精良的鎏金铜刀,刀身上还有精美大气的龙凤纹饰。
全周期的保存环境模拟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与调控,尽可能减小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的危害。文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文物保存和展示的各类空间,观众又难以接触到除展厅之外,如库房、展柜、储藏柜等其他环境,因此本展览特别陈列文物的全周期保存环境模拟空间。
一是为文物创造最直接安全存放微环境的文物囊匣,展览全方位地展示了不同的文物种类和储存环境中使用的摇盖式囊匣、折页式囊匣、天地盖式囊匣、函套式囊匣……
二是为调控文物所处小环境稳定性的恒温恒湿高密闭性展柜,展柜中不仅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和湿度,还可以通过加湿、除湿等手段,使温湿度始终维持在设定的标准范围内,为文物的“洁净、稳定、安全”保驾护航。
三是全方位监测展厅各部分的大环境,本展览共安装了11个温湿度-VOC监测终端,并不定时组织团队对文物所处环境的光照度和紫外线等指标进行检测。这些环境数据都可以从展览里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监测系统中实时掌握和及时调控。
四是为了体现保存环境的稳定对文物安全的重要性,本展览通过书画文物霉变动态演示屏,生动还原书画文物在所处环境温湿度超过标准范围后,霉菌是如何一步步侵蚀书画的表面,并且根据超出标准范围的多少还会调节霉菌不同的生长速率,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保存环境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主研发的“装置+气相熏蒸剂”搭配使用的空气微生物净化专用产品,对如何预防馆藏文物有害生物病害给出了答案。
五是创新性地展出了一件仍处于饱水状态的漆盘,这件“隐藏”在漆木器保护可视化监测平台中的黑底红漆饱水漆盘,通过可视化监测平台的实时数据,让观众直观看到文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度、溶解氧含量,水温、pH值等多项重要指标,这不仅是首次公开在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前考古出土饱水漆器的真实“样貌”,同时也是不断拓宽文物保护利用途径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