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距今五千年前后一支强势且辉煌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自命名以来,屈家岭文化持续吸引着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仅大量期刊论文相继发表,与之相关的书籍也陆续出版。《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一书出版于2023年,侧重于屈家岭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生动地揭示了屈家岭文化先民的生活与死亡场景,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众城群立”的区域文明特色。
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屈家岭文化命名、时空范围界定的学术史。第二章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孕育屈家岭文化的背景,包括前屈家岭时代文化格局的变迁,生业经济与定居生活的发展,制陶技术与窑业技术的进步,信仰行为的形成等方面。诸多要素的交织融合,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地区向一体化文化格局迈进。第三章从较为宏观的视域探讨了由城址、环壕聚落、普通聚落共同构成的屈家岭文化古城网络体系的形成。第四章聚焦到具体的城址及其居民,讨论人口规模、居民结构、人口增长方式,并且巧妙地建立起人口增长与城池修建之间的关联。第五章更为具体地揭示了居民“住”“吃”“用”的日常生活。第六章为墓葬研究,剖析了屈家岭文化先民的墓地选址理念,解读了同圹并穴墓、腰坑与瓮棺、随葬猪下颌骨、多样化葬具等遗存现象。第七章介绍了屈家岭文化北进中原、挺进淮河、东望太湖、南下赣粤的文化扩张现象及其在中原地区文化大变革中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第八章总结了长江中游地区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发生文化结构变化的动因,揭示出屈家岭文化为史前中国多元一体伟大进程贡献的江汉力量。
本书的主体内容按照不同研究维度分为屈家岭文化的形成背景、屈家岭文化的聚落研究、屈家岭文化的对外扩张三部分。其中三至五章为屈家岭文化的生活场所,从宏观至微观层次分别论述了城壕聚落群、城址、房址的形态特征,第六章为屈家岭文化的逝者空间,三至六章共同勾画出屈家岭文化的生死场景。读罢全书,一个鲜活、立体的屈家岭文化浮现眼前,书中许多研究内容使笔者深受启发,试举三个方面。
其一,作者思维活跃、注重细节,往往能够从某种遗物或遗迹现象入手,通过多种线索的串联,建立考古遗存与社会背景的联结,向“透物见人”的目标靠近,颇有见微知著之感。例如对制陶技术的分析。作者注意到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墓葬中随葬陶器数量与快轮制陶技术存在联动变化,随葬陶器数量显著增加是社会需求激增的一种表现,社会需求是催生快轮制陶技术的强大动力;同时快轮制陶技术又提高了陶器的标准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引起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下的规模化生产又促进了陶器的流通与使用。再如对陶窑的分析。作者根据陶窑与居住区、墓葬区的空间分布,窑址范围内附属设施是否完善等现象,判断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存在不同的陶器生产方式,进一步考虑到制坯与烧造场所的位置差异反映了陶器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陶器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还有通过“扣碗、扣豆遗存”分析其背后的信仰体系等研究。这些多角度的研究案例启发我们多多留意考古遗存中的细节,触类旁通,从不同的切入点去探索古代社会。
其二,本书研究视角全面且新颖,既有屈家岭文化的整体观察,又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阶段、不同聚落等级视角下的对比观察,从每座城址、每个聚落的具体材料出发,在聚落特征与社会结构的解读上建立起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例如作者发现屈家岭文化城址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制陶区、祭祀区分布清晰,但是各功能区在不同城址的空间设置却存在明显差异。再如作者对比了各城址的祭祀遗迹规模、祭具数量与种类、扣碗与扣豆的组合差异等,认识到屈家岭文化的信仰控制体系在共通的基础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域个性。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从“居葬关系”视角入手,对屈家岭文化墓地布局反映的居民结构、墓地性质、墓地选址理念提出了新认识,指出屈家岭文化存在“并立血缘家族”“整合的区域社群”两种居民结构,存在“大分散、小聚集”模式的家族墓地与 “大聚集、小分散”模式的大型公共墓地。聚落考古理念下的“居葬关系”探讨多见于商周时期墓葬研究,在新石器时代的墓地研究中相对较少。近年来,张弛、张海、赵亚锋、李唯等学者分别讨论了长江中游地区、中原核心区诸遗址,孙家岗、郝家台等遗址的居葬形态,本书对屈家岭文化诸墓地的探讨进一步丰富了新石器时代居葬关系的研究。
其三,应当充分重视田野考古工作,树立问题意识,秉承多学科合作的思路,坚持细致入微的田野发掘,最大化提取信息。作者在主持城河遗址发掘工作时对南城垣进行了解剖,发现城墙的土层呈斜坡状分布且靠近城内的位置高于城外,结合对现代工人挑土过程的观察,推测城墙的土方来源于城外壕沟。还发现城垣下叠压的植物印痕遗存可能反映了先民在建城之前处理地面的“烧荒”行为,通过植物印痕的相关鉴定可以判断植被信息甚至是建城的季节。作者在发掘王家塝墓地时十分关注墓葬的揭露过程,从预留的填土剖面中收集填土堆积的填埋过程和倒塌信息,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了墓葬的营建、填埋等过程。可见,若想获取更多的城址与墓葬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要求田野发掘工作更加精细、更具规划性。
还需注意的是,书中涉及“葬仪观念”“葬仪基因”“葬仪元素”等概念,将合葬观念、特殊葬俗、随葬现象、葬具等不同维度的要素统合于“葬仪观念”框架下,这一做法可能不经意间使读者产生“何为葬仪?何为葬仪观念?”的疑惑。通常来说,葬仪是指为处理逝者遗体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其核心在于程序性与仪式性。从观察随葬品、葬具、埋藏现象等直观的物质或遗迹现象,到利用这些遗存抽象出墓葬等级、墓葬形制、随葬品空间分布、葬俗等研究线索,到借由这些线索“复原”逝者的丧葬仪式,再到探究葬仪反映的社会组织与观念,是环环相扣的研究过程。物质与现象是葬仪研究的基础对象,而非葬仪本身。在新石器时代的葬仪研究中,张弛先生较早并且系统地探讨了史前时期葬仪中的社会权力与观念,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持续升温,学者们基于各自的研究目标对“葬仪”的理解及其具体应用呈现出差异性。因此,未来我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葬仪”“葬仪观念”等概念的内涵以及葬仪研究的内容、目标,完善葬仪研究的程序与路径。
总体而言,《屈家岭》一书视角新颖、内容丰富,力图勾画出一幅全面而生动的屈家岭文化生死图景,不仅深化、拓展了以往研究,还为其他区域的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
作者:彭小军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