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博物馆教育研究工作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马率磊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进入新时代,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更是开展公众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随着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地位日益重要,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界,尤其是中小博物馆对于“什么是博物馆教育研究”“为什么要强化教育研究”“如何强化教育研究”等基础问题关注不够,仍需进一步探究强化,本文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论述,求教于方家。

如何理解博物馆的“教育研究”?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教育和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再次受到学界和博物馆人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历来重视科研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博物馆研究的重点始终是围绕着“物”来开展,相较之下,博物馆教育相关的研究关注明显不足。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博物馆学理念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人”受到了越来越多博物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学界,尤其是中小博物馆人对于其基本内涵认识模糊。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博物馆“教育研究”内涵呢?

博物馆教育研究是对博物馆教育服务活动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的学术活动。它以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育对象、教育评价和社会影响等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博物馆教育的本质、规律、特点、方法和效果,以提升博物馆教育的水平,推动博物馆教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中教育资源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包括了博物馆藏品、建筑、空间、文化理念等有形或无形、物质或非物质等诸多方面;而教育资源研究就是在尊重其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地挖掘其教育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需要。教育方式是博物馆做好服务的保障,其是指教育目标指引下,教育者结合资源、环境等综合现状而选择的服务公众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手段,其具体形式包括了讲解导览、互动体验、工作坊等;研究教育方式有利于深化博物馆教育规律的认识,推动教育活动的有效、高效,切实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观众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体,深入开展博物馆教育对象研究,有利于了解观众的需求、兴趣和学习特点,为博物馆开展分众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做足准备。教育评价和影响是推动博物馆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不仅是博物馆教育多元目标是否达成的“试金石”,而且也是塑造教育品牌和拉近与公众距离的“加速器”,更是未来博物馆教育发展提升的“指挥棒”。

因此,博物馆教育研究不同于文物研究,但是与文物研究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博物馆教育研究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领域,是立足于文物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为推动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带动文物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

为何要强化博物馆“教育研究”?

实际上,早在2014年初,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改革目标,设计研发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这为博物馆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尤其是满足不同阶段青少年教育的需求,将博物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在进一步强调博物馆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加强博物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仔细观察、研究之下不难发现,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教育活动重复率高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还有些中小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连贯、关联以及后续提升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观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博物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与我国博物馆教育理论不健全、不完善,博物馆教育者工作理念方法不明确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博物馆人应加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升理论水平,从而推动实践优化提升。

同时还应该看到,从某种程度上,教育研究是博物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促进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引领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指向标”,是有效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内在要求,更是不断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博物馆教育工作而言,科研就是一块“不误砍柴工”的磨刀石,科研就是一把“打开知识宝藏大门”的金钥匙。博物馆人唯有在充分认识教育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博物馆教育工作发展。

应如何强化博物馆“教育研究”?

首先,应树立研究意识。

博物馆教育研究并不是一项高不可攀的工作,只要在实施或谋划教育工作过程中勤于总结、善于提炼,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就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结果。要加强博物馆教育研究,教育者首先要树立研究意识。现实中有不少教育者经常抱怨教育工作没有研究的课题,其实“博物馆教育”这个大的课题下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子课题。史吉祥老师曾说,在博物馆教育中,观众是第一位的。那么不同阶层、年龄段观众有哪些文化、审美、娱乐等方面需求?博物馆能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观察思考,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坚持科研的先导性。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

博物馆教育研究不同于史学研究、器物研究,它是同实践活动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并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更为复杂。正因为如此,开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要处理好三个“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博物馆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经验总结、升华的过程。众所周知,理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但是最终还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博物馆教育理论研究要与博物馆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就是要求博物馆教育者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博物馆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在实际的工作去发现“问题”、寻找研究的“课题”,让实际的工作数据为研究提供一手的资料,在研究中工作,就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把研究的理论成果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以此推动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教育工作质量的稳步增长。但是,在具体理论迁移应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理论的普遍性和具体实践的特殊性,而不能一味地照搬运用。总之,只有重视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实践和科研成果的“双丰收”。比如,邯郸市博物馆在皮影剧社教育活动的同时就十分重视理论的探讨,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持续七年,受众达到近万人,还获批了两个项目课题,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

长远与当前的结合。教育课题研究既要解决当前问题,又要解决长远问题,但首先应着眼眼前问题的解决,并同时逐步细化长远问题的分解。比如免费开放以来,不少中小博物馆“门前冷清”,参观者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来馆参观,但同时更要考虑策划、研发系列活动,吸引其持续关注,做到既要会“吆喝”又要能“唱戏”。

分散与集中的结合。教育研究是一个内容庞杂而又长期的“大课题”,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室都很难独自完成。因此,研究者需要处理好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当然这包括两层含义:从纵向上来说,作为一个研究者在明确科研课题后,要学会分散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去分步、分散完成;从横向上来说,作为一个单位,可以集中年度的中心科研课题、中心教育工作,然后分散到馆内相关部室、科研人员手中,最后将成果再集中到单位。

总之,当前加强博物馆教育研究已势在必行。博物馆教育者应积极探寻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博物馆教育实践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