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雍容华贵、淡雅细腻、线条流畅的宝物,对于扬州来说,意义非凡。
它是漂洋过海辗转而来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宫廷御藏之器,收藏者却是一位名声大作的外籍优伶。此物几经周折,来到了扬州,成为隋炀帝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是扬州的荣耀。
文物之美,亦为文化之美。文物是沉默的,却在诉说着经典的故事;文物是静止的,却又拥有澎湃的心跳。让我们仔细欣赏这件文物,聆听它背后与扬州深切的故事。
初看此器,形制硕大,工艺精湛,色泽典雅。上有盖,盖面设金色狮钮,瑞狮蹲坐,姿态威严。器身瓷质粉彩,绘有花园、人物、花鸟,还有缠枝云纹,绘画精美、淡雅细腻、细节生动,说是文物精品杰作一点也不为过。
细赏全器,描绘的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时节,帝王与随从在宫苑嬉戏、纵情赛马的热闹场景。外壁通景环绘。庭院中,亭台楼阁,粉墙黛瓦,蜿蜒曲折;又有艳色耀日,香风袭人,诸女身着华丽裙衫,扬鞭持杆,各展骑姿,驰骤如神,雅态轻盈,或驾、或驭,或奔、或停,相对追逐于西苑戏楼前,构成“青丝飞辔紫花骝”之景;院中隙地,山石嶙峋,优雅地矗在一起,山石旁,一棵松树挺拔,浓阴蔽日,一棵桃树遒劲,桃花盛开,呈现出群芳争艳的美好景致。盖沿、罐颈、肩及近足处加饰缠枝花卉纹、圆形开光云肩纹、变形莲瓣纹等,优雅十足。
整体来说,该器烧造、装饰工艺精湛,画面紧凑饱满,场景动感十足,人物细腻传神,绘画技法精纯,设色丰富艳丽,诚为雍正粉彩陈设重器。
如此精美的文物,为什么说与扬州有关联呢?原来,画面中的帝王正是隋炀帝。他手持折扇,悠然自得,目光凝视着庭院中正在发生的赛马场景。一旁的随从手舞足蹈,形态各异,与隋炀帝的静观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场景,描绘的就是隋炀帝在江都宫苑奢侈逸乐、纵情声色的刹那写实。
隋炀帝在江都宫变中被缢杀整整1395年后,其在扬州后头山的终葬之地重见天日,成为惊天发现,今年初,遗址已经保护好并且建成公园对外开放。这件器物能回流到扬州,要归功于扬州文物商店的苦苦寻觅。正是由于他们的眼力与魄力,这件文物才能为扬州所拥有、所珍藏。
解读这件文物,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隋朝这一短暂王朝的悲剧命运。隋炀帝的功业,自不待说。他开凿大运河、西巡张掖、修筑长城、三征辽东等等,充分体现其雄才大略、功业厥伟。但是他纵欲亡国、残害百姓、有亏圣德,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指出:“游玩是隋朝崩溃的重要原因。”隋炀帝喜欢到处巡游,尤其是三下扬州,簇拥着庞大的侍从队伍,凡经之地百姓生计被破坏得荡然无存,民怨沸腾,才会导致江山危如累卵,岌岌可危,最终性命不保,江山易帜。
这件珍贵的文物,从器物造型、构图等方面来说,不失为一件精品。但其背后的故事,却又令人唏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游戏人生的苦果,总得自己品尝。即使是帝王将相,也无从幸免和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