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何叔衡故居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张迎冰

从湖南宁乡官山前往长沙途中,在一个叫做沙田的地方,远远看见路边竖起一块高高的红色路标,旁边的田埂上横亘着一块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里”。我既诧异又惊喜,诧异的是何叔衡的故居居然在这层峦叠嶂的大山中,惊喜的是我居然来到何叔衡家的村庄里。由于曾经为平江县多个革命先烈故居和纪念馆撰写陈列内容方案,从历史文献中知道何叔衡是多位平江早期革命者的入党介绍人之一。于是我决定去何叔衡故居凭吊英烈。

从106县道的长冲村处右拐,我们的车便进入乡村的小路。乡间的道路弯弯曲曲,路两边竖立的是介绍何叔衡事迹的宣传窗。穿过几户农家的房前屋后,一栋被苍翠松竹包裹,粉墙黛瓦的清代湘中民居建筑呈现在眼前。

何叔衡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1876年的他,早年中过秀才。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年后学校并入公立第一师范,由此结识了比自己年轻17岁的毛泽东,并且成为挚友。

在长沙求学期间,他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志在改造社会的进步青年,逐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参与创建新民学会,与毛泽东等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6月29日傍晚,何叔衡和毛泽东登上去往武汉的小火轮,他们从长沙小西门水上码头出发,通过湘江,经过洞庭湖,然后停泊在岳阳休整,再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达汉口,在那里转乘大轮船奔赴上海。到上海后,何叔衡和毛泽东一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革命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何叔衡故居是一座土木结构的普通农家小院,黄土夯筑的墙体,斜檐翘角的小青瓦屋面,经过漫长岁月浸染已经泛起褐色的门窗,显得质朴、沧桑。何叔衡在这里生活、读书、成长,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广阔的世界。

我在故居内徘徊,房间里家什农具一应俱全,仿佛房屋主人还在劳动耕作;卧室床铺上的被褥整齐叠放,就像是主人外出串门会马上归来;书桌临窗而放,桌上的煤油灯似乎还有余热。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帧帧历史照片,诉说着何叔衡“此生合是忘家客”——这位以诗言志的革命者,心中装的是共产主义事业,装的是劳苦大众,而唯独没有自己。

故居内一间客房,是毛泽东和萧子升当年游学时在何叔衡家的住所。1917年夏天,毛泽东和萧子升为了了解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景况,同时也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他们未带分文,风餐露宿,行走在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7月中旬的一天,他们来到何叔衡家。老同学登门,何叔衡的家人分外开心,宰鸡杀猪,以农村人最朴实,最隆重的方式接待他们。在何家的两天三晚,毛泽东和萧子升向何叔衡分享游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在一起探讨所经过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状况。他们参观何叔衡家的菜园、农田、猪圈,在何叔衡的带领下,他们走访四方乡邻,足迹踏遍沙田杓子冲的每一片土地。我在客房内伫立,站在毛泽东、萧子升的照片前,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们三人畅叙友情、侃侃而谈,还能感受何家热情似火的待客之道。

何叔衡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革命的播火者。中共一大会议后,何叔衡和毛泽东回到湖南,在长沙成立中共湘区委员会。为了发展党团组织,培养党的力量,掩护党的活动,他们在船山学社发起成立湖南自修大学,招收有志青年前来学习。何叔衡不但带领女儿、女婿投身革命,同时,也把革命的火种引入平江县。

1920年代,平江人李六如、方维夏为开启民智,在省城长沙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他们创办夜校,发表文章倡导全民教育,引起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的注意。经李六如的学生、同为平江人又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喻寄浑牵线,李六如与何叔衡在船山学社相见,两人一见如故。1921年10月,何叔衡与毛泽东介绍李六如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又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平江人毛简青从日本留学回国。经李六如引荐,毛简青在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介绍下,于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春,平江工会会长陈茀章,启明学校老师余贲民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到两年时间,何叔衡与毛泽东先后介绍了五位平江人入党,为平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叔衡与毛泽东为平江点燃的革命之火开始熊熊燃烧。1922年冬天,平江成立共产党小组;第二年,湖南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平江支部成立。马日事变后,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革命武装,成立工农义勇军,这支队伍奔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尔后,又跟着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1928年3月,中共平江县委组织全县20万农民武装直扑县城,史称“三月扑城”。这是平江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工农大起义,平江也因此成为当时革命风暴的中心地区。同年7月,彭德怀在平江举行起义,成立红五军,驰骋湘鄂赣。何叔衡与毛泽东播下的革命火种,点亮了平江人民前仆后继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之灯,演绎出史诗般的传奇历史。

我来到何叔衡的卧室兼书房,室内陈设简朴,靠近床铺一侧的墙上悬挂着何叔衡的照片。眼前的何叔衡头戴着砂锅小帽,身着青布长袍,八字胡乌黑浓密,玳瑁框眼镜后炯炯有神的目光刚毅而凝重。我脑海中闪现的是他在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栉风沐雨,深入田间地头访察民情,为解决苏区人民的粮食、水利、教育、交通等民生问题呕心沥血的场景。为了将苏维埃共和国打造成一个真正廉洁的政府,他发明“控告箱”收集群众意见,控告箱后来演变为举报箱,一直沿用至今。他还顶住压力,排除干扰,严惩党员队伍里的贪污腐败分子,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反腐第一枪。由于他纠正冤假错案,被错误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撤去所有职务,但他无怨无悔,对党忠贞不渝。1935年2月24日,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何叔衡,在福建长汀水口小迳村,遭遇强敌围堵,他奋身跳崖,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走出何叔衡故居,广场上何叔衡铜像在青翠的松柏簇拥下,庄严肃穆。铜像座基上的何叔衡目光深邃,傲然挺立在天地间。前来故居瞻仰和凭吊的游人络绎不绝,远方一群游客举着红旗从乡村大道上走来,风卷红旗如画。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5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