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物体制机制改革 让巴蜀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唐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文物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是文物部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四川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西连接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作为我国内陆大后方腹心区域,汉藏羌彝多民族聚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堪称文物大省。四川文物部门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物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谱写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让巴蜀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健全体系,构建大保护格局

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实现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的转变,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完善文物安全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

健全制度法规。按照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修订要求,修订四川省实施办法。推动出台省石窟保护、蜀道保护等专项法规。推动“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实落地。推动将各类遗产的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推进系统保护。认真谋划“十五五”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和特色区域试点。推进长征、黄河、长江国家公园(四川段)和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加强蜀道、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盐业遗址、藏羌碉楼与村寨等整体保护。推动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创新保护机制。推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机构,加大新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保护管理力度。推动建立乐山大佛和三星堆博物馆“省地共建”模式、青城山—都江堰单一主体管理机制。建强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为总院,乐山、广元、巴中、安岳等地设分院的“1+4”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建设石窟寺、金属类、牙骨角器等保护实验室,构建全省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体系。

夯实基础,优化全要素支撑

按照应保尽保要求,推动大力优化人、财、物等要素保障,全面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强化资源管理。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复核工作,建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和大数据库,逐步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配合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工作。加强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利遗产、科技遗产保护力度。

建强机构队伍。落地落细中央、省委关于文物保护利用人才政策要求,充实基层文物保护机构队伍,建成区域文物鉴定中心,支持省内高校院所开设文博专业,完善文物修复、鉴定保护、古建筑修缮等专业人才使用培养体系,持续提升考古勘探发掘、保护修复利用等能力水平。强化文物部门行政监管职能,加强各地文物安全生产监管、工程技术监管、项目资金监管、舆情信息监管等。

加大财政保障。推动加大发改、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各地设立常年文物保护和抢险专项经费,切实加大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经费投入。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收入按不低于5%的比例优先用于文物保护。完善全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创建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文物科研基地,加快建设三星堆考古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和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建立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支持科技、社科、科普课题申报。继续推动实施出土象牙微生物腐蚀防治、青铜器保护修复、石窟劣化机制与保护研究、丝织品保护等科研项目。

挖掘价值,开展大考古实践

持续创新实践“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升四川文物考古,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展现多彩巴蜀文化。

全面调查资源。深入开展六江流域区域综合调查及蜀道、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茶马古道等文化线路调查,系统调查全省考古资源。持续开展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旧石器考古调查,为100万年人类史研究提供支撑。全面调查三星堆遗址群、宝墩遗址群、巴文化遗址群,实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全面调查四川宋元山城遗址、盐业遗址,为申遗创造条件。

深入发掘研究。深入开展皮洛、濛溪河、莲花坝、鱼凫村、罕额依、西坝、老龙头、高枧古城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深化多学科研究与科技联合攻关,加快考古资料整理与出版,以国际视野深入研究四川文物资源的重要价值。

做实基建考古。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文旅融合等方面主动作为,做实做细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和地下文物抢救保护,保护巴蜀文化文脉,服务保障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考古阐释。以“考古中国”项目、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大遗址考古为重点,加快考古资料整理、报告出版和论文发表。做好大遗址考古研究、空间管控、保护管理、开放展示等工作,推进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管理机制,统筹文物保管收藏和展览展示,推动考古出土文物研究成果活化利用。

合理利用,推进大展示传播

注重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促进融入时代、走进群众,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的生命力。

优化展示体系。推进“东坡行旅”、蜀道、石窟寺等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高标准推动四川博物院天府馆、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大蜀道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等一批重要博物馆建设。推动“县县有博物馆”和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全覆盖,促进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

做精陈列展览。举办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推出一批具有中国风巴蜀韵的原创精品展览。坚持以展促研、以展带馆,以好展为引擎,支持大馆推出大展、特展,充分发挥省市大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带动和帮扶作用,助力基层办展水平提升。坚持创新,大力发展线上数字展览,探索线下数字体验展。

image.png

传承红色基因。实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计划,着力培育2至3家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支持10至15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纳入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序列。建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省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支持馆校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开发“大思政课”系列精品课程。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出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精品展陈和系列主题活动,建成四川廉洁文化线上展。

加强交流互鉴。持续推动古蜀文明等展览走出去,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依托世界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介好国家及四川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美合作开展九寨沟地区古代人地关系和文化交流考古发掘研究,支持考古单位、高校赴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开展联合考古,吸纳国外专家学者参与皮洛、三星堆等重要遗址以考古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系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6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