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风发 笃行致远 奋力书写“昙石山文化”新篇章——纪念福建昙石山遗址发现七十周年特刊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西北侧,地处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之畔, 东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遗址,遗址核心区面积约27000平方米。昙石山遗址是昙石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福建海洋文明之源

出土文物丰富多样。1954年1月,昙石山遗址在附近村民修筑闽江防洪堤坝时被偶然发现,并于当年4月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重要文物2600多件。其后,又分别在1959年12月、1960年3月、1960年7月、1963年9月、1964年9月至1965年8月、1974年10月至12月、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2004年2月至6月和2009年5月进行了总共10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除第6和第8次发掘面积较大外,其余均属小规模发掘,每次发掘面积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葬近百座,壕沟2条,陶窑多座以及陶灶和大量灰坑遗迹,出土石器、陶器、贝器、骨器、玉器等重要文物数千件,还有大量陶片、贝壳及动物遗骸标本等。综合这些文化遗迹遗物等考古资料,反映出昙石山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1963年,南京博物院曾昭燏、尹焕章两位考古学家首次提出用“昙石山文化”来命名广泛分布于福建、粤东、浙南的“印纹陶文化”,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在群星璀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与西安半坡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一样被载入史册,影响广泛而深远。

文化内涵逐渐清晰。通过历次考古发掘所揭示的地层关系和出土文物表明,昙石山遗址至少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和文化性质不尽相同”的四种文化内涵:第一期,即昙石山遗址最下层,就是人类最早在此活动的时间,经测定距今约5000—5500年,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第二期,即遗址中层,是昙石山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也是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层,经测定距今约4300—5000年,出土的陶器以灰黄陶为主。第三期,即遗址上层的下部,经测定距今约3500—4300年,出土的陶器以橙黄陶及赭彩陶为主要特征。第四期,即遗址上层的上部,经测定距今约2700—3500年,出土的器物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为代表。遗址的一、二期文化相当于我国北方的仰韶文化时期,三期相当于北方的龙山文化时期,四期则相当于商周时期。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对昙石山文化的研究,闽江下游流域一直都是福建史前考古最为活跃、开展研究最多、积累资料和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也是迄今福建省唯一基本建立起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关系的地区。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闽江下游流域始终未开展过一次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考古调查活动,尤其是关于史前文化遗存方面的资料非常零散和匮乏,不足以反映出整个闽江下游流域考古学文化面貌及其演变规律,给本区域史前文化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在福建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5月至2015年9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展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研究项目,对整个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遗存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的专题考古调查。通过本次考古调查新发现史前遗址105处,使该区域已知史前遗址数量达197处,这些遗址广泛分布于闽江干流、各支流沿岸以及海岸线一带,且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此外,调查期间我们还先后对闽侯县境内的仁山遗址、坪峰山遗址、芝山遗址、大坪顶遗址和连江县境内的黄岐屿遗址等5处典型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和科学检测数据,为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线索。后来,为更进一步了解昙石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和源流,2016年至2019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还开展了“福建沿海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研究项目前期考古调查工作,并选取宁德霞浦、漳州东山岛和莆田南日岛三处作为试点,收获颇多。

随着昙石山遗址的发现和昙石山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逐渐揭开了先秦时期闽族文化的神秘面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昙石山遗址就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是孕育和诞生福建古文明的摇篮,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华夏文明的曙光就是从这里照亮了“八闽”大地。从此,福建文明的历史由三千年跨越到了五千年,先前不为人知的“闽族文化”也因此被逐步揭开,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对探索福建沿海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乃至对中华民族古代历史文明的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博物馆建设与保护研究

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1998年4月,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昙石山遗址,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福建省委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在昙石山遗址1996年第8次考古发掘现场基础上成立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隶属于福建省文化厅(现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01年6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后来,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改扩建工作越发迫切。2004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正式批准立项。2006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项目工程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2008年6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馆主体落成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8亩,其中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主要包括1个基本陈列展厅、1个考古遗址现场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等。紧接着,2009年底,博物馆考古遗址展厅改扩建工程也顺利完工,并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9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数字化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始筹备更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的数字化项目“畅游遗址——昙石山遗址虚拟展示及互动传播项目”,总投资220万元,通过昙石山遗址及出土文物数字采集、高精度三维模型复原和虚拟展示系统开发,既实现了文物数字化保护,又解决了遗址可移动式展示需求。2019年,该项目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亮相,同年获得“福建文博科技创意传播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12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导览项目正式上线,项目充分结合博物馆现有业务职能,以当前适用范围最广的PC终端、智能手机和硬件设备作为载体建设服务应用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多维度创新融合,并结合博物馆实际,建设成一套兼具先进性和成熟性的智慧信息数字化平台。同时,为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建设的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博物馆还特别选择了微信作为传播渠道,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了相应的服务功能,包括革新讲解员团队预约系统,在原有的电话预约基础上,新增了线上预约系统,提升服务效率;“云”展览,借助云端网络平台,对展览进行数字化整合和智慧化转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24小时线上观展模式,包含720°全景展厅、语音讲解等功能,实现了展览的永续性与无界性;“一物一码”、AR识物导览与互动魔屏等创新文物三维展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增强了博物馆的观赏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遗址和文物保护贯穿始终。2006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批准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昙石山遗址第一期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根据规划,昙石山遗址保护工程共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遗址山体护坡加固及排水工程,主要是解决遗址山体渗水和边坡坍塌问题,于2007年10月底完成;第二期,遗址厅改扩建工程,主要是改善遗址保护环境,解决原有保护棚因年久失修而出现的漏雨、渗水等问题,于2009年底完成;第三期,文物本体保护工程,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2016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目前看保护效果相对较好。此外,2020年,博物馆还开展了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通过设立自带微环境调控功能的文物储藏柜、制作无酸纸囊匣、改造展厅展柜、配备环境因素离线检测仪等方式,对馆藏文物实施了预防性保护,并根据文物库房及展柜温湿度监控系统,对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文物保存条件大幅提升。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学术研究是博物馆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石,更是打造精品展览的关键。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历来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工作,坚持通过科研课题培养和锻炼人才,始终把“科研兴馆”作为一项基本要务常抓不懈。近年来,博物馆先后承担了福建省文物局“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福建沿海岛屿史前遗址考古调查”“福建史前彩陶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出版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1954—2004年发掘报告》《昙石山遗址图说》《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海风山骨·昙石山卷》等著作,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

展示文创与宣传教育

固定陈列提升改造。目前,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海风山骨——昙石山文化陈列”,该展览是在2008年“海峡文明之根——昙石山文化陈列”固定陈列的基础上于2020年底重新升级改造完成,整个展线长约220米,面积1460平方米,由“闽在海中”“向海而生”“食在海边”“浮海远洋”四部分组成。展览以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昙石山文化遗物为基本陈列品,充分运用雕塑、仿真场景、多媒体、图片、文字资料和数字化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地再现了五千年前昙石山先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同时,该陈列还揭示了昙石山先民的社会意识,昙石山文化的源流及其与海峡对岸的我国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等,反映了昙石山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地位,在福建闽越文化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及其对史前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闽台古文化渊源以及南岛语族的起源等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遗址展厅是在1996年昙石山遗址第8次发掘后所保留的考古现场基础上所建,建筑主体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无柱大空间样式,展厅面积约1050平方米,共展出墓葬19座、陶窑5座、壕沟2条、殉狗坑1个和祭祀坑1个。2024年8月,博物馆完成了对遗址厅展板及内容的提升改造。

临时展览推陈出新。近年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采取“手牵手,小步快走”资源共享的模式,先后与三明、南平等地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临时展览并进行对外交流巡展。采取由地市博物馆提供文物藏品,博物馆负责展览策划并设计布展,并出版展览图录的方式,首先在博物馆展出,然后再进行对外交流巡展。十年来,博物馆先后引进各种临展45场次,包括史前文化类10场次,红色文化类9场次,其他文化文物类26场次,共前往全国18个省市地区交流巡展50余场次。例如,2015年,博物馆联合南平市博物馆推出了“闽瓷遗珍——南平茶洋窑出土瓷器展”。该展在博物馆展出后,又作为展览交流项目在陕西铜川耀州窑博物馆展出,并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季活动推介名录》。2016年,联合三明市博物馆举办了“土堡神韵——福建三明客家民俗文物展”,后推荐至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展出。2017年,又联合南平市博物馆推出了“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以珍贵的宋代文物和现代复烧的精美建盏作品,向观众系统介绍了建盏的兴衰史和建盏工艺制造的精髓,用图、文、物相结合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建盏古朴浑厚造型中的艺术韵味,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该展先后在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福州温泉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遵义市博物馆、廊坊博物馆、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安徽含山博物馆、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哈密博物馆等进行了巡回展出,并于2019年10月获得“福建陈列展览最佳创意奖”。2018年,博物馆推出自主策划的“海风山骨——昙石山遗址与昙石山文化特展”,并先后在福建南平市博物馆、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青海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馆、新疆昌吉文博中心、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甘肃临洮县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广西柳州白莲洞科学博物馆及玉林市博物馆等进行了巡回展出。同时,博物馆还尝试在福建省内博物馆界建立小规模的展览联盟,即由博物馆引进的各种临时展览,在档期允许的情况下,再引进到其他地市博物馆展出。例如,2016年由博物馆引进的“穿越七十万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特展”在本馆展出后又被引进到厦门市博物馆展出。2017年博物馆引进的“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遥远的对话——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展”“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等展览也先后被引进到南平市博物馆、漳州市博物馆、三明市博物馆进行展出。

文创研发渐趋多元。2017年,为配合“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外展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次尝试开发制作了一些相关的文创产品,包括展品图录、展览宣传册、建盏产品等。其中,建盏产品包含柴窑烧制、电窑烧制两大类和束口盏、敛口盏、敞口盏三种器型以及兔毫纹、油滴纹、乌金纹、麒麟纹四种纹样,共投入制作经费85000元。系列文创产品受到各地游客普遍好评。2018年,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福州举办,博物馆结合自身文化类型,研发定制了原木文具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笔盒套装、彩铅套装、办公套装、笔记本等10余种产品,投入经费约10万元。同年,博物馆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还结合高校资源,同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签署了文创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并结合博物馆的文化特征,通过传统工艺手法开发了漆艺陈设和茶具产品。该项目先后获得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福建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佳绩。2021年,博物馆还受邀作为全国双创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量质齐升”展区代表之一在主会场进行了主题展示。几年来,博物馆共投入经费3万余元对创新型文创产品进行研发,共研发产品2大类6个品种,今后将继续通过馆校合作深入研发,力争衍生出至少10余个产品种类。

社教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十分重视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紧紧依托昙石山遗址,努力打造昙石山文化品牌,积极向广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传播积极、健康、先进的科学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积极创建线上线下多种宣传平台。2016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迄今共发出推文650余篇。2018年,博物馆《昙博文苑》馆刊创办。2019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官方网站开通。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和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社科普及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努力打造精品特色社教活动品牌。2015以来,博物馆开展了“穿越五千年 梦回昙石山”“确认过眼神 我是文物保护人”以及“趣玩昙石山”主题系列活动、“发掘·发现”考古体验活动、“少年博物志 梦回昙石山”昙博第一、二届夏令营等社教活动。其中,与博物馆基本陈列主题相适应的“认识印纹陶”、陶器修复、文物拓印、考古发掘体验等社教课程已经渐趋成熟,并广受好评。三是,立足当地,加强馆校合作。近年来,博物馆积极与周边多所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开展互动共建,通过邀请师生来馆参观、送展览、送讲座、送社教活动进学校,馆校合作培养小小讲解员等形式,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有的放矢开展未成年人思政、科普教育,努力打造校外第二课堂,成效显著。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已经建设成为一个融博物馆陈列、考古发掘现场和遗址休闲公园为一体的多功能遗址展示园区,成为福建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旅游的优秀品牌。博物馆也先后成功创建并获得“福州市青年文明号”“省直机关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省级工人先锋号”“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州十大城市名片。

南岛语族研究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前沿课题,涉及南岛语族国家与地区人口的源流和根脉问题,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所谓“南岛语族”,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据世界语言资料库“Ethnologue(民族语)”统计,该语系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主要散布于西起非洲马达加斯加,东到智利的复活节岛,北到中国东南沿海和美国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群岛等广阔海域的众多岛屿之上,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近4亿人口。自19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南岛语族起源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目前,国际考古界普遍认为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才是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也是南岛语族先民即将走向茫茫海洋之前,在亚欧大陆上的最后一片栖息地。

昙石山遗址作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重要节点,在备受国际考古学界所关注的有关南岛语族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11月,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和组织的一次跨越五千年的“寻根之路”活动,将首站选择在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更是突显了昙石山遗址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这次特殊的“寻根之旅”,正是模仿和沿着南岛语族先民当年从中国东南沿海迁徙至太平洋诸岛屿的方式和路线,反向航行,回到起源地福建来“寻根”并开展文化交流的。独木舟的成功漂徙,也进一步证明了通过独木舟这一海上交通工具,南岛语族先民完全具备从福建迁徙到南太平洋各岛的能力,再次佐证了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才是南岛语族的最早发源地和根之所在。如今,博物馆正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以及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平潭南岛语族国际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以期在南岛语族研究上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将继续加大遗址保护利用,积极创建昙石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深入挖掘昙石山遗址多重价值,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独特优势,不断提高昙石山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遗址“活”起来,让文化会“说话”,努力使福建昙石山遗址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讲述中华文明故事的中坚力量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3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