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史启智续文脉——陕西水利博物馆工作探索实践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郑浩伟 刘宇源

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23日,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二、三级博物馆名单,陕西水利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近日,笔者实地了解了该馆在馆藏、数智化、社教活动方面的工作探索实践。

承载历史 记录文明

“陕西治水历史悠久。远古先民逐水而居,大禹之时已治洪水,商周水利初兴,秦汉水利兴盛,盛唐水利鼎盛,宋元明清,水利发展式微,民国小型水利工程遍布三秦。”在裸眼3D显示屏前,讲解员介绍着陕西千年的水文化。

陕西水利博物馆总藏品达560件,三个室内展馆中陈列着五大展陈,即陕西水利历史展、郑国渠历史展、李仪祉生平展、陕西水文展、陕西节水科普展。

“眼前的这尊石牛,是明代为镇守汉江洪灾而造,曾立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喜河镇汉江西岸,重达320公斤。”镇河石牛历尽沧桑,却不失往昔风采,在博物馆中为后人“讲述”着治水往事。

据陕西水利博物馆综合部部长严婵介绍,展品中以古代盛水器具罐、井汲模型、鬲、石夯、石锤、铁口双尖耒、锁铁,以及李仪祉先生使用过的仪器设备为主要代表,上有西汉初汉中山河堰木桩,下有金洋堰自助式抽水泵,充分展现了陕西悠久的治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治水文化,再现了“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为水利鞠躬尽瘁的一生和治水功绩。

陕西水利博物馆的主展馆、水文馆、节水馆展陈面积近34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东西两侧共建有8根文化柱,以李仪祉先生的生平为主线,展示了其在水利、建筑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园区还建有节水灌溉示范园、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微型水工建筑物集群、小型气象站等户外展演设施。

“我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数字化赋能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展陈推介以及宣传活动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陕西水利博物馆馆长王辛石说。

守正创新 探索提升

在陕西省水利厅的支持和指导下,陕西水利博物馆成为一座集水利文物收藏与展示、水文化研究与宣传、水科普与水情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博物馆。

2022年,陕西水利博物馆开始启动国家三级博物馆申报工作。“2023年2月我们进行了初次申报,比对优秀同行,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做了大量整改提升工作。”陕西水利博物馆副馆长郑烨介绍,“今年2月,我们又一次进行了申报,经过书面审查、现场评估、数据比对和综合评定等环节,历时3年,终于成功申报国家三级博物馆。”

在此期间,陕西水利博物馆先后成立博物馆理事会、监事会,吸引文博专业人才,完善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等制度;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改造使用节能的用水用电设施设备;对博物馆主展馆分阶段进行展陈提升,新建节水科普馆,完整系统展示陕西水利发展历史。

“我们与陕西省文物局、民间博物馆等建立合作机制,征集水利相关文物,丰富博物馆藏品;成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邀请国内知名水文化专家担任委员,召开学术会议,增强博物馆学术研究影响力;建设实验室,承担黄河流域河流调研等省级科研课题。”王辛石介绍,“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数智化博物馆,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感,让更多水利文物和水文化遗产活起来。”

丰富活动 启迪智慧

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前来打卡参观陕西水利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多。

陕西水利博物馆不断探索创新,策划了“博物馆里过大年”传统投壶、剪纸、泾河石画,“闹元宵 猜灯谜”“感怀清明 追思先贤”绿色文明祭扫等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古人如何防汛抗洪”“农业灌溉工具演变”等水文化微课堂直播活动;“了解碑刻文化”进校园活动,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传承和展示陕西悠久治水文化的重要窗口。

自2012年开馆以来,博物馆先后接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生等参观者100余万人次。博物馆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还被河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水利教学实践基地。

image.png

恰逢周五,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池阳小学的学生正在这里开展研学,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着每一件展品,聆听着每一段讲解,还时不时提出问题,把学习到的水文化知识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在这里,我学习了陕西治水历史。我也要做一名文化的传播者,把更多母亲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池阳小学学生王依璇表达了参观后的感受。

目前,陕西省备案的博物馆有300余家,水利行业博物馆仅此一家。

“博物馆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此次入选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对陕西水利博物馆专业化水平的肯定,更是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陕西厚重治水历史的激励。下一步,全省水利系统将倾注更多力量夯实博物馆管理保障,深入挖掘水利文物和水利遗产的时代价值,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赋能添彩,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左怀理表示。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27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