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皇朝墩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金园村,地处金衢盆地西侧,衢江北岸,东南方距离龙游荷花山、青碓等遗址22公里,东北方距离浦江上山遗址102公里,是上山文化所发现的第22个遗址点。
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衢州市基本建设在该区域内进行考古前置调查工作,在犁金园村调查时,发现一处台地,当地人称为“皇朝墩”,台地上采集到石锛、石环等文物,2022年对台地及周边进行全面考古勘探,基本摸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2023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2024年皇朝墩遗址列入“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项目。
考古勘探发现,皇朝墩遗址主体由2处台地、1条环壕及一片稻田区域组成,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1号台地位于遗址北部,地势明显高于周边,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8900平方米;2号台地位于遗址的南部,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环壕周长约902米,宽约7-27米,围绕两处台地分布,并对两处台地进行分隔,整体平面呈“葫芦”形结构;环壕东侧为一片低洼区域,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约7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前期植物考古工作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底部发现有高密度的水稻植硅体,疑似为稻田;另在西距遗址约500米处发现一条古河道及一处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另一处低洼区域,低洼区域底部有较厚的腐殖层分布,符合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初步推测可能为古代水塘,这些线索进一步补全了皇朝墩遗址的古环境信息。
工作收获
2023年至2024年为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内涵及性质,在台地、壕沟、水稻田、古水塘等区域布设多条探沟及探方进行解剖。截至目前,总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共解剖土台1处、壕沟3段、稻田遗迹2处、灰坑柱洞等遗迹数十个,出土小件标本百余件,包括跨湖桥文化时期的陶釜、双耳陶罐、陶钵、平底盆、平底盘、陶支脚及上山文化时期的陶罐、陶壶、圈足盘、平底盆等,石器出土数量较多,以磨制石器为主,器型有斧、锛、磨石、磨盘、磨棒、穿孔石器等,确认台地、壕沟以及遗址东侧的水稻田年代均为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距今约9300年-8000年。
保存完好的环壕聚落结构
2号台地东西长约224米,南北宽约113.4-150米,堆土厚约1米。根据发掘确认,①-③层为近现代及历史时期地层,④层开始为跨湖桥文化时期地层,台地上发现一处面积约300平方米的灰坑,坑内废弃堆积可分为跨湖桥文化时期、跨湖桥文化至上山文化过渡时期、上山文化时期三大阶段。
2号台地东侧壕沟(G1)及北侧壕沟(G4)内也呈现这样三大阶段堆积,另通过2号台地与G1剖面,发现台地经历过多次修整,与壕沟形成较为明确的互动关系,其中壕沟内⑩层打破一期台地,被二期台地所叠压,⑧层打破二期台地,被三期台地所叠压,在⑧层与台地交界处发现制作较为讲究的红烧土边坡。
根据出土遗物及测年结果综合判断,壕沟⑩层及一期台地中的最早期遗存年代均为上山文化中期,表明在此时即已开始在外围开掘壕沟,堆筑土台,但因水土流失或清淤等原因,台地边坡屡有变动;至壕沟⑧层,即上山文化晚期时,先民在二期台地外围使用红烧土加固边坡,壕沟及台地位置趋于固定;从跨湖桥文化时期增筑三期台地开始,壕沟范围渐渐缩小,直至聚落废弃。
1号台地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104米,堆土厚约1.2-3米,高出周边地表约1-2米,通过对台地北侧的长剖面的观察,该土墩于历史时期及近现代被多次增筑及取土破坏,底部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土台高约0.6-0.8米。
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
考古勘探发现遗址环壕东侧存在一片低洼区域,底部层位中含有高密度水稻植硅体,疑似为稻田区域,为确定该区域内稻田的年代问题,选择对其进行解剖发掘。
区域内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反映了该区域从古至今一直作为农业生产区域使用。
其中①-③层整体为黄灰色黏土,内含瓷片,塑料皮等,经检测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约为7000-2万粒/g,应为近现代耕土层。④层为深灰色黏土,内含汉晋时期瓦片、青瓷片等,经检测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约为2000-3000粒/g,应为汉晋时期农作层,但未大规模种植水稻。⑤层仅在壕沟与稻田区域交界处存在,为黄色砂土,内含大量铁锰结合物,上部被汉晋时期道路叠压,层内基本无人工遗物,判断为早于汉代的自然间歇层。⑥a层仅在稻田区域西侧存在,残长约25米,为黄灰色黏土,质地与④层类似,内含零星破损严重的夹炭陶残片,经检测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5000粒/g。⑥b仅在稻田区域东侧存在,残长约14米,为黄灰色黏土,质地与⑥a层类似,地层局部区域有疑似木质遗物残留的朽痕,经检测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7000粒/g。⑥a及⑥b层下即为生土层,经检测土壤中几乎无水稻植硅体发现。该区域不同层位中水稻植硅体密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排除了⑥a及⑥b层内的植硅体是上层混入的可能,表明这两层很大概率为稻田。通过田野迹象观察,⑥a层开口于⑤层之下,与遗址外围壕沟(G1)的开口层位一致,⑥a层中出土夹炭陶片虽较为破碎,但陶片特征比较明显,属上山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故⑥a层年代应为上山至跨湖桥文化时期。⑥b层略高于⑥a层,与该区域内西低东高的地形走向一致,但二者及之间连接区域被④层叠压破坏,不排除存在田垄的可能,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相似性,推测⑥b与⑥a层年代近似,为另一处稍高于⑥a层的田块。⑥a层与壕沟之间被一处宽约4米的南北向垄坡分隔,垄坡土质土色与⑤层类似,但亦被其叠压,推测垄坡的性质可能为遗址周边早期的道路或田埂,垄坡范围内发现多处坑状及沟状遗迹,可能与稻田相关。
鉴于稻田区域内未发现可用于测年的碳样,我们在遗址壕沟、稻田、垄坡等多个地点共取光释光测年样本23个,形成测年序列,并与壕沟内相同地层碳十四测年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测年结果显示,⑥a层与⑥b层内样本的绝对年代均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之间,与田野考古判断一致,与遗址的存续年代相同。
壕沟及台地上部分遗迹中浮选出炭化稻米及小穗轴,部分陶器上也可观察到掺杂有水稻壳的迹象,这表明聚落周边一定有丰富的水稻资源。
结合上述迹象,我们判断⑥a与⑥b层应均为上山到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田遗迹,在环壕东侧低洼区域的西东两端分别为独立田块,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有田埂或道路,田块残长分别为25和14米,宽度有待下一步发掘确认。
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环境及水稻驯化等问题提供线索
考古勘探时,在西距遗址约500米处发现一条古河道,西距遗址约350米处发现一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低洼区域,推测为古水塘,古水塘与遗址环壕之间发现有疑似人工开挖的水渠连接(目前试掘工作正在进行中)。这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进行水资源管理行为的体现,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于皇朝墩遗址聚落景观的认识。
古水塘区域底部有较厚的腐殖层分布,且部分探孔中发现疑似野生稻的小穗轴,我们选点对其进行探方发掘,根据各层内包含物及相应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古水塘形成于距今约4万年之前;同时我们在水塘整体范围内进行了网格式抽样,抽样结果表明其中约有数千平方米范围内存在一定密度的水稻植硅体,可能为野生稻的分布区,这证明了遗址周边具备野生稻向栽培稻驯化的自然条件及物质基础,这也可能是吸引上山先民来此定居的重要因素。
皇朝墩遗址的重要价值
综合现有的工作收获及专家意见,我们认为皇朝墩遗址有以下几点价值。
皇朝墩遗址是上山文化西部衢江流域遗址群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衢江北岸发现的第一处上山文化遗址点,更是目前所发现上山文化遗址分布的最西边界,主体年代为上山文化中晚期到跨湖桥文化,与龙游荷花山、青碓等遗址文化面貌相似,具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我们深入探讨上山及跨湖桥文化的分区问题及上山文化的分布和传播范围提供了重要材料;台地和壕沟堆积中上山及跨湖桥文化衔接紧密,但文化面貌又存在明显差异,反映这两种文化之间密切的发展承续关系,有助于我们讨论上山文化末期与跨湖桥文化初期的文化特征,丰富上山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内涵,持续完善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
衢州位于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关键,这一区域文化面貌的厘清,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大尺度上观察新石器时代早期,乃至旧新石器之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诸如稻作农业起源、早期稻作农业传播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环壕聚落的出现是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皇朝墩遗址不仅台地及环壕结构保存完整,且较完整地保留了稻田、外围古河道、古水塘等一系列生态格局,构成了完整的聚落景观,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聚落形态及选址规律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该遗址由两处同时期的台地及周边共用的环壕组成,为我们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组织结构及社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全新材料。
在田螺山遗址、茅山遗址、施岙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稻田工作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一套寻找古稻田的研究方法,包括前期野外调查,系统勘探取样,实验室植物考古分析,重点区域试掘确认,合适面积揭露等一系列流程,皇朝墩遗址是上山文化阶段的首个成果,为后续继续寻找同时期或更早期的稻田提供了参考。
皇朝墩遗址在以往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现了早期稻田,证实了上山至跨湖桥文化时期已存在大规模的水稻种植行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饮食结构与生业模式,同时对研究当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农业组织模式、水利管理方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是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项目课题引领下的一次新的突破,有力地证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执笔:张森 周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