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近几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古文字活化利用上开动脑筋,多方“出击”,聘请古文字专家,开发与古文字相关的文创产品,同时古文字文物活化创意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古文字活化文创方面,国家博物馆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培训文创设计师,开发出与古文字相关的文创产品50余款。这些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以独有方式推广了古文字知识,受到社会大众的赞誉,目前销售额已近2600余万元。
古代文字的文创开发突出“文字”的主题,以甲骨文化、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等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并提炼文化元素,尽可能使文创产品更好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使大众接受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因子。
文物里的汉字日历——《博物馆里有条龙》
汉字是文化的符号,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源远流长的中国龙文化滋养了世代华夏儿女。国家博物馆文创品牌国博衍艺和小象汉字联手打造龙年日历《博物馆里有条龙 2024文物里的汉字日历》。作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发展工程”的一项成果,从文物的遴选,到文字的解读,以及趣味传统文化知识的整理,请专业人士多次审核把关,以确保内容准确。选取了200余个和文物有关的汉字,100余件馆藏文物,将文物与汉字对照解读,让读者在文物中感悟汉字的智慧,在汉字海洋中品味文物的魅力。
日历从“龙有九似”的传说讲起——传说龙的形象集合了现实中各种动物的特征:兔眼、牛耳、鱼鳞、虎掌、蛇身、驼首、狮鼻、马鬃、鹿角、鹰爪……神秘的中国龙变得具象。藉此每月设定一种动物主题,以“凤”结年。围绕每月主题,遴选不同朝代、不同材质类型、不同用途的文物,使读者了解文物历史背景,感受不同时期的工艺发展与审美创意。同时,汇集甲骨文、金文、籀文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讲述相关文物汉字的前世今生,如籀文,春秋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战国文,春秋末年到秦统一前战国各国使用;简帛文是战国至秦汉书写在丝绢上的;秦统一六国后的通用文字是小篆,等等。
认字更懂字。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从字形变化到字义解读,令人感受中华文化基因中的美好和浪漫。如“鼎”怎样从做饭的“实用器”变为象征权力的“实权派”:从青铜鼎衍生出汉字鼎,看它从图画一样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化到现在使用的简体文字。“年”的甲骨文字形是人背着禾谷,谷物成熟,一年又过去了;甲骨文的“儿”字形体现了婴儿囟门尚未闭合;飞扬的“尘”是因为有很多鹿在奔跑。文字的演化映射着文化的发展。细读文字,会发现有的文字在很早前就存在,有的文字尚且年轻;有的字,字音字形变化很大,有的字千百年来没有变化……
文创里有汉字 汉字里有故事
这是一块残断的牛肩胛骨下部,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字口涂朱,内容是商王武丁分别于两个月之内的癸未、癸巳、癸卯与癸亥四日占问本旬之内是否会有灾祸。这块“土方入侵”卜骨长22.5厘米,宽19厘米,是罗振玉1911年所收3万片甲骨中的精品,是其旧藏著名《殷墟书契菁华》甲骨大版之一。上残存180余字,内容涉及与商关系密切的土方等势力,是研究商朝地理、方国及军事制度的依据,可补《史记》之缺,极为珍贵。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大吉大利笔记本和冰箱贴依此成之。
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虢季子白青铜盘摆件,源于西周宣王时期的“虢季子白”青铜盘。它的制作者“白”,“虢季”系其氏,“子”为尊称。盘内底铸有铭文8行111字,主要记述了虢季子白率军与北方的草原民族猃狁(xiǎn yǔn)作战并得到周王赏赐之事。铭文中特别强调了作战的结果:周朝大胜,斩500名敌人首级,俘虏50人。战后举行了以献上敌人左耳论功的“献馘(guó)”之礼,周宣王还设宴为虢季子白庆功,并赏赐他车马、弓矢、斧钺以资勉励。铭文除提供重要的历史、军事信息外,也颇具文学价值,行文以四字为主,用韵优美,与《诗经》相似;而关于征伐猃狁、斩首等记录,印证了《诗经》中的相关记载。
在汉代,长乐未央和长毋相忘系古人泛用吉语,经常接连使用,意为“长久欢乐,永不结束;情长意久,永不相忘”。国博的文创长乐未央红手绳取绘汉长乐未央瓦当,传统汉字元素与现代银饰工艺相结合,灵动生姿,寓意美好;长乐未央瓦当冰箱贴采用3D建模,细致还原文物全貌。
另外,文天祥草书飘逸杯源自《文天祥书谢昌元座右辞》,杯身以该书法金色字体装饰,整个文创杯子和迷你卷轴组成套装,韵味典雅。
“从文字看中国” 走向海内外
在祝福洒满的春节期间,国家博物馆也不忘古文字工程传播,如2022年推出“瑞虎迎春 古字送祥——国博伴你过大年”H5电子贺卡。贺卡精选藏品中带有“虎”元素和富有吉祥寓意古文字的文物重点推荐展示,观众可制作个性化电子贺卡分享给亲友,此举得到了文博爱好者的欢迎。
同年7月6日至11日,国博联合国内外33家博物馆,以“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为主题,共同举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7月6日组织的“国博专场”,以“从文字看中国——解析中华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为主题,围绕博物馆珍藏的王令众人协田刻辞牛骨、大盂鼎、“编年记”竹简、金关纸和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等五件精选藏品,讲述了文字及其载体、书写形式的演变,阐释了文字对于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活动综合运用了8K摄制和展示、数字建模渲染、三维动画还原、增强现实、微距等技术提升直播表现力,让文物“活”了起来,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播放量共计204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1.4亿。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推出首部AI文物活化微短剧《吴王夫差青铜剑》。该剧以剑为第一人称,将铭文内容和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娓娓道来,生动再现了夫差的戎马生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形态。
在总结以往古文字传播经验基础上,今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字在中国@国博”系列,5月29日首期以“古老的青铜器上,铸有三千年后的歌词?”为题,以“视频+推文”的形式,在国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深入浅出地普及青铜器铭文相关知识。
紧接着,6月推出了12集古文字文物视频《博物观止 字载中华》,对有铭文的文物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介绍,包括“后母戊”青铜方鼎、“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刻辞卜骨,等等。
国家博物馆通过撬动内部不同部门、外部不同专业机构以及多种传播手段共同推进,在古文字活化创意中收获了累累硕果。下一步,他们将面向祖国的花朵设计开发与古代汉字相关的学龄前儿童学习包,通过古文字演变过程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汉字由来及演变过程,使他们了解日常所见文字所锲刻和襻链的历史深处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