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展示·解读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览策划和思考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沈阳博物馆

作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展览,“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于6月8日在沈阳博物馆正式启幕。展览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文物局、沈阳市文博中心协办,沈阳博物馆策划实施。展品来自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开展伊始便备受瞩目,游人如织、好评如潮。

为了便于公众观展,获得更好的体验,也为增加宣传力度,扩大展览影响力,拟从认知、展示和解读三个层面对策展的理念和实践进行阐述,同时分享办展的些许心得。

认知篇

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学术课题,即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孕育而成。

原生文明

中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与非洲并列为人类起源之地。在旧石器时代,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学会了打制石器,掌握了人工取火,并在自身体质发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距今1万年前,人类历史跨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和陶器出现,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北方地区开始栽培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经济格局。距今8000至6000年前,农业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时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内部出现了分工和分化的端倪。大约距今6000年以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史前文化加速发展,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出现了区域性中心聚落和统治阶层,史前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由此开启了文明化进程。从古人类,到古文化,再到古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渐聚渐汇,再到汪洋大海,中华文明兼纳百川、包容四海,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多元一体

万年来,中华大地上形成了数个具有不同面貌、不同谱系的文化区系,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彼此联系、共同发展。因此,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多地散点式发生发展,呈现“满天星斗”的态势,又似“重瓣花朵”。炎黄子孙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早已产生了同根同源的文化自觉以及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方案

在20世纪以前,国际上普遍以西方文明三要素(文字、冶金术和城市)来审读中华文明。根据这样的标准,中华文明只能追溯至商代晚期,即距今只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始于2001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破了这一认识误区,结合中国考古实践和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通过大量的考古证据和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古国时代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最新成果,将距今5800至3500年划分为古国和王朝两个阶段,而距今5800至3800年之间,则称为古国时代。古国时代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为距今5800至5200年前后;第二阶段约为距今5200至4300年前后;第三阶段约为距今4300至3800年前后。在古国时代,中华大地存在着许多强势的文化和区域文明,如较早的红山文化、庙底沟文化、凌家滩文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更晚的龙山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等,多元的文化格局及多样的文明路径,共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博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国内出现了考古热和博物馆热,一些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成果展示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基于上述学术背景和现实背景,策划推出“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展示篇

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百花齐放、多元并进,文明之光交相辉映、绚烂夺目。红山与良渚是中华早期文明群星中最为璀璨的两颗巨星,它们实证了中华文明从曙光初现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展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壮丽与辉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且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展览

这几年相关展览层出不穷,设计理念与展示方式更是推陈出新,如“又见红山”展(辽宁省博物馆,2019年)、“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赤峰博物馆,2021年)、“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浙江省博物馆,2021年)、“玉·见文明——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内蒙古博物院,2022年)等,从不同侧面及角度叙述解读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给我们以启发和借鉴。那么,如何在相同题材的密集展示中,利用大家熟悉的文物,办出一个出新、出彩、出圈的展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题立意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紧紧围绕红山和良渚两大文明展开,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展览以“文明高度”“中国特征”和“文化传承”为关键词,旨在通过中华早期文明所体现的“文明高度”,突显文明起源的“中国特征”,诠释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国贡献”和“中国价值”。展览以“文化传承”为落脚点,继承与创新,让红山和良渚的文明之光,在新时代绽放神采、熠熠生辉。

叙事逻辑

展览分为“孕育”“绽放”“传承”三部分,按照“知所从来”“何以所在”“方明所去”的逻辑主线展开叙事。第一章“孕育 蓄势待发”,从传承发展和交流融合角度,展示红山和良渚两大文化“怎么来”以及文明如何从文化中诞生;第二章“绽放 星光灿烂”,讲述中华文明从曙光初现到朝阳圣地的历史过程,从生业、营建、治理、思想四个维度,将红山与良渚进行解构和对比,着重展现两大文明“什么样”;第三章“传承 继往开来”,剖析红山文明和良渚文明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阐释以农耕为底色的中华文明时代价值,重点体现中华早期文明“结何果”。

文物利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266组400余件(套)珍贵文物,揭示中华文明之初的磅礴气象,展现中华民族先祖的伟大力量,体现中华文明之源的时代价值。展览以讲述社会发展进程为宗旨,不唯突显“宝”,旨在强调“理”。这里既有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的红山文化龙、凤、人和良渚文化琮、璧、钺等珍贵玉器,又有普通社会成员使用的石、陶、骨、漆、木等日常用具和反映生业经济的动、植物遗存,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华早期文明的丰富内涵。展览注重文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学术体系性,单体与组合、宏观与微观相辅相成,有条不紊、繁而不杂,表现中华文明壮丽辉煌的同时,突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细致入微。展厅中展示了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之字纹筒形陶罐、细石叶、细石核以及一套完整的农业工具(包括砍伐用的石斧、播种用的石耜、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该遗址是目前辽宁省内正在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体部分为红山文化早期聚落,兼具居住、祭祀和埋葬功能。将“新鲜”文物送进展厅,打破了以往出土文物直接入库的惯例,实现了考古发掘与成果展示的快速转化。

艺术表现

展览依托展厅结构,以“总-分-总”的框架构建动线,在约1300平方米的空间中演绎历史。主视觉设计取红山之“山”、良渚之“水”,山水相连、六合同风为意境表达。采用红、绿、蓝三原色,红色为红山部分,绿色为良渚部分,蓝色象征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色调交替变化,赋予节奏感,给观众以清晰的视觉引导。展厅内部充分利用动态陈列、复原陈列和数字化手段,增强展览的通俗性、观赏性、趣味性和体验性。其中,包括“文明足迹”“天地人”数字化展墙、良渚生活场景油画、玉琮和玉龙矩阵灯箱以及中华文明树镶嵌画等亮点辅助陈列6处,复原、场景、互动展示7处以及多媒体演示6处。位于门厅的“文明足迹”场景,竹节文化柱顶端装饰有红山文化玉猪龙、良渚文化鸟立高台形象,配合着头顶的星空罗盘,仿佛中华文明尽收眼底,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即将开启。主展厅中利用较大空间设置的“天地人”数字化展墙,借鉴了传统的屏风照壁文化,以山水画卷作为开篇,利用全息透明屏及活动镜投影技术,使画面在更大范围内自由移动,甚至人和动物还突破二维界限走出屏幕,无形中增加了视觉延伸性和空间感。同时,融合场景中冰花装饰的山川、雨丝和涟漪塑形,更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和梦幻感。观众可以透过屏幕看到古代先民祭祀、耕种、狩猎和制玉等生活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存的古国世界。展厅正中开阔的视野区显现出一幅20平方米的巨型油画,以宏大的尺幅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良渚人的生活场景,画面生动写实、惟妙惟肖,恍若历史的距离被无限拉近。

红山与良渚作为古国时代中华文明演进图谱上的两个关键时空坐标,一北一南、一早一晚,都以发达的农业和高超的手工业为支撑,都有大型祭坛、高等级贵族墓地及严格的用玉制度,都建立了集中而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都追求思想和精神的整合与统一。两者深刻体现了文明起源的“中国特征”,完美诠释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

解读篇

中华文明何以灿烂?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积淀。农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传承下来的不只是珍贵的物质遗产,更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贵品格和民族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

文化因素

红山“山居”,良渚“海处”,山海之间以玉相连。玉器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造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周礼》当中记载的“以玉作六器”,至少有三种,如璧、琮、璜在红山和良渚玉器中已经出现。红山玉龙和良渚玉琮,分别是两个文明最具特色的器物和文化因素,执此视角、以点带面,可以洞见距今5000多年前辽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史前文化的密切交流以及“以玉为礼”“以玉为美”“以玉事神”的信仰共识。

文明基因

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造就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天重在时、地重在利、人重在和。天时、地利、人和,与农田一事关系尤重。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顺应时势、因地制宜、协调人际的文明基因,塑形铸魂、亘古亘今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赓续传承。

天人合一。农耕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农业收成与风雨时节、土地环境关系甚大。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天时,古代先民筑坛以祀天,观天以授时,顺时而劳作,遵循天地规律、探寻宇宙大道,用自己的勤劳和勇敢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道法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取山海之利,广泽于民。南方种植水稻,北方栽培粟黍,这是因地制宜;山间居民狩猎捕鱼,海边住户养殖水产,这是取地之利;乡野之间万物生灵,人们顺应事物生长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以人为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至高境界。尊崇祖先、以和为贵、方圆之道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历史智慧和经验总结。心怀家国天下的豪情担当,关注民本民生民心的为政之道,体现亲民为民爱民的执政情怀,中华文明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人的力量,这便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源所在。

展览定位在叙事主题展范畴,侧重于让文物讲述故事,传播文化理念,通过物质(即文化因素的传播)和精神(即文明基因的传递)两个层面,阐释红山、良渚对周边区域、后世文明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远影响。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从3月4日开始策划,至6月7日竣工,其间完成了大纲撰写、艺术设计、文物借调、施工布展等一系列过程,快速、高效、简约而不简单。利用现代化陈列手段,实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南北对话,生动演绎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特质和脉络,这是一场推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之光,穿越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照耀着中华民族前进之路,激发了国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执笔:王闯)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08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