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教育助推博物馆社教功能延伸——以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为例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陈思羽

研学热的持续升温,使博物馆社教功能不断拓展和完善,从过去的“公共景点”变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和“第二学堂”。近年来,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社教工作者,结合本馆古建、大禹文化以及民俗节气,不断推出富有特色的研学教育活动,社会反响良好。现将工作思考整理成文,探究研学教育如何有效助推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延伸与拓展。

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专题研究大禹文化的历史类博物馆。始建于南宋的禹稷行宫是馆内主体建筑,也是武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舍立于长江、汉水之畔,与黄鹤楼对举,拥有上佳地理和视野,禹稷行宫和晴川阁、铁门关以及毗邻江边的大禹神话园构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博物馆是城市的年轮,是大众的精神文化宝藏。结合这些资源,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倾力打造了多个蕴含荆楚特色的大型原创教育品牌,重点推出立意新颖的公益社教研学实践活动,包括晴川手作课堂/艺术课堂、“行走大武汉”系列活动、“晴川阁里的秘密”系列活动、“晴川佳节”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五进”巡展等。

博物馆是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其教育方式相比学校更加生动,能让受众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沉浸式体验,是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的结合。研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强调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整合来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着眼于受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多方面技能的培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跨学科、跨领域的研学教育是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这一教育方法特别适用于城市博物馆,因为他们处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交叉点上,能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赋能。

研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而“研学”二字也点明了“学”的重要性。博物馆研学在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研学课程设计开发需要锁定目标受众需求,充分调动博物馆资源,不断创造教育幸福感。研学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丰富深化教育内容  研学活动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教育的单一学科界限,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体验。研学内容经过专家设计,研学过程有社教工作者引导,博物馆教育也变得更加深入。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组织开展了“绽放在发间的绒花——绒花制作”“端午香韵——古风香囊制作”“金丝溢彩——掐丝珐琅制作”等活动,把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把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系列活动深受好评,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展示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之一。随着全球化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剧,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或被遗忘的风险。博物馆通过研学活动解读传统艺术、手工艺品、民俗和历史文献,带领观众体验传统工艺,帮助公众理解自身文化的根源。还有许多研学活动带领学员了解鉴赏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和文物,促进公众对外来文化的认知。这种教育在今天的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创新教育方式  研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体验和探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寻找答案。博物馆恰好可以提供丰富的文物、资料等资源,支持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利用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博物馆可以创造更具互动式的展览,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学习动机。2022年,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推出了“晴川阁里的秘密”系列研学课程。先后开展了“推开历史的门——走近铺首”“凌空的微笑——走近飞檐翘角”“拓古传今——走近古碑刻与传拓技艺”“藏在古建里的美——走近亭台楼阁”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晴川阁,探寻晴川阁里的“秘密”。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博物馆实现了研学与在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加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他们在主动认知、轻松体验的过程中触摸历史、感受文明、开拓视野。

拓展教育目标  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博物馆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支持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作为武汉地区大禹治水纪念地,肩负着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弘扬大禹治水精神重要的责任,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将社教活动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内涵,精心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他就是大禹”青少年研学活动。为增加博物馆课程内容的深度,筹备期间社教团队查阅大量资料,从青少年心理角度出发,着力打造“有意、有趣、有思、有获”精品博物馆课程。赏“大禹治水”沙画,读大禹治水故事、参加互动游戏、观《大禹晴川情》杖头木偶戏、制大禹像版画……两个多小时的研学课程,使孩子们收获满满,走近大禹,崇敬大禹。

社区参与和公众讨论  博物馆通过组织研讨会、社区活动和专题讨论,鼓励公众参与到文化和社会议题的讨论当中,这不仅增加了教育活动的深度,也强化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努力通过互联网等社交平台积极宣传大禹文化,设计了丰富的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如先后推出的“翰墨晴川”微展览与现场寻展品活动、“我爱我国”知识互动有奖答题活动、全园寻找晴川阁“萌宝”(吉祥装饰图案)活动、“最美晴川”粉丝打卡秀活动等,激发了观众浓厚的兴趣。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共有23681名粉丝报名参加了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社教活动,架起了与公众的超链接,给公众带来了丰富的交互式体验,也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发展“云博物馆”“云课堂”线上模式,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场所、产品和体验,激发关注传统文化、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在多元化教育无限时空里,延绵了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受到了学习强国、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网易、新浪等媒体的热切关注和报道。研学教育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教育质量,也使其成为公众学习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场所。这种教育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博物馆与教育、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协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3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