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陈宇教授,将自己在创作编剧《满江红》中实践和检验的理论归纳为“叙事动力学”,并提出从电影叙事和观众的关系上看,叙事需要具有动力,以持续激发观众的兴趣及受叙愿望。所谓“叙事动力”,有学者认为,就是能引起、维持、控制、调节叙事主体进行叙事的各种力量。“叙事动力”这一当前电影艺术界讨论的热点议题,对于我们思考博物馆展览策划也同样具有启发。
博物馆的文化功能主要是围绕着展览来实现的。展览目标之一是向观众传递展览表达的内容与意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展览,都可以借鉴与运用“叙事”方式,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即使展示对象是现当代艺术作品,展览策划方也可以通过讲述某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或是作者的创作动机等,让观众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博物馆展览的叙事研究也是近年来学界业界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基于博物馆展览的叙事维度,本文对叙事动力的基础、类型、外化方式等提出一些初步的框架性思考,一孔之见,敬请批评指正。
叙事动力的基础
博物馆的展览,实质上是搭建起观众与展品(内容)之间的沟通桥梁。如同小说、电影、电脑游戏、主题乐园等不同类型,他们所呈现出的文化产品是其外在的载体,但核心本质是参与者与之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建构产生体验感与获得感。例如,通过阅读小说,读者在获取文本信息和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中,会通过大脑中人与信息的交互而建构起个性化的想象空间,这也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如,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常常会处于“总结过去信息—认知当下信息—预测后续发展”这一心理活动,这也是为什么剧情的“大反转”与“跌宕起伏”会带给观众更深刻印象的原因。由此我们会发现,“交互”是这些文化体验活动中人与信息发生联系的通道,也是叙事动力的重要核心。
尽管表现形式迥异,但博物馆展览的“叙事动力”实质上也与小说、电影等类似,就是观众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博物馆的展览称为观众与信息之间的“交互界面”,并由此形成“人(观众)—交互界面(展览)—展品(内容)”的交互模式,搭建起博物馆场域中“人”与“物”之间的连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博物馆展览“叙事动力”的基础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展品、策展者、观看者。其中,展品及其所蕴含的信息是叙事动力的重要来源;策展者基于特定目标对蕴含相关信息的展品进行遴选,并借助于展览这一“交互界面”进行信息的组构与意义的提炼,是展览叙事动力的生成方;观众在观看展览过程中通过“信息交互”达成自我建构,是展览叙事动力的反馈方,并通过正、负反馈行为而影响展览叙事动力的后续生成与持续。
叙事动力的主要类型
能够得到公众认可的博物馆展览,大多是对观众有吸引力或产生一定影响,并能够持续激发参观热情的展览,如果从叙事动力的视角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展览往往在某些方面具有强劲的内部或外部驱动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叙事动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情节动力
情节动力大多与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设计相关,由情节所引发与驱动的叙事动力,往往也是展览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情节动力首先来自展览的“主题、人物、事件”等方面。一个精心策划的展览主题往往会成为观众趋之若鹜的主要动力。譬如,近期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就因其颇具吸引力的主题而先声夺人;再如三星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也是因为展览与考古热点息息相关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次,情节动力还来自展览内容设计中所隐含的“时间、节奏、韵律”等。尽管策展方在进行展览策划时,有时会刻意规避时间轴的线性发展思路,但有研究表明,经典的叙事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单线性的信息系统,因为这是观众获取信息最为“省力”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再重新审思一下,在以时间为轴线进行线性叙事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叙事节奏的变化来不断“唤醒”观众,避免心理疲劳。比如,通过挖掘展览题材中具有张力的内容,形成“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变化曲线以创造出展览叙事的节奏感,通过“起承转合”的流动赋予展览叙事以韵律感等。此外,情节动力还可以源自展览叙事信息与观众知识储备之间的“互证”,让观众在对展览所提供信息的判断与接受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印证与新知识的探索不断激发观展的兴趣与动力。例如,科技馆讲述人类的飞行发展史,可通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这类耳熟能详的故事唤醒观众记忆,同时还可延伸至中国古代发明的风筝、孔明灯和达·芬奇的飞行理论研究等叙事内容,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求知热情。
情绪动力
相对于情节动力,情绪动力可能并不是由展览叙事内容直接呈现出来,往往会隐含于展览之中,但可以通过精巧的叙事设计而引发,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持续发生作用。最为常见的就是由“好奇、解密”等情绪所引发的探索性观展动力。比如,自然类博物馆中的侏罗纪展厅,可以通过一只虚拟霸王龙的拟人化讲述展示出恐龙的出生、成长过程以及它所生存的环境。这样的叙事方式会让儿童观众不只是看到一件件冰冷的骨骼化石或复原标本,而是通过恐龙宝宝的视角去探索陌生的史前世界。情绪动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追古、怀旧、自豪、向往等个体化情绪,可以通过展览所涉及某个具体人物的“叙事”串联,呈现出展品所蕴含的集体记忆,以增加展览的微观颗粒度,并由此折射出展览拟表达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宏大背景,加深观众的文化体验。第三,就是获得感和成就感。这种动力往往可以带给观众正向的情绪奖赏,并鼓励观众进一步探索展览。与这种情绪相反的则是挫败感,如果观众在参观展览时因为“听不懂”“看不明白”而放弃探知,产生消极心理,展览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此外,在展览叙事中展示出的紧张与冲突,尽管会让观众产生“压迫”“逃离”的感觉,但这种情绪也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观展动力。例如,灾害、战争、瘟疫等灾难性主题展览,通过策划不同的叙事内容,会给观众带来情绪的持续波动和冲击。不过,设计此类展览叙事环节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伦理的边界。
情境动力
所谓情境动力,就是通过在展览空间中配合叙事内容而营造的环境氛围所引发的参观动力。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不同主题的展厅里通过声光电效果,营造出与展览叙事相匹配的情境氛围。例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永远有多远”展览,将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结合为一体,辅以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多感官体验设计,营造出让观众静思“生命观”的冥想空间。此外,在博物馆展览的叙事设计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实物展品、辅助设施的作用,以展品或设施为基础建构叙事情境。例如,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以复原陈列方式展出原建于马萨诸塞州伊普斯威奇的一座200多年前的木屋,在这座两层半高的木屋中曾先后有五个不同的家庭居住过,既有美洲早期殖民者,也有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爱国者,还有为自由而抗争的非裔美国人以及为二战胜利做出贡献的一位老奶奶与她的孙子,通过曾经居住在这座木屋里几代人不同家庭故事的讲述,可以使观众在沉浸式的情境氛围中了解美国历史。除了场景以外,在叙事展览中还可以适度使用交互式道具,如借助现代VR技术进行角色扮演,给观众带来深度的代入式参观体验。此外,剧本杀、密室逃脱或其他文旅体验项目中的真人NPC(非玩家角色)等,如果适度引入到博物馆展览的叙事呈现中,也可以起到烘托情境氛围、强化叙事动力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塑造时要把握好“适用”与“适度”,并不是所有的叙事展览都必须营造出某种情境,也并不是所有的技术与方法都可以用来增强叙事效果,如果刻意东施效颦、画蛇添足,可能反倒是过犹不及。
上述所说的这三类叙事动力,“情节动力”是博物馆叙事动力的核心,基于此可以引发“情绪动力”,并通过形式设计进一步激发“情境动力”。在博物馆展览的具体呈现中,这三种叙事动力往往可以交织与叠加在一起,就如同航天火箭的多级推进器一样,通过反复多次助推以维持观众的观展动力。
叙事动力的外化方式
博物馆展览叙事动力的外化方式非常丰富。在展览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外化方式是“探索视角”,可以通过叙事人物、事件、内容的设计,引导观众沿着时间、空间维度进行探索,或者是按照知识体系的类型、层次进行探索。例如,西安博物院的“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将唐三彩腾空骑马俑拟人化形成叙事逻辑线,通过由骑马俑虚拟出的蓝衣少年视角,展现出盛唐长安社会文化的万千气象。这种“探索视角”还可以应用于面向青少年的科技类展览中,并在展览设计中通过设置正反馈奖励机制,不断激发青少年观众的观展兴趣。
另一种方式就是“对话互动”,所谓“对话”不仅仅是指在展览中设计对话环节,还可以通过对叙事的设计引导观众与展览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内心的对话,或者在展览叙事的带动下进行自我对话。比如,2021年重庆日报推出的大型全媒体报道《像我们一样年轻》,让50名当代青年跨越时空对话50名同龄先辈,倾听红色故事。这种叙事方式如果纳入革命文物展览中,可以让观众通过“自我对话”激起发自内心的深深感动。
第三种方式是“共情渲染”。在展览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叙事内容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动力,并通过场景烘托调动起观众的情境动力,从而因观众产生共情而对展示内容产生共鸣,以强化展览的传播效果。例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与幸存者的个体叙事相结合,并通过展览整体氛围感给予观众情绪传递,使观众产生“肃穆”“悲愤”的具身感悟。
第四种方式是“多线交织”。这种叙事方式可用在跨文化、跨地域的对比展览之中。在进行叙事内容设计时,首先需要找到多条叙事逻辑线之间的关联点,再分别展开不同人物、事件、情节的叙事,最后通过关联点的“画龙点睛”,使观众顿感豁然开朗。例如,展示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墓出土的鎏金银壶。这件鎏金银壶可能是由公元5—6世纪波斯工匠制作,装饰有公元前12世纪希腊特洛伊神话故事,出土于中国宁夏固原,可将鎏金银壶汇聚的“希腊神话”“波斯萨珊金银器”“关陇集团”等叙事要素,通过不同的叙事线索,揭示呈现文化交流互鉴。除以上所述,叙事动力的外化方式还有很多类型,策展方可以因时因地因事进行探索创新与合理适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