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义马上石河墓地的族属问题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李清丽

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义马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的上石河墓地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通过对发掘清理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进行研究,发掘者认为义马上石河墓地“是一处保存完整、排列有序、规划严谨的春秋早期墓群,是继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虢国邦族墓地。” 但关于墓地的族属,他们认为“是虢国东逃的贵族、家眷以及护卫随从的墓地”(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义马上石河春秋墓》,科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笔者认为此结论有待商榷。

从考古学特征看,上石河墓地的确是一处虢人族墓

上石河墓地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区南部原上石河村中,北临310国道,南接新安古城遗址,西边是开祥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义马市文物钻探队对此地进行考古钻探时发现了该墓地。目前已初步探明该墓地现存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之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07座、马坑9座,出土各类遗物3549件。墓葬有大中小之分,面积15平方米以上的只有两座,多数为中小型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壁上下垂直,墓底四周设熟土二层台。葬具为重棺单椁、单棺单椁或单棺、单椁,重棺单椁的14座。大多数墓葬为南北向,墓主多仰身直肢,头北足南,身份稍高的棺内铺有朱砂。这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埋葬习俗基本相同。

随葬器物以青铜礼器为主,出土有铜鼎、铜簋、铜盨、铜方壶、铜盘、铜匜、铜盉等礼器,还有铜戈、铜矛、铜盾锡、铜镞等兵器,铜辖、铜衔、铜镳、铜带扣、铜铃等车马器,以及玉璧、玉璜、玉玦、玉串饰等玉石器,器物种类与器物形制均与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器物相似。

部分出土器物上装饰有纹饰,如青铜礼器上的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瓦垄纹等,玉器上的尖尾龙纹、缠尾双龙纹、凤鸟纹等,也与虢国墓地出土器物带上的纹样基本相同。

更为重要的是,上石河墓地M93出土了一件带铭文的铜鼎,其上铭文表明该墓地与虢国有关。M93是上石河墓地中等级最高的墓葬,面积达17平方米,葬具为重棺单椁,外棺的四角各放置一件铜翣。随葬有青铜、玉、石、骨等器物1334件(颗),其中青铜礼器13件,含鼎4、簋4、方壶2、盉1、盘1,其中一件铜鼎内铸刻有“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16字铭文,意即虢季氏之子虎父作铜鼎,希望子子孙孙永远享用。“虢”为国名,“虎父”为器主,应是虢国“虢季氏”的儿子。发掘者根据墓葬形制、铜礼器组合以及铜翣数量,断定该墓主身份应为大夫级贵族。 这一推论也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

image.png

image.png

虢季氏虎父铜鼎及铭文

此外,上石河墓地因一条Y字形古河道而分为三个区:南区墓葬规模比较大,分布稀疏,墓葬多为南北向,是较高等级的贵族墓葬区;北区墓葬相对较小,分布比较密集,墓葬也多为南北向;东北区多为小型墓葬,墓向以东北向为主。同时期墓葬不存在打破或叠压关系,表明该墓地具有一定的规划性,且有较为严格的埋葬制度。

综上,无论从墓葬形制、埋葬习俗,还是从随葬器物的造型、纹饰、铭文等考古学特征来看,上石河墓地都应是一处虢人的族葬墓地。

上石河墓地是虢国卿大夫的氏族墓地

关于虢季氏虎父一族缘何埋葬在义马上石河,发掘者认为,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灭亡后,虢公丑带领部分贵族东逃京师,周王把义马这处京畿之地与虢国的交接地分给虢人作避难栖息地,故上石河墓地很可能是虢国东逃贵族等人死后的墓地所在。笔者认为,该墓地可能是一处虢国卿大夫的氏族墓地。理由有二:

一是根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推断。虢国被晋国灭亡后,虢国国君虢公丑带领部分家眷、亲信等向东逃亡,到周王室寻求庇护。《左传》僖公五年曰:“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史记·晋世家》亦云:“(晋献公二十二年)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说明灭国后的部分虢人跟随国君虢公丑投奔了周王室,但周王如何安置他们史书上没有明说。

三国魏时期,魏文帝曹丕组织儒生桓范、王象等编撰的类书《皇览》中记载:“虢公冢在河内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说明在今河南温县一带有虢公冢、虢公台。宋人裴骃在《史记·晋世家》集解中引《皇览》说:“虢公冢在河内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其城南有虢公台。”也就是说,公元前655年虢国被灭后,虢公丑带领一部分贵族出奔东周王城洛阳,周王看在虢国这么多年勤王有功的份上,在苏国(今焦作温县)给了虢公丑一块土地,让其在那里颐养天年。由于苏国与虢国是政治联姻关系,苏国国君收留了虢国国君,虢公丑最后在苏国终老,埋在了当地。

这样的推断也能从现存的遗迹上得到印证。目前,焦作孟州西虢镇确有虢公冢、虢公台等遗迹,温县城西北的黄庄乡有东虢村和西虢村。这就说明了东逃的虢国贵族并没有被安置在义马这块京畿与虢国的交接地带,所以也就不会埋在那里。

二是结合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析。众所周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全国的土地分封给同姓宗族、异姓功臣和上古帝王的后裔,得到封地的人称为“诸侯”,对周王要尽到服从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义务,各诸侯的封地称之为“国”。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要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卿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家”。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制度。如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后来曲沃发展壮大代替大宗成为诸侯。最为著名的就是晋国的六卿,随着卿大夫实力不断增强,最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由此看来,虢国东迁到陕地以后,也在自己的疆域范围内对卿大夫进行了分封。义马地处崤函古道,在春秋时期处于虢国与周王室王畿范围之间,属虢国范围之内。虢国国君将虢季氏子虎父一族分封在那里,让他们在那里生产生活,护卫边界。上石河墓地内的一百多座墓葬排列有序,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相互之间没有打破关系,说明该墓地有着严格的埋葬制度,是有“墓大夫”专人负责管理的邦墓。这进一步说明了此处墓地是经过规划的墓地,不是虢国被灭后周王临时安置的虢人的最后埋葬地。

综上所述,上石河墓地是继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又一处较大规模的虢人埋葬地。参照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结合墓地的考古学特征,笔者认为上石河墓地可能是虢国分封到义马一带的卿大夫的氏族墓地。该墓地的发现与发掘,不仅填补崤函古道上春秋时期中小型贵族墓地的空白,也为研究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3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