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教育活动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巴文化为核心,立足重庆特色文化并基于“实物教育”理论和场馆学习概念开发的一系列覆盖全年龄层的教育项目。
依托巴渝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品牌
“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教育活动依托本馆“远古巴渝”基本陈列和原创展览“神秘的巴国”策划。“神秘的巴国”原创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博物院等多馆合作推出,展览展出精品文物373件(套),其中很多是重庆观众耳熟能详的文物,而“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教育活动就与此展览高度契合,从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全面解读巴文化,无论是馆藏当中巴文化的典型器物,还是就重庆这个地域而言巴文化延伸的文化阐述,都找到了能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的解读方式,这样的解读既提升了巴文化的传播率,又增加了本地观众的文化自信心。
开展需求调研,精准定位观众
教育活动实施前期,根据“神秘的巴国”展览开展观众调查收集到的169份观众意见、29份访谈数据,形成了“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教育活动,下设的每一个子活动都有精准的受众人群和适应性的内容输出,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从观众需求出发开展教育活动。
整个教育活动使用“神秘的巴国”这一统一的品牌名称,同时打造出鸟形尊、虎钮錞于、金银错犀牛铜带钩等23种52款统一标志的文创产品,并征集观众意见,投票选出巴人图腾——“白虎”作为教育活动统一使用的标识。
系列活动设计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分别开发了探寻“神秘的巴国”博物馆之夜、“带着绘本读巴国”“兵兵有礼——巴国兵器”“巴人的小饭桌”“先秦时期的重庆人”五大系列教育课程。
与社区需求相契合,专门设置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讲座和社区巡展。制定暖心的系列行动,以分众理念为指导,扩大教育活动的实施对象,常年面向特殊群体,开展关爱活动。针对老年群体,走进养老院送展览并开展了有关“神秘的巴国”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博物馆传递的爱的力量。针对特殊儿童,带去相关展览和丰富的博物馆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与收获,形成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探寻神秘的巴国”系列教育活动面向全市17个区县、25个社区、2所大学、16所中小学,引发了公众热烈反响,前后共服务观众64余万人次,是覆盖全年龄层的系统分众教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儿童观众还是成人观众都在活动当中收获颇丰。
整个系列活动引发的关注日积月累,构成了今日博物馆地域文化传播的良好局面,是“大社教”战略指引下的生动实践。
社教活动策划实施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教活动中的优势
博物馆实物丰富,信息传递更直观。博物馆拥有着大量的藏品,这些藏品既是展示和研究的对象,也是为观众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实物资料。博物馆以这些藏品为基础,策划组织展览,观众通过对展出的文物、标本、模型及各种辅助作品的观看、阅读、触摸或亲自实验,实现多感官多渠道接受展览传递的信息。从人的生理机制和认知过程来说,这种方式比阅读文字或图片更有感染力,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使得博物馆教育与社会其他机构教育相比更有优势。
相比于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的形式更多样。根据教育目的和目标群体的不同,博物馆通过展厅讲解、开展活动、举办讲座等形式完成教育目标。博物馆教育通常体现出以下特点:
趣味性:与展览相比,很多时候博物馆的活动并非面向全体观众,而是针对某一群体的观众,如具有相近的年龄或相似的爱好。因此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上会更多地考虑特定群体的兴趣及需求,更贴近生活。
互动性:相较于展览展示的静态,教育活动更突出“动”的特点。许多活动都会采取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活动参与者互动的形式,充分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开放性: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会更注重过程,而非结论;会更关注方法的实践,而非单一的知识传输。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也是博物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的策划,首先要明确目标群体,确定需求和针对性;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博物馆的展示内容,选取与展品相关的、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育内容;结合参观时间、场地、师资力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遴选适合的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教育目标,采用直接授课、互动探究、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和方法,确定教学方式。
在教育项目的实施上,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实施更加科学合理;配备专业化师资力量;安排适当的场地和时间;组织有趣、吸引人的活动,可以设计趣味性十足的互动游戏、实践操作等;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案。博物馆教育项目是一个开放式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收集参观者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和改进。
注重与重大节日活动结合
假日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宣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本身具有鲜明主题,尤其是传统节日天然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应时应景,公众接受度高,社会宣传氛围好,伴随开展活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节假日期间,公众休闲时间充裕,参与寓教于乐活动积极性高,便于集中开展活动。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对不同节日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因此,根据不同的节日文化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更能体现博物馆教育的灵活性。
春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是观众认知度最高的节日,无论是对节日的起源和发展,还是传统习俗,观众的了解和感受都比较透彻。因此,春节活动以贴合节日氛围,提升观众参与度为目标,选择多项目、各年龄段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力求通过各种年俗活动增加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体现年俗特色。
总之,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拥有丰厚的内涵,蕴含重要价值和文化。通过将中国传统节日、重大节日文化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的优势,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让更多的观众在博物馆感受、学习、体验节日文化,在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坚持公益性为主。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馆,公益性是其重要属性。博物馆宣教活动理应凸显公益性,其活动应面向社会免费开展,坚持贯彻教育公益和文化公益的思想。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宣教活动的公益属性,绝不意味着活动的平庸。“免费”活动,更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针对性和持续性的课程内容规划、精准选择活动对象。持续巩固与中小学合作的方式,开发有针对性的教育类场景与服务,适应未成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发挥出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优势,使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教育成长中发挥作用。
坚持博物馆社教活动公益性前提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活动经费支持、社会捐助以及一些活动参与群体的适度收费,也应成为活动经费的重要补充,形成活动经费多元构成,将有助于活动的深化和持续化开展。
宣教活动要注重宣传传播
充分利用好媒体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是当代博物馆宣传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为展出内容和博物馆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传播推广,既是对社教活动消息的传播,吸引更多参与者,更是对宣教活动内容本身的传播,直接、间接、部分达成宣教活动的目的效果。
宣教活动的宣传传播,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平台。新形势下,主流媒体不单纯是传统媒体,而是拥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平台,既有传统媒体的严谨、权威,又具新媒体的及时、覆盖面广和互动优势。宣教活动开展时,应积极协调运用主流媒体资源,包括供应新闻物料,联合开展发布会等手段,把活动的宣传传播贯彻到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全流程。
宣教活动的宣传传播更要用好自主运营的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站等电子媒介发布展览信息、讲座信息、参观须知、藏品介绍等;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教活动推广。要改变宣传传播只是宣传传播部门专职人员工作的想法,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传播人的新时代博物馆人宣传传播理念,把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宣教活动更普遍地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