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序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任疆

image.png

中国人的性格中向来就有既现实又浪漫的一面。这种“中国式的浪漫”,着眼于当下的现实之需,以无限的创意与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底色。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独特的动物文化就是这种“中国式浪漫”的代表作:不同时代的古人基于现实的需要,根据每种动物的特点,为它们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角色和寓意,形成了独特的动物文化。

这些动物文化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在每种动物的意象变迁背后,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不断认知世界与认识自我的历史,又展现了中华文明筚路蓝缕,兼容并蓄,傲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的壮阔历程。所有这一切,都定格在了带有动物图案的珍贵文物中。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经线,那么书中的每个章节就是一条纬线,在这16章中,一共讲述了16种动物,通过解读这些动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和不同时期承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使命”,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文化如何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的原始部落有不同的动物图腾信仰:在鹿的身上,古人希望四时有鹿(禄),吃穿不愁。在蛙与蛇的身上,古人寄托了子孙绵延的祈盼,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女娲、伏羲的神话;在熊的身上,古人从冬眠里衍生出对永生的渴望。根据太阳中不时出现的暗点(太阳黑子),古人创造出金乌负日的传说,并基于对太阳的持续观测,创造了历法。与此同时,古人在龟背上发现了河图洛书的玄妙,演绎出八卦,发明了龟甲占卜。

在神巫文化盛行的商代,无数刻有卜辞的甲骨让我们窥见了崇尚鬼神的商文明,商王是如此希望预知天启和与逝去的祖先对话,从而获得庇佑,于是在“虎啸生风”的观念下,产生了神秘的升天仪式,也因此诞生了天命君权的滥觞。这一时期,被商人奉为始祖鸟的鸮大放异彩,不论是祭器、兵器,还是佩饰,都上演了鸮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的绝唱。

商灭周兴,周人将鸮打入十八层地狱,并创造出“枭”的恶词,凡带有“枭”的词汇皆贬义,取而代之的是“报喜鸟”乌鸦。不仅如此,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周人在各种繁复的仪礼中融入了众多动物形象:以虎、豹比喻君子,以熊、蛇寓意生下儿女的福泽……除此之外,不少动物还带上了象征性的隐喻:周天子的德政泽被四海,人们歌颂“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的太平图景;后来周王室衰微,奸佞当道,人们悲叹“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的无奈结局。

汉代以来,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异邦纷纷遣使朝觐,犀牛、大象进入中原,并在此之后的上千年里,见证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建构天下秩序的努力。在这一时期,原产于西域的狮子首次踏上中华大地,并与传说中的辟邪、天禄相结合,演绎出驱邪辟凶的文化,影响深远。受秦朝和黄老学说的影响,汉代寻仙求道思想盛行,谶纬之学和巫蛊文化兴起,动物们纷纷出现在仙人的世界里,动物异象从此成为吉凶的预兆。

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乱世催生了志怪文学的发展,动物成为天然的主角。狐狸登上历史的舞台,演绎了众多脍炙人口、光怪陆离的狐妖故事,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在灵犀的犀角照亮的隐秘世界背后,是世人对世道的失望和对仙境的向往。在这种背景下,道教、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有些动物以护法的身份出现,另一些动物则被融入了降妖伏魔的故事中,后来甚至卷入了佛、道的纷争。

隋唐大一统帝国的重建,让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大唐以史无前例的开放与包容,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中西合璧的骆驼载乐团游走于长安的街巷;来自西域的舞狮与中原礼乐相结合,缔造出举世无双的盛世乐章;融合了现实与神话的珍禽异兽首次出现在了帝国官员的袍服上。唐玄宗夜游月宫,用大唐盛世独有的时代浪漫创造了流传至今的嫦娥玉兔神话。市民文化的兴起,带来了唐代传奇文学的繁荣,《白蛇传》的雏形就此产生,历经后世千年的演绎,成就了如今妇孺皆知的经典。

宋元时期,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民间狮文化迎来了高潮。然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引得一位诗人仰天长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使得天底下的乌鸦全都遭了殃。与此同时,在唐代备受尊崇的狐仙,遭遇了宋代的低谷,在元代又以守印大仙的身份重新崛起。另一些沉寂许久的动物意象也重新焕发生机:宋人用谐音将鹿、猴、马等动物形象组合起来,如“马上封侯”“爵禄封侯”等,寓意官运亨通、福禄绵长;又将“熊”字拆解,从此,熊与火灾联系在一起。

明代诸帝,自永乐迁都北京后,几乎皆养豹,驯豹成为明代尚武崇德的重要表现形式,“豹房”则逐渐成为宫廷腐化堕落的象征。猎熊则是清朝皇帝心目中的无上荣耀。在这一时期,讳龟风俗的出现,让龟名誉扫地,传承千年的“龟趺碑碣”最终变成了赑屃的形象。此时,融合了世俗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太平有象”风靡京城,洗象节成为京城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除此之外,拜月传统和月兔下凡救人的传说演绎出了兔儿爷文化,还有由刘海戏金蟾所演绎的招财文化,深受民众推崇。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上万年的时光岁月,不断变化的动物角色与意象在文物上慢慢沉淀,再借助于史料的考证,我们慢慢挖掘出了它们背后的故事,也一步步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在那些遥远的时代,他们在动物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潜藏着哪些现实的诉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长久以来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与处事方式,这让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明、文化,还有我们自身;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作者:任疆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2.7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