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产品,围绕展览开展的随展讲座发掘能加深、拓宽观众对展览的认识与理解,搭建起博物馆展览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博物馆重要的公共教育形式之一。
“国博讲堂”近一年随展讲座概况
讲座是起步最早,也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教育项目之一。从开展的目的来看,博物馆讲座一般分为主题筹划讲座、展览随展讲座两大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观众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体验。近年来,博物馆随展讲座呈蓬勃发展之势,尤其央地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省级博物馆在以随展讲座为形式的公共教育开展方面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随展讲座举办频率高,数据发布及时准确,为研究随展讲座举办概况与趋势提供了前瞻性的借鉴。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科普和文化交流平台,“国博讲堂”响应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深度与广度、线上与线下、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打造集学术研究、展览阐释、社教科普一体化的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2023年至2024年3月,国博讲堂配合“盛世修典——‘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科技的力量”“‘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等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开展随展讲座26场,占讲座总数的62%,其中针对4场展览举办系列随展讲座23场,体现了讲堂与展览的良好配合。
随展讲座内容中涉及中华文明各个方面的灿烂成果,既涵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包括科技成就、生态文明等自然科学领域,呈现多元主题类型,促进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同时“国博讲堂”还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分众化”,为10周岁及以上儿童和家长举办亲子讲座,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随展讲座充分发挥公共教育效能
高质量、多样化的随展讲座具有资源整合优势,通过与展览阐释、公众教育、信息传播的有效结合,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国博讲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讲堂满意度进行调研。该问卷调查从2023年10月起,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通过线上公众号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72份,观众反馈在直观反映出参与随展讲座的感受与需求的同时,也展现出随展讲座在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效能方面的优势。
发掘展览内涵,扩充展览阐释新途径
据问卷结果显示,在“您来听国博讲堂的目的是?”这一问题中,超过69%的受访者选择了“希望了解相关展览”这一选项,可见听众对讲座的展览阐释功能存在需求。随展讲座围绕展览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剖析展览内涵,间接地解析展览各单元的主要观点,是展览阐释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孙国平讲述河姆渡文化的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讲座从展览的题眼“远古江南”说起,解读展览前两个单元,在展现江南文化区在早期中国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的同时,向观众传递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化发祥地这一重要科学史观。同时讲座还介绍了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来源或直系祖先——井头山文化的发掘及多学科研究成果,这对展览第三单元中井头山文化在中国海洋文明起源中的突出作用予以说明,讲座将展览三个单元有效串联,充分展示“江南”之源的绚丽多彩。
随展讲座既可以对展览内容进一步细化、丰富,也可涉及展览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从展览重点内容派生出来的其他相关领域内容。如“盛世修典——‘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随展讲座共9场,其中8场讲座围绕展览第二部分“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展开,对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和绘画题材进行详细解读;另外1场“无界之境——盛世修典展览中的石窟”讲座,邀请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联合负责人之一的李志荣教授以展览第三部分“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中等比例复制的10件(组)中国石窟寺群龛像为对象,讲述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再现“石窟长廊”的时代背景、技术背景和学术背景。随展讲座从不同学术视角阐释展览,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展现出其多元性与丰富性。
通过讲座对展览的阐释,观众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展览所要传达的思想、理念和观点,建立起更为清晰、完整的展览体系和配套知识结构。问卷为参加过国博讲堂的受访者设置了“国博讲堂是否能增加您对相关展览的认识?”一题,结果显示超过51%的受访观众认为国博讲堂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解答对展览的疑惑,超过36%的受访观众更是选择了讲座“对后续的观展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的选项,也有近12%的观众能在讲座中获得对展览的大概了解,可见随展讲座对观众有效理解展览发挥了积极意义。
充分履行社教职能,增加教育维度与保障
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国际博物馆协会几次修订博物馆定义对教育功能不断强调。随展讲座作为拓展式教育,是对展览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随展讲座使展览幕后的策展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走向台前,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将展览、科研、科普有机结合,对学术研究进行普及性转化,从主体与内容上增加了展览的教育维度。如“共同的家园——大自然的奇迹”展先后开展了三次随展讲座,将亲子家庭作为目标听众,分别以“生命演进 万物共生——恐龙到鸟儿的那些事”“未闻虫鸣——儿时那些伴我们玩耍的北京昆虫”“海底奇轶,生生不‘螅’”为题进行讲述,既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科普的趣味性,搭建起沟通博物馆权威知识与社会大众认知之间的桥梁。又如“科技的力量”展随展系列讲座,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20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道路、古地图研究、工业遗产与考古、大科学装置的研发等多视角对中国科技发展展开探讨,拉近了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该讲座获评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作为展览期间的一项常态化活动,随展讲座向不同层次的观众阐释展览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加强学术成果转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扩充社会教育的边界、提升展览的教育价值,为博物馆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保障。
与展览宣传互为张力,扩大展览传播力度
看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公众重要的文化需求,很多展览信息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而对随展讲座的宣传也是展览宣传推广计划重要而有效的一部分。
作为配套展览的讲座,随展讲座在宣传中也对展览时间、地点等基础信息进行汇总,从而让公众了解相关展讯。问卷结果显示,在“针对展览配套讲座,您是否可以通过讲座海报、介绍看出与展览的关联?”一题中,87.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通过讲座海报、介绍看出与展览的关联,可知随展讲座的宣传与展览存在较高的协同性,成为观众获得展讯的途径之一。例如国博通过“国家博物馆”“国博君”微信公众号及小红书、微博等全媒体矩阵发布讲座相关推文,其中关于“盛世修典”展系列讲座阅读量超4.4万,可见其宣传作用。
除此之外,“国博讲堂”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随展讲座的开展也可为展览带来一定曝光度,其在国博官方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平台是固定板块之一。问卷“您每年参加国博讲堂的次数为?”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4.32%的受访者每年参加国博讲堂3至5次,23.67%参加5至10次,21.3%更是参加10次以上,可见“国博讲堂”作为国博常设教育活动,自身也积累了一定受众群体,可反哺于展览的宣传与推广。
随展讲座具有多元化、多职能化的特征,不只是单纯的展览解读、简单的社教活动或新闻宣传,而是一个公众与博物馆共同融入的多功能综合性“窗口”。随展讲座发挥了公共教育效能,正在为打造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