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城、太行山,世界遗产五台山、“中华第一关”雁门关、长城与黄河交汇的老牛湾,忻州古城、黄酒之乡、杂粮之都……坐拥得天独厚文旅资源的山西省忻州市,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以文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日前举办的2024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上,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等各界代表,围绕开放、融合、创新的主题,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无论经济周期如何变动、国际风云如何变化,老百姓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旅游要素,预示着未来有巨大的文旅消费市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正如忻州文旅季启动仪式上,瞭望智库发布的《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推介的威海、忻州、自贡、崇左、宜昌、红河州、秦皇岛、延边州、梅州、江门、西宁、齐齐哈尔等12座城市一样,当前全国各城市竞相发掘独具特色的文旅潜力,在文旅融合方面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崇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霖分享了“风情边关”崇左的发展经验。崇左市通过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深化旅游合作、细化公共服务保障、强化媒体创新,全力打造壮美边关、魅力崇左品牌。
威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杰带来了“度假天堂”威海的文旅思路。依托独特山海优势,威海市把加快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摆在首位,塑造文旅发展新优势。主要思路包括:站在游客角度考虑问题,让游客充分感受城市温情;聚焦品牌创新,持续升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副州长尹朝晖带来了“长白林海”延边的“出圈”经验。今年上半年,延边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延边经验是,突出整体谋划、项目驱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聚焦业态创新和供给优化,焕新升级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伟分享了“云上梯田”红河推动高质量旅游的思路。一是以特色街区为代表,打造国家级休闲街区,二是以紫陶礼为代表,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聚集区,三是以碧色寨为代表,打造时光之旅,四是推出高质量研学之旅,五是与高校深度合作。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介绍了如何在融合发展中打造文旅品牌。首先,文旅发展最重要的机遇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其次是文旅融合,既包括与消费品产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特色农业等各行业的融合,也包括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传承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融合。三是城乡融合,借助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四是文化科技融合,用新的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实现文创和科创的交汇。
面对持续强劲的文旅热潮,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和冷静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围绕“高质量”这个关键词,提出了文旅发展的“四高”内涵,即高品质、高效率、高效益、高韧性。他认为,文旅的高质量之路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既守人文之正,把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又要创产业发展新路,通过拥抱现代科技、强化传播体系、创新营销思路,以及链接外部“大脑”、资本力量等,把文旅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围绕另一个关键词“出圈”,他提出,文旅“出圈”就是要走出舒适圈,改变过去靠门票赚钱、靠财政补贴的模式,让市场机制在旅游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名誉院长张辉教授认为,文旅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出圈”不“出轨”。应紧扣国家旅游发展精神和“双碳”战略目标,守绿色旅游发展之正,守建设有文化目的的旅游体系之正,守创造旅游学习方式、成长方式、生活方式“三式”发展之正。出圈就是创新,通过统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使旅游从有意思转向有意义,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构建现代化旅游空间体系、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区域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唐承财认为,打败自己的不一定是同行,很可能是跨界,与其被跨界的人打败,不如主动融合,迎接跨界优质人才。要敢于主动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敢于创新跨界融合。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龙表示,“出圈”不是旅游人跳出旅游行业,而是跳出旅游产业本身,向更广大产业空间寻找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事业和产业做大做强。他认为,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需要时间慢慢积累,需要默默无闻、久久为功地打造一个旅游目的地,不是仅靠营销宣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波认为,真正做到守正创新,需要让游客知道到目的地了解什么、熟悉什么、掌握什么、体验什么、感受什么,最后回到家里跟亲戚朋友分享什么。
此外,来自企业界的代表畅谈了工业与旅游结合,开发沉浸式旅游项目;关注美食、技艺等地方文旅资源,开发特色伴手礼,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文旅质量等建议。与会者的真知灼见,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思路,让文旅融合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