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收到大学同学商春芳寄来的新作《考古都挖了点啥》(一)(二)两册。3月30日,就受邀参加了在文物出版社博文书社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其间,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活动。开卷有益,先睹为快,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这套书一二两册共20万字,379幅图。关于此书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从时间上来说,其写作内容上起旧石器时代遗址,下至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四川成都水井坊元代造酒作坊遗址。虽然该书的时间跨度较大,但作者敢于取舍,有所侧重。例如,第一册收录专题文章19篇,其中汉代考古方面的文章为9篇,分量较重,突出了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成果。第二册包括专题文章17篇,有关唐代考古方面的专文12篇,充分展示了唐代考古发掘与探索的新成就。汉唐两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时代,是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作者在选材上抓大放小,找准大众感兴趣的黄金时代若干专题进行记述,这一写作方式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二,从空间上来看,此书所收入的考古发掘资料,不仅涵盖了中国境内东西南北中部分地区大量的考古材料,而且还结合国外的一些考古发掘资料与研究成果,对某些出土遗物进行了讨论,拓宽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如该书第二册《撒马尔罕大使厅——西方人眼中的武则天形象》一文,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房屋建筑遗址中发现的“大使厅”壁画作为切入点,引用了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壁画中描绘了大唐与突厥、波斯、白匈奴等使臣与粟特贵族聚会的场景。最重要的信息是,唐高宗猎豹与武则天划龙舟居于画面主要位置。
第三,从研究对象上分析,该书涉及城址、墓葬、手工业、宗教等多种类型的考古遗存,信息量较大。我以前设想这套书可能是绘本之类的小册子,没想到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有关古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皆有记述。虽然是科普读物,却不乏创见。例如,第一册中的《东周时期的起重设备》一文,提到1973年前后在洛阳东周王城62号战国仓窖遗址中出土一套青铜齿轮零件。笔者在洛阳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十余年,也曾经注意到这套齿轮零件,但对其功用及与遗址关系百思不得其解。当我读了此书之后,豁然开朗,终于明白这套齿轮零件在机械学中被称为“棘轮”“棘爪”,其功用是在传动过程中防止逆转。将其运用在粮仓的粮食运输中,可以防止绳子滑落,方便随时装卸。作者认为,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出土的青铜齿轮零件,不仅是中国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棘轮构件,而且堪称“世界棘轮结构之父”。可以说,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科技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从书中涉及的人群来看,不同等级、身份的人均有提及,上至像隋炀帝这样的一代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基本做到了学术界积极倡导的“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考古学目标。
参加新书发布活动时,有人问我:对大众而言,考古很迷人,又很神秘,总能给大众带来一种好奇心,但是普通人想接触,似乎又是触不可得,我们可以怎样提升大众对考古的进一步认识;考古对大众触不可得,那么会不会降低大众关注度,怎样提高大众对考古的兴趣。我的回答是: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比如不久前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汇报直播,去年的三星堆田野考古发掘现场直播;还有电视、报纸、广播、考古公开课等传统媒体的传播。二是读万卷书。加强中小学历史课程中有关考古知识及相关书目的介绍,积极组织考古专家、学者编写一些考古方面的科普书,向社会大众普及考古知识,就像这次推出的《考古都挖了点啥》这类书籍。三是行万里路,如参观博物馆,特别是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考古发掘品收藏较多的博物馆。部分博物馆还实现了从“触不可得”到“触手可及”的转变,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碎陶片,可以让观众通过展柜上层的小洞触摸到,效果甚佳。还可以组织开展古遗址古墓葬的现场参观考察活动。
在此书的封底上印有李伯谦、王双怀、孟宪实、许宏四位考古、历史学者的推荐语。其中,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饱含深情地写道:“作为从事考古工作多年的文物工作者,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考古知识,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本普及读物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料和通俗易懂的知识,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这类读物出现。”许宏先生接地气儿的点评说得很实在:“商春芳女士等人这套书,考古人说考古事儿,说了个明白。她打通了行里行外,带大家看门道不必说,却也不乏‘热闹’之处。考古挖出的那些东西连同其来龙去脉,被作者上挂下联,娓娓道来。生动而靠谱,我以为是这书的最大亮点。”
老子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考古都挖了点啥》能够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成为考古学界与社会大众之间沟通的一座金桥,实属不易。综上所述,该书既在资料收集方面有相当大的广度,也在论述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说是一套显示扎实考古功底的优秀科普读物,值得向社会上的广大读者大力推荐。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
《考古都挖了点啥》
作者:商春芳 王建国 王鹏杰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