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博物馆背后的数字转型密码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张小凤 赵杰昌

足不出户逛展览、“云端讲解员”线上解说文物故事、智能巡查文物现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张治中纪念馆、冯玉祥纪念馆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手段被运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背后的文化盛宴。

智慧导览实现“云”服务

在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个“VR数字展览”功能,它就像一个可随身携带的“活地图”,不仅有各大展厅的指引导览,且不少重要展品都有详细的图文音频讲解和VR全景视图。“目前,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已实现全馆虚拟VR数字化地图智慧导览,包括整个博物馆的全景航拍、线路导览、文物展示、语音讲解等,让游客身临其境的同时,也能以第三视角观赏到不同的内容。”沙坪坝文管所副所长李盛虎说。馆内还设有20余个迷你展览电子屏、电子投影等多种多媒体场景运用。

沙坪坝博物馆作为一处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中小型博物馆和遗址类博物馆,资源、场景相对受限。为此,博物馆在展览精品化、社教研学特色化、文创品牌化之外,因地制宜探索“数智+文博”创新融合方式,不断尝试线上线下与观众交互的各种可能。在推动博物馆服务智慧化、管理智能化、保护智治化的同时,让文物从“高冷范儿”变身市民游客身边可亲可感的“小可爱”,让历史文化在数字文明中活起来、薪火相传。

除博物馆本身,针对系列原创展、交流展、巡回展等,沙坪坝博物馆也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览,令观众能够远程参观展览,从而拓宽展览服务受众。如2024年春节推出的“年画中的移民之路——甲辰龙年新春特展”,为最大限度展示年画的鲜艳色彩及展厅的喜庆氛围,除使用高分辨率全画幅DSLR专业相机和镜头外,还利用各种专业建模软件,将现实的模型复刻到虚拟空间之中,并采用点位式漫游技术,确保在不同点位之间实现流畅的漫步转换效果,实现足不出户却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截至目前,沙坪坝博物馆已举办线上展览10场,累计浏览观众近10万人次。”李盛虎说。

智慧平台助力“云”守护

沙坪坝街道的巡查员定期按照文物巡查要求,仔细查看文物保护标识是否完好、文物本体是否保存良好、消防设施设备器材运行是否正常等情况,拍下相关照片,连同巡查记录一并上传至“文化·巴渝文物”文物安全监管子系统。电脑另一端的文管所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巡查记录的消息。这套系统不仅接入了“渝快政”政务管理系统,同时也将全区约50名镇街文物巡查员纳入其中,让文物巡查保护真正下沉至镇街。2024年5月9日,来自新桥街道的文物巡查员在巡查“第三军医大旧址”时发现文物保护标志遗失,立即上报系统。系统管理员随后向有关负责人反馈,5月22日,文物保护标志便顺利找到重新上墙。前后时间不到一个月,大大提高了文物隐患处理效率。

“除文物安全监管系统外,我们还针对全馆文物设立了一套监控防护系统。”李盛虎说。该系统包括红外线感应、摄像头、消防电话等多种设备,特别是红外线感应,能帮助博物馆在闭馆后第一时间发现“入侵者”。

令人惊喜的还有游客管理系统这一“智慧大脑”。目前,沙坪坝博物馆正在使用的“重庆市智慧文旅广电云”系统,通过对游客端数据的汇聚和重点指标分析,帮助博物馆管理人员进行游客画像分析,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就拿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来说,我们发现外地游客和附近的学生游客都很多,便分别针对两类人群定制了节假日特展活动以及社教研学活动等,让博物馆走出了一条跨界发展之路。”工作人员介绍。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让更多人看见中小型博物馆背后的价值,沙坪坝博物馆票务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藏品管理系统、文物检测系统、数字展览系统等数字化基础功能不断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让曾经“深闺人不识”的文物被看见、被感知、被传承……

未来,沙坪坝博物馆还将紧紧围绕“魂筑红岩 根植巴蜀”的发展战略,重点在展览的数字化展示、藏品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游客的数字化服务方面深挖下力,探索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新时代发展道路。中小型博物馆在数智赋能的不断迭代升级中,必将为古文明插上新“翅膀”。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5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