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故地西汉前期墓葬墓道“偶人”研究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姚娟娟

根据田天的研究,西汉前期的“偶人”往往被置于头箱或边箱,不再以位置来区分功能。“偶人”的功能,以执物、衣饰和偶人简的记载来区分。本文所研究的“偶人”,是西汉时期墓葬的墓道近墓坑端放置的一类木骨泥塑人像。他们位置的相通性,表明了其功用的相似性。细观他们的形象,也会发现他们有着相似的制作方式、形貌特征,这进一步表明其相同的功能。这类“偶人”目前只在湖南长沙和河南淮阳地区有发现,本文对它们略作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形象和功用进行探讨。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湖南省博物馆对马王堆二、三号汉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两座墓葬的墓道近墓坑端都发现相对的木骨泥塑人像,是为“偶人”的最早发现。其中二号汉墓的墓道两侧掏进两个壁龛,各置偶人一个(图1.1)。制作偶人的草木均已腐朽,形成空洞,灌入石膏后复原其形象。偶人的骨架用木板、木柱和木枋组合而成,骨干木柱缠以草绳,并填满身内的空间。外以草泥土涂敷,泥像塑成后,整个外表均涂以朱砂。头颅以大圆木雕刻而成,鼻梁突出、大眼、眦牙、张耳、平顶。东侧偶人左手平伸,右手略弯曲,持八方形的木制武器一柄,可能为矛。西侧偶人右手平伸,左手似握一物,拳孔向上(图2)。三号墓的墓道两侧有东西对峙的两个偶人(图1.2),它们都系用木制成,木外用草绳缠住,在草绳外面敷草拌泥。发现时,偶人呈空洞状,经浇灌石膏,偶人呈跪坐状,两臂伸张,头顶上插有分叉的鹿角(图3)。因三号墓遣策中有“偶人二,其一操仙盖,一人操矛”(图4),故发掘者认为可能指的正是墓道内的这一种木骨泥塑人像。这类木骨泥塑人像的“偶人”之名也来源于此。

image.pngimage.png

1974年底,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对湖南长沙市陡壁山顶的曹image.png墓进行发掘,在墓道内发现南北相对的空洞。发掘者认为可能原来放着两个“偶人”。

1978年,湖南省博物馆对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进行发掘,在近墓室端的墓道壁两边,发现相对的“偶人”遗迹各一个,“偶人”已朽塌,估计为木质,形象不明。

1993年,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长沙望城坡渔阳墓进行发掘,在墓道近墓室处发现一对“偶人”(图5)。偶人的头部用整木雕琢,头顶有两个方孔,以安装鹿角。发掘时,鹿角跌落至座下。身体为木骨泥胎,表面施有彩绘。两臂皆木制。跽坐于竹荐之上(图6)。

河南淮阳平粮台M163墓道内也发现类似的木骨泥塑人像,只是它的数量为一个。其以木块草绳捆扎,外敷泥土,表面涂朱红色,头插二鹿角,双臂左右张开,为跽坐状(图7)。

image.png

由上述发现可知,这类木骨泥塑人像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从位置而言,它们都位于墓道的近墓室端,即靠近墓室的入口处;二、从数量而言,除了淮阳平粮台M163的数量为一外,其余五座墓葬的数量都为二;三、从制作方法而言,都为木骨泥塑,外表涂朱;四、从形象而言,身体都呈跽坐状,双手平伸。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首先,从其位置来看,虽然它们都位于墓道的近墓室端,但是马王堆二号汉墓“偶人”被安置于墓道两侧的壁龛之内,其余“偶人”则被置于墓道填土之内,且距墓道底部有一定高度。其次,从制作方法观察,虽然整体都为木骨泥塑,但是如马王堆二号汉墓和渔阳墓“偶人”的头部都是整木雕琢而成的,而非其余“偶人”的泥塑;再次,从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分析,马王堆二、三汉墓“偶人”的双手方向与墓道的方向相同,故它们为相向而对的关系。渔阳墓和平粮台M163“偶人”的双手方向垂直于墓道方向,故它们为并排的关系;最后,从其手中执物来看,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偶人”的手中应都持有物,从二号汉墓“偶人”和三号墓遣策来看,“偶人”一执仙盖、一操矛,以守护墓室。渔阳墓和平粮台M163的“偶人”均手掌张开,未持有物,作拦阻状。综上,无论是这些木骨泥塑人像的放置位置,还是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形象,抑或是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及呈现的状态,都表明它们是相同功用的随葬之物,即便存在着数量、朝向、持物等方面的枝节差别。

关于这类安置于墓道内的木骨泥塑人像之名,学界多引《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报告的“偶人”命名,也有学者认为是镇墓兽。西汉时期的长沙和淮阳都为楚国故地,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的楚墓流行随葬一种由器身、器座和鹿角组合而成的木雕人像。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最早将浅野梅吉从长沙带回的“木雕怪人像”考证为山神像,或称“镇墓兽”,用以镇妖驱邪(图8)。之后,学界对这类木雕人像的称谓多沿用“镇墓兽”之名。但是,这类木雕人像多为放置于椁室的头箱之中,且形象并非都是诡异的神面或兽面,而有着写实的人面,所以有的学者提出这类木雕人像不是镇墓兽,而是招魂、附魂和安葬墓中的死者之像。对比本文所讨论的西汉前期墓葬墓道内“偶人”与楚墓椁室头箱内的所谓“镇墓兽”,会发现无论从制作方式,还是安放位置,抑或是形象和造型而言,所谓楚式“镇墓兽”的木雕怪人像实难副镇墓之名。反而是楚国故地西汉前期墓葬墓道内的“偶人”很明显具有将邪祟之物抵御于墓室之外,以保护地下世界的墓主人免受其害的作用。

image.png

综上,楚国故地长沙和淮阳西汉前期墓葬内的木骨泥塑的“偶人”是与楚墓头箱内的所谓“镇墓兽”的木雕人像不同“质”的东西。木雕怪人像极有可能是为依附死者魂灵而制作的死者之像,它既不具有引魂升天、也不具有镇墓辟邪的作用。而木骨泥塑“偶人”才真正具有镇墓驱邪的作用,其在墓道的近墓室端抵御着外来的邪祟之物,将它们拒之于墓室之外,保护着地下世界墓主幸福家园的安宁。这类“偶人”的作用类似于《山海经》所记神荼、郁垒。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有云:“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西汉前期以降两汉时期石椁墓的挡板和画像石墓的墓门往往刻有持武器的人物,他们的功用也与木骨泥塑的“偶人”相同。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