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成为现代大都市之前,是由一系列围村及渔村组成的。时至今日,“八大渔港”大多已随时代变迁难觅昔日图景,而名列其中的大澳渔村,因其位于离岛的地理位置,以及近十几年来香港政府、当地社区、学界、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仍保留着山海相映的如画景观、独特丰富的历史层积,以及居民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大澳今昔:小渔村华丽转身的故事
大澳渔村位于新界大屿山西北部、临近珠江口,最初生活在这里的是以水上为家的疍民。明末清初,因迁海政策大量移民从北方涌入大澳,令大澳发展更具规模。19世纪,客家移民前往大澳聚居,大澳逐渐成为大屿山南部和西部村落的主要市镇。
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澳的渔业和盐业都曾盛极一时。然而在1970年代,香港周边水域渔量骤减,渔业衰退,盐业式微,大量大澳居民移居到市区工作。大澳一度面临人口严重流失,产业难以为继,整个渔村就此衰落下去的困境。所幸,在政府、社区、各类机构的积极参与下,对大澳进行了以文物保育、活化利用、社区可持续发展为路径的全面振兴。今天的大澳重焕光彩,被誉为“香港最美渔村”,是港岛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文物建筑活化:用心都在细节里
旧大澳警署落成于1902年,担负着维护大澳公共安全的职责。鉴于大澳的低罪案率,2002年大澳警署正式关闭。为留存这处新界地区最早的警署之一,200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将大澳警署列入首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次年,大澳警署被古迹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获选负责活化工程,将其活化为大澳文物酒店,以非牟利社会企业模式运作。2013年,该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优异项目奖。
对于大澳警署这一具有特殊功能用途的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大炮、旗杆、探射灯、看守塔,甚至金属遮窗板上的子弹孔都被完整地保留或修复。前报案室和拘留室被改造为酒店前台和文物探知中心,并对室内做了复原布置,展出警署的收藏品,游客甚至可以进入拘留室体验一下空间之狭小逼仄,颇具“教育意义”。对于其他的建筑特征元素,如中式瓦屋顶、木质平开窗、花岗岩石阶、拱形大门、壁炉等,都尽可能原址保留或依据历史图档进行修复。而在修复过程中也进行了审慎判断,如在主楼角落后来加建的枪械卸弹处,因覆盖了原本的金属遮窗板(金属遮窗板是为了保护警员免受攻击,是体现建筑功能特征的要素),故拆除了枪械卸弹处,以恢复警署旧貌。对历史保有敬畏之心的修复,体现在对待每一处细节的谨慎与用心。
然而,对历史的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僵化的保护。将警署活化为酒店,必然会面临舒适度和一些新功能需求。改造后的客房内现代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在修复过程中把20世纪60年代加建部分的屋顶以玻璃天幕覆盖,改建成餐厅。户外部分保留了原看守塔,并出于安全考虑将铁梯拆除,将看守塔一边墙身移除以向公众开放。因建筑形式与材料的选择,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一眼区分餐厅为新建部分,不会造成对历史信息的混淆。此外,对于看守塔的保留并以此命名餐厅为Tai O Lookout,也能起到对历史功能的强化阐释。餐厅同时是公共艺术空间,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大澳摄影作品,还有基于大澳文物酒店设计的文创产品。
除了对建筑本身的修复与改造,最好的保护,是将有温度、可观可感的过往与现时传达给世人。大澳文物酒店的每一处建构筑物或者如子弹孔这样的细节,都会附设说明牌。说明牌的文字也不是冷冰冰的介绍,而是如一个向导般娓娓道来,将原有用途、事件融入其中。九间客房全部以警署官阶、大澳地标或水警轮命名,房间里还有播放警员口述史的纪录片。面向公众,大澳文物酒店提供免费导赏团服务,旅客可了解大澳警署历史。大澳文物酒店已成为连接探访者与在地社区的重要纽带。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辅相成、活态传承
除了地标性建筑,大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负盛名。“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澳渔业发展的见证。
然而,这项传承百年的传统活动也曾一度陷入青黄不接、资源紧绌的困局,所幸社会各界并未对此袖手旁观。2008年,三个本地渔业行会组成“香港大澳传统龙舟协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等学界、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支持下,通过田野考察、学术研究、出版专著、举办讲座、公众体验、传承课程、线上推广等方式,扩大其认知与关注,使这项传统薪火相传、重焕风采。
更难能可贵的是,龙舟游涌集中体现了当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关系。龙舟游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由渔业行会依次到杨侯古庙、天后庙、关帝古庙及洪圣庙迎请神像,并安放在神艇上于水道巡游,以给社区带来福荫。四座传统庙宇中,杨侯古庙因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被列为法定古迹,其他三座也被认定为不同级别的历史建筑。
实地探访这些庙宇,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屋脊或女儿墙上精巧绚丽、栩栩如生的石湾陶塑,或是清代的铁钟、碑记、目不暇接的匾额楹联,更是主神像前面的一个个小神像——不同行会在游涌时迎请的对象和鼎盛不绝的香火,体现了“凝固”的历史建筑与“流动”的非遗传统间互不可缺的关系,是当地居民与地方信仰百年间绵延不断的交融,是身处他乡的大澳游子回望来路、寄托乡愁的载体,是今时今地的“新大澳”包容发展、价值认同的锚点。
除了庙宇外,大澳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的历史建筑,比如其中的一处二级历史建筑——吉庆后街95号。这是一栋高两层、一进三开间的砖木建筑,由中山移民林桥胜建于1945年。屋内保留的“大澳曱甴頭新發利繒棟寓”木牌匾点明了砖屋的用途以及屋主从事捕鱼作业的商号名称及所在地。“缯栋捕鱼”不同于香港常见的鱼艇作业,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捕鱼方式。砖屋前方棚屋曾用作渔工居所、贮存库和渔网编织、修补工厂。可惜的是,如今这种捕鱼方式已不再使用。虽然林氏子孙大多迁往市区,但他们仍视这间祖屋为宝贵遗产,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它的未来活化路径。古迹与历史建筑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日常使用和作为特定传统活动、仪式的文化空间,才能将建筑自身与精神内核一同永续传承。
景观风貌与生活方式:表里相依、持续推动
乘着小艇游走于大澳的河涌之间,水道两旁的棚屋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水上人家,缤纷的色彩透露出盎然生机,一户户生长于斯的渔民仍然居住在这里。这些棚屋近些年也基本都通了水电、安装了现代设施,生活便利程度和卫生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保留、延续这一传统景观和居住方式,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于2018年推出“大澳棚屋修复计划”,给予当地渔民资金支持。这些从前疍家人的住所,如今成为大澳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标志。
随着渔业的衰退,大部分村民仅靠捕鱼难以维持生计,于是转而从事小型海产加工、零售或餐饮业,既服务了游客,也提高了收入,这也使得大澳并未成为单纯的渔村主题公园或商品世界。这里不仅留存着真实的水乡风貌和水上居住方式,也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只有让生长在这里的村民,能够安居于斯、乐业于斯,才能留得住棚屋水乡、留得住街市烟火、留得住只属于大澳的触感与气息。
在大澳,可以看到昨日香港留存下来的、与山海相伴相生的渔村风貌,也可以看到今日香港繁华都市之外的另一种与海洋、土地、传统信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更可预见明日香港蓝绿共生、新旧共存、人地相融、多元复合之面貌。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