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新质生产力”一词便频频出现在报刊及文论中。认真研读后发现,它不仅明确服务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也为城市更新、创新设计、文博发展等提供了超越传统形态模式,实现变革和创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20世纪遗产保护问题谈几方面学习感悟。
在4月27日“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研讨会”上,发布了《天津倡议》,在倡议第五条中建言要“探索新质生产力服务20世纪遗产发展之策”。主要内容是:“无论是20世纪遗产项目的防灾安全,还是城镇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在传统更新中注入新的理念与新技术,以实现 ‘数字孪生’……20世纪建筑是伴随科技进步及创造发明而兴起的,它最能支撑20世纪遗产的数字体验命题……在20世纪遗产保护传承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数据引擎,重在可带来遗产保护发展的全方位变革……”。如今,面对各领域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大势,它们既为科技新品注入了文化内涵,也使文化遗产资源获得了创造性转化,在这里,科技赋能不仅将创造文化遗产“出圈”的新格局,还将促进高质量发展,营造有价值流量的高地。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为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它不仅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利器”,也架起了城市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桥梁。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也要逐步消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约束。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是数字时代人类文化生产活动的最新表达。而围绕中外20世纪建筑遗产发展及研究目标,必须充分看到20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尤应重视科技价值之力,从轻重工业建筑到商业交通建筑、从教科文卫建筑到纪念观演建筑、从住宅到市政设施等,门类繁杂,功能综合。这使得建筑结构及材质也从传统的砖木、土石,开始依赖于钢铁、混凝土、玻璃及膜,建筑形式从普通梁板柱到预应力、大跨度、悬索、张拉索膜等,电梯、信息、楼宇自控、智能系统、绿色低碳、隔震减震等一体化综合技术的翻新“登场”,创造着科技智慧的城市未来。量大面广的20世纪遗产不仅要有整体保持之策,更离不开现当代科学技术武装的新质生产力。所以,不仅要研究可持续活化利用计划,还应创立适合20世纪遗产传承创新的方法。核心是要让20世纪建筑遗产在传承中“活”起来,使新质生产力赋能的20世纪建筑遗产既服务城市建设,也影响普通公众的生产生活。
在《天津倡议》中强调“新质生产力”,旨在它可以推动文化遗产改革,如果遗产保护隶属于文化生产力,它就可统筹兼顾遗产保护且带来活化利用“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在遗产保护之路上释放活力、提高能力、集聚合力等,从而激发遗产服务国家与民众的效能。20世纪遗产保护的文化新质生产力之探索,其本质上是新质生产力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内涵延伸与应用实践。20世纪遗产与科技进步相辅相成。如国内不少已进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名录的大型工程,其耀眼的艺术性背后有现代科技支撑的建筑技术做后盾,1990年亚运会奥体中心、2008年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等建筑,不仅是国际赛事的重要场馆,也给古老的京城增加了现代文化元素,其建筑外形是体现设计理念最直接的表现手法,以科技对传统的桁架体系、薄壳结构体系到充气结构、索膜结构、各种杂交结构等的应用,充分展示了建筑艺术空间的无穷魅力,这就是在新质生产力作用下,设计语言更清晰,形式感更强的城市文化表现力。作为“双奥之城”的奥运遗产的产业融合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式。如冬奥会,依托全球独创的结构转换和控温技术,使“水冰转换”的水立方变成“冰立方”,实现了四季开放,有力支持了全国冰雪产业,是典型的文化资源与业态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示范。
笔者以为,20世纪与当代建筑遗产给城市带来的创新文化本质,在于人们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城市往事的记忆,也有赖于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创新创造的“增量”文化,这无形中带给建筑文博专家在新型生产要素的融合中实现更好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新方法、新路径。以下谈三点建言:
其一,用新质生产力拓展20世纪遗产传承新空间、新场景。要在第一至第九批900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基础上,挖掘所蕴含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建立20世纪遗产文献档案库及数字人文关联系统,形成可持续、跨行业、开放性的建筑文博基础数据体系,创造城市建筑记忆与数据全景的应用研究场域。不仅要有可比对的20世纪遗产中外经典项目数字平台,还要提供研究历史场景虚拟重现技术,借助VR、AR、MR等科技手段,让20世纪遗产实现心中有底的“数字孪生”,要建设无围墙的20世纪遗产博物馆,充分发挥数据在构建20世纪遗产保护场景中的作用。
其二,用新质生产力发挥20世纪建筑遗产建筑师的示范作用。如果说中国20世纪建筑的百年史诗是作品构成的,那只有建筑师不拘囿于一隅的创作,才组成大千气象的百花园,20世纪建筑的“建筑师文化”是应该铭记并传播的。为什么“国潮”中的形象IP就不可以有中国20世纪建筑巨匠的身影?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lP价值,赋能遗产再发展,那么可否将梁思成、林徽因乃至中国第一代建筑“五宗师”的故事,以绘本与科普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传递给社会,在公众中树立起中国建筑“英雄”的形象。希望以数字人、数字分身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技术,使愿景变成现实,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传播20世纪中国建筑师设计精神的好“帮手”。
其三,用新质生产力的新业态提升全民保护20世纪遗产的自觉性。引入新质生产力针对20世纪遗产的文旅宣传,将在业态上提供丰富的供给产品,让文旅消费服务精准且智慧,使20世纪遗产的“新质”文旅更有活力及方向。对遗产可带来的文旅价值,美国旅游产业领袖亚瑟·弗洛默曾说“旅游业不会钟情于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20世纪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灵魂的重要载体。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说,要为剧变的20世纪留下历史坐标,20世纪遗产要积极赋能“文化城市”建设,意在让20世纪遗产“活起来”且“火起来”。这一方面要唱响遗产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时代之声,也要遵循遗产自身的规律,依靠新质生产力拓展遗产文旅影响力。
建筑并不是材料和功能的产物,而是变革时代的变革精神的产物。新质生产力恰恰为中国建筑文化带来自我革新与追求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建设中国“遗产强国”,算力是新质生产力,它更是国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科技文化新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