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坑”是田野考古发掘中常用的术语,多用英文字母“H”表示。目前,学术界对灰坑的概念、功能、绘制方式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尚未形成共识性的结论,影响了后续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灰坑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考古发掘简报与发掘报告公布的灰坑材料,对灰坑的概念、绘制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灰坑”之辨析
作为田野考古中最常见到的遗迹,“灰坑”的内涵与性质至今未能得到一个共识性的结论。早期的田野考古指导手册分别从灰坑的形制与功能对“灰坑”做出了解释,其中《工农考古基础知识》将灰坑解释为塞满灰色土的坑,而《考古工作手册》则提出“灰坑”即为窖穴,为原始社会时期的“仓库”,均掘筑于地下,有圆形袋状、锅底形和长方形圆角等不同形状。以上对于灰坑的解释有失偏颇,且过于宽泛,因此造成考古发掘对灰坑不重视的局面。随着发掘水平的提高,以及“透物见人”的考古学目标的提出,一些形状规整储藏有器物的坑状遗迹从“灰坑”的概念中剥离出来,被重新给予了“窖穴”“祭祀坑”的“身份”,学者们也进一步提出了灰坑的内涵。燕生东认为灰坑实际上是“坑”和“坑内堆积”的复合概念,且两者之间并未存在必然联系。付永旭将其定义为遗址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严文明先生将灰坑视为一切窖穴和虽由人工挖成,但不知道其确切用途的坑穴。蒋晓春提出“灰坑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坑状遗迹, 它包括垃圾坑、祭祀坑、器物坑、窖藏坑、殉葬坑、陷阱等等”。回顾灰坑的“诞生史”,不难发现在“灰坑”这个词被创造伊始,是被用来指代填充有灰土堆积的坑状遗迹,而遗迹本身就是指代古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留下的遗存,具有人工属性,“窖穴”“垃圾坑”“墓葬”“祭祀坑”等是由于灰坑使用的不同功能而被赋予的身份,因此,如今发掘简报、发掘报告中所见的“灰坑”实际上是尚不知道确切用途的坑状遗迹的代名词。
研究历程
“灰坑”一词肇始于安特生所撰的《中华远古之文化》一书,书中描述“底部为红土层、其上部为文化纪之灰土。此二土接触处、灰土层每作袋状,包于红土层上部。形如长筒,而直径不一”,因其状似袋子,安特生将这类坑状遗迹称为“pocket”,译为“袋形层”。关于袋状坑的用途,安特生也给予了自己的推测,“此种袋形层中,未曾发现骨骸,故不能指其为坟墓。又中实以此址各处寻常所见之灰土,而所藏陶器及他器物,又极为破碎。推究其成因,因在未经灰土淹没之前,形状颇似地穴,或即古时时期时代人民所居之地穴”。受限于地质学的教育背景,安特生将“pocket”视为特殊的地层堆积。
受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对袋形坑一词的影响,1926年,袁复礼先生发掘山西西阴村遗址时,将坑状堆积称为“袋状灰色储积”。而“灰土坑”的名称是由于灰土坑中的填充物大多为灰土,源于李济先生对殷墟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自此,灰土坑成为常用名词,常见于发掘简报之中。该阶段,学术界对于“地层(文化层)”和“灰土坑”的区分尚不清晰,常将灰土坑开口之下和之上的堆积混为一谈(图一,1)。发掘方法上,已经使用四分法发掘,对该种方法,夏鼐先生在日记中,有详细的描述,“梁先生在侧,指示遇灰土坑时应注意之点,谓宜先在中间作一十字交线,就其一象限中,先行发掘,以求其与生土之边线,然后依边线作一横断面”,与现在常使用的四分法无异。但在判断灰坑年代上,多以灰坑出土器物断其年代。“灰坑”一词较早见于李济的《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与夏鼐撰写的《临洮寺窪山发掘记》,从此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田野考古由以水平发掘发展成按文化层(自然地层、土质土色、包含物的综合体)发掘,考古学者们开始将坑内“填土”与之上的堆积区分开来(图一,2),但在灰坑之间打破关系的表述上,与现在仍有一定的差异,如庙底沟仰韶文化H25与H40、H43之间的打破关系是通过H25、H43遗迹线的不完整体现的(图一,3),而现在则多用虚线描绘出被打破灰坑的边线(图一,4)。
此外,在判断灰坑年代的手段上也较前段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回溯夏鼐在层位关系上修订六期说的历程,“出土物以齐家式红陶间带柳条编物印纹者为多,其次为绳纹带砂灰陶,表面土中有仰韶式彩陶二片,另有一片则在灰土坑,似可证明其时代不能早于仰韶,只能同时或较晚。昨日在辛店B仰韶遗址中,地面发现一带柳条纹之灰陶,似属齐家文化”,为修正六期说提出了指向性的证据,实际上揭示了早期灰坑中不能出现晚期器物,晚期灰坑中能出现早期器物的地层学原理。陈梦家在《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坑位断代。“一个只包含武丁卜辞的坑穴最早是武丁时代的储积,也一样可能是武丁以后的储积”“某坑若只出武丁卜辞,则同坑出土的其他实物不一定是武丁时代的,可能是以后的,因此,不可以某坑的甲骨年代来拘束同坑的其他实物的年代,反之,其他实物的花纹形制足以决定此坑堆积中的实物的最晚时期,而不是堆积的最晚时期”。同样揭示了早期灰坑中不能出现晚期器物,晚期灰坑中能出现早期器物的地层学原理,同时,陈梦家已经认识到坑内堆积和灰坑本体非同一概念,有不同的时间指向。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学术界对灰坑的探讨迎来了高潮,多位学者撰文对灰坑的性质、内涵、用途等进行探讨。其中,拓古、问鼎两位先生在《对灰坑的讨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灰坑与坑内堆积并非一个概念,两者所反映的时间概念亦不同,自此,学术界对于“灰坑”的关注从坑内遗物转移至灰坑本身,且基于多学科合作的背景以及出于“透物见人”的学科目标,学者们多侧重分析灰坑的实际用途。
灰坑“开口线”的绘制是个仍在探讨的问题,卜工较早对灰坑封口线的处理发表自己的观点,他提出堆积与坑口整合或堆积原状与坑口并未持平,后期破坏成整合的状况下,坑口线应用实线将坑口两点持平连接(图二,1),若坑内堆积未满,或溢出(图二,2、3),则应用虚线将坑口两点持平连接。甘创业分别在“封口线”是坑的口部线和坑内堆积的上部线的视角下探讨了“封口线”绘制问题,蒋晓春则建议如果坑内堆积不能分层, 应对坑内部分留白,且应如实按坑外地层平面线画灰坑口沿外的线(图二,4)。实际上,现今学术界尚未对灰坑“开口线”的性质做出统一规定,而发掘简报、发掘报告中多将此类线作为灰坑的开口线,而非坑内堆积线。但出于科研目的,学者在撰写发掘简报、发掘报告一类资料时,应该对该类线做出明确指示,并且得基于仔细观察后,最大程度地还原坑内堆积状况。
对灰坑功能的探讨也是现今研究的重点。卜工建议对灰坑性质的认定必须从灰坑的特点和整个遗址的环境、遗迹构成等综合情况加以考虑,才能确定,已有许多学者对祭祀坑、器物坑、灰坑葬等坑状遗迹进行详细的描述,发掘简报与发掘报告中也相应有对灰坑用途的推测。
通过以上对灰坑概念以及研究历史的梳理可知,由于发掘水平以及学科目标的不同,各个阶段对于灰坑的相关理解也随之改变,灰坑实际上是尚不知道确切用途的坑状遗迹的代名词,对于灰坑封口线的绘制,学术界应尽快就其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进一步促进对灰坑的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