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发现于202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5至6月、9至10月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第一、二阶段的考古调查并取得重要成果。2024年5月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这是我国首个公布的国家级水下文物保护区。
2024年5月10日至6月2日,我们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第三阶段的考古调查,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HOV)执行22个潜次,“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ROV)执行3个潜次,其中“深海勇士”累计水中时间180小时29分,累计海底作业时间144小时40分。主要开展并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使用潜载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海洋磁力仪等多类型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对沉船遗址进行了探测,探明了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获取了遗址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浅表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
二、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对两处沉船遗址进行了多角度、多种类的影像记录,完成了两处沉船遗址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结合拼接图像绘制沉船遗址表层遗物分布图,为文物标注和提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使用了长基线、超短基线、惯性导航定位系统,提高潜水器在水下的定位精准度。
四、结合考古研究和阐释利用需要,经过充分研判,制定下潜提取计划,在沉船遗址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舱位有选择地提取了一批不同质地、颜色、器形的代表性文物。
五、提取中使用潜载抽泥、吹泥装置对计划提取的文物、部分重要文物和重要位置进行了抽泥、吹泥作业,使遗物和重要遗迹得以充分暴露,保证了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再使用柔性机械手进行提取。出水后在摄影拼接图上标注,记录文物的准确位置信息。
六、为了系统评估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的保存状况及所在海底局部环境与遗址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结合多学科研究需要,采集了一批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
七、文物出水后,开展了编号标注、器表附着物和泥样采集、文物清洗、描述拍照、现场保护等工作,及时记录、提取出水文物现场信息。
八、结合第三阶段考古调查,对一、二阶段形成的部分深海考古调查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修正、补充和完善。
九、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交替作业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在探索载人潜水器与无人潜水器协同作业开展深海考古调查的模式和路径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可见10个以上隔舱,发现2处疑似桅座的结构。环形区位于核心区外围,近似圆形,东西长约116、南北宽约97米,海床表面散落有较多的陶瓷器、铁器、铜器、木箱及零星船板。条形区位于核心区西南侧,长约300、宽约57米,海床表面散落有少量的陶瓷器、铜器、铁器等,分布较为零散,淤埋严重。
第三阶段考古调查从一号沉船遗址提取文物347件(套),基本为陶瓷器。陶器均为酱釉,胎质粗糙坚致,釉面光洁,主要器型有罐、执壶、钵等,均为素面。青釉有碗、盘、罐等,胎体较厚,釉层丰厚滋润,釉色浓翠莹润,采用模印、剔刻等装饰手法,有人物纹、菊瓣纹等。青花瓷器为大宗,胎质细腻坚致,釉色白中泛青、光亮,青花色泽或蓝中泛灰或明丽浓艳,有碗、盘、罐、杯、碟、军持、玉壶春瓶等,碗、盘等内底装饰多见双圈弦纹内绘纹饰或内壁满绘,主要纹饰有番莲、牡丹、山茶、宝相花、团花、宝杵结带、如意云头、喜上眉梢、鱼藻、彩带狮球、仙人乘槎、鱼龙、孔雀纹等,外壁纹饰有缠枝番莲、牡丹、松竹梅、寿石牡丹、莲托杂宝等。罐、玉壶春瓶、军持等,颈部饰回纹、蕉叶纹,肩部饰菊瓣纹,腹部饰缠枝番莲、翼龙、“壬”字云纹等,胫部饰莲瓣纹、仰莲纹等。白釉瓷器釉色白亮明静,主要有碗、盘两类,均为素面,少量有青花“福”“正”等底款,另可见刻麒麟纹执壶和鼠柄瓜棱形壶。霁蓝釉瓷器釉面匀净、釉色蓝深如海、浓淡均匀,可见鸡心执壶、刻麒麟纹执壶和鼠柄瓜棱形壶。红绿彩瓷器,红彩艳丽、绿彩青翠、黄彩莹洁,器型有碗、杯,主要纹饰为番莲、团花、鱼藻、莲池、山石花鸟,婴戏纹等,其中一件红绿彩杯外底书有“吴文自造”款,一件红绿彩碗外底书有“丙寅年造”款。矾红彩瓷器为碗,外施矾红彩,以金彩绘两组翼龙戏珠图,以绿彩填色。绿、黄等单色釉瓷器有罐、玉壶春瓶等,内外均施釉,以刻划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纹样有蕉叶、卷草、折枝花卉、缠枝莲等。素三彩瓷器有荷叶盖罐、执壶和象、鹭、螺等像生执壶,施以绿、黄、紫等釉色交替应用。珐华器主要有梅瓶、罐等,采用沥粉方法勾勒纹样轮廓,以彩釉铺地,在纹样轮廓内填以各色彩釉,釉色鲜亮,还可见镂空、贴金等装饰工艺,主要纹饰有莲池鸳鸯、山石牡丹、莲池纹等。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经粗略统计,海床表面原木暴露数量约660根,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东侧散落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可见陶瓷器、螺壳和零星原木;西北散落区以原木为主,另有部分陶瓷器。经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检测为柿属乌木,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地区斯里兰卡、印度南部、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等热带区域。第三阶段考古调查从二号沉船遗址提取乌木2件。
一号沉船遗址第三阶段出水最重要的器物当为外底书“丙寅年造”的红绿彩碗,内口沿以红彩绘一周双弦纹,内底心绘三周弦纹,内绘仙人醉酒图,外口沿绘一周双弦纹,外腹部以红绿彩绘婴戏纹,八个婴儿姿态各异,生动活泼,空地辅以花草、栏廊等纹饰,外底以红彩双方框书“丙寅年造”款。该款识为干支纪年款,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年纪法,六十年为一轮。明代丙寅年包括1386年(洪武十九年)、1446年(正统十一年)、1506年(正德元年)、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1626年(天启六年),又根据前两个阶段出水遗物推测一号沉船年代为弘治至正德年间,发现只有1506年(正德元年)符合这一年代范围,其上1446年(正统十一年)与其下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两朝的瓷器特征与一号沉船船货明显不符,进而明确此款确为1506年(正德元年)。该件器物的出现,为一号沉船的年代判定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考古学证据。
明代中期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朝贡贸易”“赉赐航海”不断萎缩,但民间私人贸易屡禁不止。民间海商群体得以在朝贡体系之外蓬勃发展,构建起联通内外的贸易网络,一号沉船满载巨量的外销货物,是以景德镇窑为首的各大民窑生产的供于外销出口瓷器;二号沉船装载的从海外进口的原木等特产,推测两艘沉船均为民间私人贸易商船。这是我国在远海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同时反映了在欧洲人主导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以中国为中心的南海贸易航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一环,为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人类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航线航路、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个阶段的考古调查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深海考古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工作为我们打开了我国水下考古的深蓝之门,为摸清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并构建其保护利用体系展现了十分美好的前景。
(执笔:李剑 李滨 赵宋园 冯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