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既是一种对传统思政课进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形态,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旨在全方位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革命文物记载了党和人民革命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育人价值,开启历史与现实的交流互鉴、情感共鸣,对引导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价值观、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系统梳理,对接思政教材。思想政治课教材主要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线,强调连贯性和整体性。长期以来,文博单位对革命文物甄选、统计和归档的逻辑体系并不与教材体系完全相同。因此,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首先要对革命文物进行系统性梳理:第一,梳理好时间脉络。教材内容的设计是以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依据,这就要求革命文物的梳理同样遵循时间顺序。按照教材内容呈现的时间顺序梳理革命文物的序列,做到内容有对应、对应有依据。这有助于提高思政课选取革命文物作为教学素材的效率,避免了有课无材和碎片化、跳跃式的讲述。第二,梳理好地域特色。革命文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相同地域的文物从时间上又形成了纵向的串联,这为思政课教学利用革命文物作素材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革命文物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地为依据梳理文物,既有助于教学时集中展现地域文化和历史故事,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增加学生对革命乡土历史文化的认同。
沉浸教研,提高文物认知。思政课教学关联多学科、多领域,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依托革命文物开展思政课教学,既要在课堂上讲好革命文物的历史故事,又要与课程内容无缝串联,考验着教师对文物的全方位认知。传统的教研方式大多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了解革命文物,容易造成认知浅显、浮于表面。因此,通过实物观摩、文博场馆沉浸式体验,教师可以深入了解革命文物的“前世今生”,实现丰富认知,更好服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一要加大沉浸教研频次。不同类型的革命文物涉及的历史背景不同,展出场所也不尽相同,一次沉浸教研活动选择的场所是有限的,并不能覆盖思政课教学所需的全部革命文物。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要加大组织革命文物沉浸教研频次,提供更为广泛的实地教研场所,增加革命文物资源的供给,进而提升沉浸教研的内容含量和知识广度。二要明确沉浸教研目标。目标就是教研的方向,只有确立明晰的目标,才能使教研落到实处,使教师得到真正的成长。沉浸教研活动可以根据学校师资、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以学期为单位制定教研计划,确立沉浸教研目标,让目标伴随每次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了解、讨论、研究革命文物,提升沉浸教研的实效。三要固化沉浸教研成果。沉浸式探讨革命文物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形成成果丰富、视野开阔的资料集。依据“整理—提炼—固化”的操作流程,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地整理、归纳和储存成果,形成革命文物教学案例库,结合线上、线下双渠道储存与交流,以便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校馆联动,打造立体课堂。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接近94%,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超过1600家,这为全方位打造革命文物育人共同体提供了物质条件。以此为基础,推进“第一课堂”主阵地与“第二课堂”实践地深度融通,突破思政课课堂局限因素,通过现场教学、主题学习、研学旅行等形式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育人功能,让学生触摸有温度的革命历史,在革命文物中寻根溯源、感悟精神、提升涵养、树立正确价值观。一是建立校馆联动培育机制。学校与文博场馆之间应积极打造常态化育人合作项目,健全组织领导、工作协同、考核评价等规范化机制,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育人制度,加大支持校馆师资跨界参与、专业融通,在全面合作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二是善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在“大思政课”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在可见可触、可感可知中追溯红色历史。利用5G+VR、多媒体场景、多点触摸屏等数字技术,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增加学生的代入感、沉浸感、体验感。三是打造校馆合作“大思政课”精品项目。校馆双方要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学校教学内容与馆藏文物资源精准融合、创新重组。组织双方专业力量编写教材、课程研发,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同时,发挥精品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提供校馆共建共聚共同育人的实践模式。
革命遗迹长在,红色精神永存。革命文物是思想政治工作珍贵的红色教育资源,更是助推“大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新时代,要用好革命文物,找准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契合点,梳理、对接思政教材,在沉浸教研中提高文物认知,依托校馆共建推进“第一课堂”主阵地与“第二课堂”实践地深度融通,切实提高革命文物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