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文物保护之道 共商文明传承之策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李瑞 李翔 李元梅

6月8日,作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重点配套活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分享在沈阳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出席并作主旨发言,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彩云出席并致辞。

与会嘉宾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守护传承长城文脉、智能计算与文化遗产、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简牍传承中华文明、用媒体讲好文物故事等方面,共话文物保护之道,共商文明传承之策,为搭建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推动文化遗产事业成为全社会共同事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思考。现采撷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全国文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绽放时代光彩。

要坚持“大保护”,推进文物法律法规建设,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健全国家文物督察制度,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在守护文明瑰宝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实证“大历史”,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文物科技攻关,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在传承文明基因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书写“大叙事”,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构建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发挥好革命文物教育功能,深化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建好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主题游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在赓续文明根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塑造“大格局”,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走深走实,加强中外联合考古、古迹修复、文物展览等合作,健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体系,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管理,在深化文明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在于传承——牛河梁遗址“古国”特征再认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 郭大顺

去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明确古国时代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距今5800年至距今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和江淮之间凌家滩遗址的发现为代表。

对此,我们可以从祭祀礼仪为主要功能的都邑级大遗址出现、南北轴线布局和中轴线的起源、原生型玉文化中心等方面加以解读。

牛河梁遗址“坛庙冢”为以祭祀礼仪为主要功能的都邑级大遗址。牛河梁积石冢具有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这是红山文化具国家形态的主要标准。庙的半地穴和多室又联为一体,冢内南侧附属墓又不同程度保持原始性和过渡性,故牛河梁遗址是古国的典型代表。

牛河梁第二地点为正南北方向,只祭坛以北有遗迹向北延伸,正北1050米为女神庙与山台,其间有三座祭祀坑。这种北庙南坛、北方南圆的布局,也分别见于东山嘴、草帽山和半拉山遗址,所以,牛河梁遗址具有北庙宇南圜丘以南北中轴线布局的特点。

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的发达,除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以外,文化交汇也是文明起源的推动力。以彩陶与玉器的互动为例,这是两种质地、技法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在红山文化融为一体,红山文化的龙鳞纹就是吸收仰韶文化彩陶技法,将本文化传统更加规范化并为后世继承的。红山文化还同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文化有密切交流,玉仿贝还传达了来自南海的信息。

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凌明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我国长城保护起步较早,已初步实现从最初的关注长城本体维修,到如今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的转变,并且也是较早开展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结这些年来的长城保护历程和保护成果,主要体现在摸清长城家底、完善法规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推广维修理念、扩大国际影响。

在长城保护发展过程中,一大批具有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校、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了长城保护工作。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2006年起设立长城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协助国家文物局在专业层面促进和指导各地长城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将近20年探索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长城专业保护中心、研究咨询中心、综合数据中心和合作交流中心,最终建成中国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在长城整体保护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站在历史新起点,下一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启动“长城保护传承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包括长城重点领域研究、重点点段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价值阐释展示、文化带动区域发展、文化传播传承专项行动计划,全力做好新时代长城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工作。

智能计算与文化遗产:那些瞻前顾后的基点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 刘云浩

回望过去,瞻望未来,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承前人之智,开后世之明,撷科技硕果,与时俱进。

纵观历史,人工智能从其萌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智能科学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今天,我们站在新的科技高峰,智能计算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在感知理解、学习分析、控制与决策的强大能力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开启了新的篇章,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和理解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恢复失落的古代文明,保护人类的文化瑰宝免受时间和环境的侵蚀,为原来严重依赖具有丰富经验的人类专家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获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的表征能力越来越强,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参数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运用已有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深厚积淀构建知识图谱,并作为先验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形成具有知识融合推理能力的智能文物大模型,并支持多样化的文化研究、文创应用,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物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真正实现智能计算为文物保护赋能,延续古今智慧火种,并最终反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螺旋上升。

陈香弥远 旧堂新声——文物建筑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曹劲

我想分享几个案例,探讨如何在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间寻求相容并存的关系,赋予文物建筑合理的功能,既维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将文物建筑再次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成为具有活力的、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一部分。

在广州,柏园曾是历史街区内一处破败的红砖洋房。经过细致缜密的研究,发掘出一段尘封往事。1928年10月22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这里成立。2022年,在修缮工作的“绣花功夫”中,这座建筑恢复了往日的容貌,成为街区里富有魅力的院落、年轻人喜爱的场所。史语所曾经被遗忘的故事,激起市民们对于广州的热爱和自豪。

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不管是街区里破败的杂院,还是乡村里荒废的老屋,这些文物建筑在被修缮并赋予合适功能后,都已经成为区域内最富有魅力的高品质空间;遗产丰富的古城,经过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而一条条文化遗产线路或文物主题游径,串珠成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遗产保护之路,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智慧。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文物建筑不是包袱,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锚定目标任务 加强保护传承 奋力推进辽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刘伟才

近年来,辽宁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考古研究取得新突破,文物保护取得新成效,革命文物工作提升新高度,文物展览展示呈现新气象,文物赋能文旅融合开辟新路径,文物工作取得新进展。

下一步,辽宁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全面做好全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着力增强考古能力建设。推进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考古方舱和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建设,积极培育考古遗址公园,持续做好重点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公布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联合住建部门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评定工作。着力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公布辽宁省第三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启动辽宁省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筹划申报抗美援朝革命文物片区。着力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创建工作,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展览,持续推进文物与文旅深度融合。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融媒体语境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探索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 朱建军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积极融入新媒体传播潮流,探索智媒时代博物馆传播新表征、新路径,是博物馆推动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

为了持续加强博物馆影响力和传播力,博物馆在传播策略上应积极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和多样化的创新表达,以新媒体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一是内容为王,搭建沉浸式传播新图景。博物馆优质内容的打造,除了注重陈列展览的创新表达,也要注重物理空间之外的信息延伸,让优质内容借助技术实现突围,满足差异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多元渠道,构建立体化传播新格局。加强渠道融合,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将传播范围无限延伸,挖掘更多潜在受众,是博物馆借助新媒体技术探索传播新路径的有效途径。三是文化认同,注重以人为本的传播叙事。唯有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才能不断提高博物馆受众黏性,为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打下坚实基础,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四是群体共享,建设文明交流互鉴新舞台。要加强与国内外各类博物馆的对话与交流,以美美与共为原则促进多元主体合作。优化对外传播叙事结构,改进对外传播话语表达策略,搭建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加强国家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以万缕深情 溯中华文脉 答“何以中国”

纪录片《何以中国》总导演 干超

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和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故事,探源“何以中国”。

以考古写史,揭示“何以中国”。作品首创性地采取倒叙模式,引导观众追随考古学家的脚步,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从源头上揭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以人民史诗,谱写“何为中国”。如何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风?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方法给了我们启发。一方面,考古发现呈现了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让今天的人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社会制度、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内涵;另一方面,我们每集都将宏大叙事和动人情节结合,静态的遗址、文物被打开叙事的张力。

以影视创新,传达“何谓中国”。不同于传统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历史影像表达,《何以中国》设定了一个属于考古学科的学术目标,即复原古代社会。在上百位考古历史学家的指导下,以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为参照,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还原物质面貌和文化图景,做到“每一幕都有出处”,呈现真实、可感、可信的历史。

(整理:李瑞 李翔 李元梅)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1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