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至5月20日,“人间有味是清欢——明清画境中的生活景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在充分挖掘两馆馆藏绘画资源的基础上共同策划完成。天津博物馆借出展品37件/套,其中不乏文徵明《林榭煎茶图》、陈洪绶《摘梅高士图》,更有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反映乾隆下江南的名画《万笏朝天图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藏品23件/套,董其昌《云山小隐图卷》、沈周《吴城怀古图》及唐寅《韩熙载夜宴图》悉数亮相。
该展览的内容设计上,打破了以往古代绘画展只重视展现绘画发展史的局限,以绘画表现的“古人生活”作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古人的生活,拉近观众和古代绘画的距离,真切地体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展览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撤展前一周,市内外大批观众集中到访,甚至为争抢开馆第一时间目睹展品风采而竞相“冲”入展厅,人们惊呼“三峡跑”直追“故宫跑”。展览备受关注,究其深层次原因,除了展品本身的魅力外,其宣传策划、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值得深思。
权威媒体与专业解读
该展览是一场艺术性极高的书画展,因此在开展之初,策展及宣传团队便邀请了中央媒体及市属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官方公众号及微博也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展览进行了深度解读。专业媒体的深度报道、策展人的网络直播、文博专家的特邀撰稿及线下讲座,为观众们了解、喜爱该展览打开了“大门”。
多节点覆盖 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观众对于文博知识需求的增长,每到小长假博物馆便会迎来“观众潮”。“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展期覆盖了清明节、“五一”节及博物馆的“节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是在“五一”小长假到“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博物馆入馆人数多次达到核定承载量,这也造就了前文中的“三峡跑”。
与往年博物馆日不同,今年的5月18日还是三峡博物馆重磅展览“壮丽三峡”展厅改陈后正式对外开放的日子,加上不久前开放的“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最终成就了“人间有味是清欢”撤展前的观展盛况。值得一提的是,“壮丽三峡”是三峡博物馆的代表性原创展,自2005年开馆以来深受观众喜爱。此次改陈“上新”从“中国的三峡、世界的三峡”视角重构了展陈体系,展示内容紧扣“壮丽”二字,以“自然奇观”“历史长卷”“人文古迹”三大部分为基本构架,打造自然、人文内容兼具的综合性全场景式展览。整个展览共使用文物展品321件/套(703单件),其中一级文物37件/套,珍贵文物占比约50%,展品更新率达60%。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6件是新展的亮点。观众入馆后,不仅能感受艺术展的风采,对于三峡的历史风貌、三峡文物保护等知识都会有系统、全面的了解。
全方位服务 造就良好口碑
“人间有味是清欢”撤展前一天,在博物馆志愿讲解排班表上,该展厅志愿讲解全面“霸屏”。这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该展的热情,志愿者们齐上阵,全力保障了展览的志愿讲解工作。其实,自4月4日起,展览就召集了19名讲解岗志愿者。截至撤展日,志愿者们已开展了589场讲解服务,累计服务3600余名观众。博物馆前台接待人员始终保持微笑,提供耐心周到的咨询服务,每天接听电话咨询超300个,接受现场咨询超2000人次。许多观众也满怀感激,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对展览、对志愿服务等留言点赞。
同时,三峡博物馆的各项保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展厅关闭时间原计划统一为下午5点,但在撤展前一周,由于参观客流骤然增加,博物馆迅速作出调整,主动延长关闭时间,平均每天延长开放时间2至3小时,确保每一位到馆观众都能顺利参观。此外,博物馆也加大了安全保卫力度,制定分流计划,确保游客能够有序进入各个展厅,避免拥挤和混乱;为了应对游客突发疾病,除了在展厅内设置医用急救箱、轮椅、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设备和药品外,博物馆还紧急加强对现场安保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协调选派医务人员进驻展馆现场,保障观众生命安全。
“三峡跑”引发的思考
前文中提到的“三峡跑”其实来源于“故宫跑”。它是2015年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时观众们蜂拥看展,为争抢第一时间一睹展品风采而出现的词语。从故宫观众的热情,到三峡博物馆的长队,背后反映的都是观众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热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慕。
但另一方面,“三峡跑”的首次出现,也反映了文化供应,尤其是优质文化资源供应的稀缺。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资源也需要“供给侧”改革,推出中高端个性化产品和展览,精心设计和策划,调整内部结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吸引更多观众走进馆内只是第一步,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真正的考题。比如,面对密集的人流,有没有后续的应对措施,能不能让观众舒适惬意地排队看展,在面临急剧增加的观众人流时,可否效仿医疗机构的“号源预约”的预约系统“精确到分”,走入展厅前便在手机端预约排队号、进展厅时扫码“签到”,观众也不必一直站在队伍中,要到号的10分钟再通知观众到附近等候。合理运用最新科技手段,既提升观众体验感,也一定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相信这样的系统在医疗甚至餐饮领域已相当成熟,当博物馆人流达到一定程度,可否考虑引进?这是值得博物馆人反思的问题。
此外,各类媒体平台在博物馆流量激增时加上的一把“火”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最后几天“井喷式”到访的人流中,许多观众表示信息来源非官方渠道,而是抖音及小红书这样的自媒体平台。虽然平台给予流量为文博信息的传播开辟了新渠道,但在平台上最火的展讯并不是官方口径的专业解读,取而代之的是《你曾为一个展览拼过命吗?》《再不看就是十年以后了》《我不允许你不知道》等标题。点进视频不难发现,其中许多展品解读极易给观众造成误会。如,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在许多自媒体口中被模糊为了《清明上河图》,观众到馆后才发现展出的并不是张择端版。诸如此类的宣传不一而足。碎片化、短平快的宣传,一方面给博物馆的展览带来“破圈”效应,但其传播方式与文博信息的“深阅读”也产生了本质上的矛盾。文博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知识储备和门槛,而自媒体的属性却是“注意力经济”“消解权威”。如何应对真真假假、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也是文博内容传播者接下来要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