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始被“置顶”,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职责所在。
在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作为城市的文化会客厅,宁波博物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底蕴深厚的文化活动,在陈列展示、社教活动、开放服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更好满足广大公众文化需求方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以文润疆
馆校共建博物馆云研学平台
宁波和新疆库车,虽重山远隔,遥距万里,一场精彩纷呈的博物馆云研学探索体验活动,不仅开启了两地馆校共建、文化交流的新模式,也搭起了一座地域文化沟通的桥梁。
5月9日,宁波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云研学”活动在新疆库车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宁波援疆指挥部、库车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宁波博物院、库车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新疆库车市慈孝书院承办。
宁波博物院以“云端技术+研学”的馆校合作创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展览直播、流动博物馆、民俗体验等内容有机结合,带领库车慈孝书院350名师生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宁波历史文化、体验宁波非遗文化、感受地道宁波味。
宁波与新疆,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两地自古以来便渊源颇深。自2010年,党中央提出浙江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库车这一重大部署,宁波与库车更是紧密相连。十多年来,秉承“支援库车就是发展宁波”的理念,两地不仅在经济发展、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文化交流、教育帮扶等领域谱写了动人的篇章,库车市慈孝书院正是宁波市投资援建的一所具有现代书院气质的初级中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此次,宁波、库车两地文化教育部门通过探索远程“云端技术+研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宁波博物院的资源优势,通过馆校合作、研学平台共建、教育项目示范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教育方式,拓宽了服务人群,同时推进了教育援疆与文化润疆有机融合,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也肩负着教育与启迪的使命。这场博物馆云研学活动,打开了一扇新疆民众看见宁波的窗口,也让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得以融合发展,使博物馆文化阵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现场,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表示,本次博物馆云研学项目将成为宁波博物院与新疆库车文化交流的全新起点,必将为两地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之后,本活动还将前往澳门、凉山、贵州等地,将为宁波博物院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丰富性、生动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以展观史
激发文化自信内在动力
“河姆渡”,这个带着诗意的名词几乎是家喻户晓,多年来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1973年夏天,在宁波余姚黄墓山下河床边,河姆渡遗址初露真容。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为重建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4月30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远古江南·海陆山河——纪念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院区)正式开展,河姆渡文化相关文物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示了这一“被写入教科书的文化发现”的丰富内涵。据了解,去年11月,这场展览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今年五一期间,超过8万人次走进宁波博物馆,参观了这一展览。他们惊叹于海洋文明的璀璨悠久,讨论着河姆渡文化的遗珍。有年轻人穿着汉服来,站在展柜前拍照留念;有亲子出游的家庭,跟着讲解员,细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有带着纸笔前来写生的观众,有带着导览器边听边学的观众。五一期间,宁波博物馆延长开放至晚间九点,也连续三天发布参观承载量预警,足见假期博物馆热的强度。
作为今年宁波博物院关于中华文明探源主题的重要展览,如何让观众看懂展览,并喜欢上这一展览呢?策展人通过多元的展览语言,抓住观众的兴趣点,用文物串联展览脉络,力图打造一场具有亲切感,让观众有所得、有所感的展览。
本展从考古历程与文明起源两大角度,将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地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各种文物类型汇聚一堂,以便观众“一展看尽河姆渡”。
对很多人来说,河姆渡最大的标签就是“课本中来的”。翻开1978年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其中有这样一段话:“1973年,又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了一处约七千年以前的氏族遗址,我们称它为河姆渡遗址。”这是河姆渡遗址首次载入中学教科书。这场展览也让现场很多参观者感慨:“这一次终于看到教科书里的实物了。”
50年后,在现代文明发展演进中,河姆渡文化有何重要价值?今天的这个展览又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以稻作文明为例,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推翻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首次实证了稻作农业“中国起源说”,同时把中国稻作文化历史推进到7000年前,也让河姆渡成为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的第一座里程碑。
历史从来不是片段的,而是连续的。河姆渡文化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连接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关键节点。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通过这样的展览重读河姆渡,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媒介,是博物馆的基石。近年来,宁波博物院充分挖掘馆藏资源优势,“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不仅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成为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以史育人
打造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宁波博物院在各种展览“上新”的同时,不断创新博物馆教育的呈现与表达,为青少年的文化科普教育打开了多元的渠道。
“博物馆的主题课程非常有趣,让我学到了不少河姆渡文化的知识,还开阔了视野。”5月5日,刚刚参加完馆内河姆渡文化课程的一名小学生说道。五一期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参观了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后,又报名参加了馆内的配套活动,将观展中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付诸于手工实践,在知行合一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百年之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的概念时就曾指出,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美育场。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博物馆社教拥有直观性与生动性的优势。发挥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作用,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建立“润物无声、美在其中”的多维度青少年教育体系,是以史育人的初心体现。
近年来,宁波博物院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特点,结合馆内展陈,积极开展特色公益品牌活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年年有创新”,让博物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支持。
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就是其中深受宁波市民欢迎与支持的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分为“特展”“节日”“时令”“非遗”四大主题。特展体验活动旨在培育中小学生的探究精神、独立思维和动手能力;节日体验活动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感受节日特色,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时令体验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放飞心灵,解放个性;非遗体验活动旨在展示优秀民间艺术,弘扬非遗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活动主要以8-16岁青少年为对象,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为青少年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为确保参与者的体验感,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采用预约报名的形式,从宁波博物院公众号上发布活动预告开始,每场活动的名额基本是“秒空”,足以见得大家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追捧与喜爱。
与此同时,宁波博物院还与宁波的中、小学校和大专院校共建教育基地,共同打造“学校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德育实践基地”“文化共建实践基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通过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理念,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汲取城市历史文化滋养、培育优秀意志品质的重要场所。在此基础之上,宁波博物院还推出了“书间雅言”青少年公益读书会、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博物馆奇妙夜……这些专题活动的长期开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矩阵,真正做到了“寓教于博”,也让博物馆成为了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若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通过不断创新的开放服务,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得宁波博物院的外延和边界正在逐步扩大,也让“博物馆热”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元。
山河万里、岁月绵延,浓缩于博物馆的方寸之间。“展中有教、教中有展”的展教融合模式,让广大观众可以更好地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博物馆成风化人的初心和使命。
可以预见,宁波博物院将在正在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满足观众多元化文化体验需求的同时,为宁波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