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古镇历史上为江苏常州东部重要市镇,古镇环山抱水、格局完整、风貌传统。2018年,焦溪古镇作为常州区域代表纳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项目;2019年,“焦溪古镇保护利用项目”启动。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原则,通过保护修缮、风貌提升、业态活化、基础设施改造等措施,还原江南古镇历史风貌。4月21日,“文化中国行”走进常州,切身感受焦溪古镇保护利用成效。
走进焦溪古镇,大家第一感觉是:这里与印象中的江南古镇不一样。虽有古建民居,但非粉墙黛瓦,虽有小桥流水,却无乌篷摇橹。
随行的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组长邵志强为我们解答心中的疑惑:“大家印象中的江南其实是‘意向江南’,就是你们心中、脑海中浮现出的江南水乡的样子,总体表现为以苏州乡镇及建筑为范本的统一模式,如此,就把江南水乡变得狭隘了,也把江南水乡丰富的内涵和样式简单化了。我们所处的江南,涵盖整个太湖流域及江南平原,由于地域不同,居民定居点地理小环境也不相同,必然造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造房屋的材料、样式、特点的区别,绝不可能千篇一律。江南水乡不应是一张素描画,而应是一组色彩丰富、特色多样的系列画,而焦溪古镇,在我看来,就是这组系列画中最为独特的存在。”
邵志强指着一排排民居说:“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民居有什么特点?”顺着手指的方向,我们发现,大部分民居建筑的墙体基底,是用大块黄石垒砌而成的,大约占整个墙体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处,墙体上部则用砖砌筑,施以粉墙,顶部黛瓦。俯瞰,依然粉墙黛瓦,而身处其中,仿佛置身黄石林中,视觉冲击感强烈。
邵志强介绍,这种“黄石半墙”,是焦溪房屋的典型特征。“我们做古镇保护,在这里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修得很慢,为什么慢?因为我们要搞清楚很多事情。比如修一座房屋,我们不仅要搞清楚现在这个房屋由谁居住,做什么用途,还要了解之前是谁居住,往前追溯很多年,做大量调查、研究、走访,通过老居民的口述历史、遗留的老照片等等,提取信息线索,做规划、出方案⋯⋯最后才是动手修缮,用绣花功夫,一点点地做,让居民看到变化、看到希望。”
行至南下塘113号,这是一处修缮完毕的民宅,民国时期就已存在。房屋主人姚小松夫妇在这里经营非遗老字号“姚记豆腐坊”,至今已是第七代。见客人来访,店主人热情地将热腾腾的现磨豆浆装杯,招呼大家:“尝尝我们的豆浆,亲手做的,不要客气!”品尝一口,香浓醇厚,不禁竖起大拇指。邵志强介绍,焦溪古镇的保护,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其中蕴含的概念不仅仅是房屋的结构、外观、材质等的“如旧”,还包括民居的用途、居民使用方式的“如旧”。
位于南下塘26-29、31、32号的承越故居,是焦溪古镇中具有代表性的晚清遗构,现存前三进院落格局清晰,内部木构雕花、小木门窗、砖细墀头等细部遗存较多,对研究焦溪古镇文化性装饰做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这里成了“焦溪记忆馆”,介绍焦溪古镇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乡土特产等,陈列有居民自发捐献的老物件,并配置了触摸式电子屏,可点击观看老镇居民的访谈视频。邵志强说,这个记忆馆的视频资料十分珍贵,许多古镇保护修缮的线索依据,都是从老镇居民口述历史中得到的,当时接受采访的许多老人都已离世,这些影像资料,成了古镇后辈怀念先辈的一种方式。
到目前为止,焦溪古镇仍然保留着600多座明、清、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记录着古镇几百年来的风雨沧桑,是古镇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今,一大批民居建筑得到了活化利用,植入了主题文创商店、音乐美学中心等文化新业态。伴随古镇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许多古镇民众也能够认识到这些历史集镇保护延续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参与到古镇保护更新的活动中来。
71岁的徐凤英是老新街1号——全镇最大的饭店瑞云楼的老板娘,她经营瑞云楼已有45个年头了。2017年,在徐凤英翻建自家酒楼时,邵志强找到了她,动员她按照旧屋原样复原。徐凤英得知要多花一大笔钱,十分犹豫,邵志强就做她的思想工作:饭店改造好,有了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眼光要放长远些。果然,瑞云楼改建好了以后,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就餐,生意十分红火。徐凤英说:“我现在想通了,花钱要花对地方。我是古镇人,现在古镇越变越好,也有我一份功劳,我们的古镇保护好了,是要走向世界的!”
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凝结,拥有浓厚的场景认同和情感归属,其自身就是传统文化对建筑与人内在精气神的现实解答。对古镇进行保护与更新的探索实践,不仅是时代本身赋予我们的责任与追求,更是新时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