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建筑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及研讨会综述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记者 卢阳

建筑,凝固的艺术,具象的历史,回忆的载体。传统建筑固然受人们珍视,20世纪建筑遗产也不遑多让,如今愈发受到公众关注,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青岛等20世纪建筑遗产众多的城市里,这些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甚至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成为城市风格特色的风向标,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近期,“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20世纪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研讨会”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天津举行。活动推介了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102项,与会专家共议20世纪建筑遗产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助力城市更新。

9批900个项目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阵营不断壮大

2016年至2024年,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学术指导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以每年推介100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规模,共计向社会推介了九批900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此次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突出红色主题建筑遗产,重点集中在1949年至1999年的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同时兼顾少量特别优秀的21世纪初的建筑创客项目,关注在城市更新建设上体现文化内涵,有成功保护传承经验,且在活化利用方面有突出特点的项目。其中代表有沪江大学近代建筑群、天津第三棉纺厂旧址、广州市府合署大楼、天津古文化街(津门故里)、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群、西南大学历史建筑群、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黎平会议会址、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等。

关于推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重要意义,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委员、秘书长金磊说道:“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探寻中国建筑遗产新类型的文化密码,是城市更新中需要保护传承的文化场域,是中国建筑文博界联手打造展示给世界的一道风景,更成为见证并推动文博大发展、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推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不仅是为了传承保护建筑遗产,也是让人们、让世界记住近现代优秀的中国建筑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提到:“国际社会很多优秀的近代建筑师作品纷纷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给我们很多启示。我国很多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其实没有受到尊重。过去十年里,优秀的老一代建筑师很多已经去世,推介20世纪建筑遗产,也是给中国建筑师树碑立传。”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认为:“设计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智慧、才能以及他们的精神财富。在推介过程当中,一方面是对他们表示崇敬和怀念,另一方面也看到建筑遗产后继有人。”

活化利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助力现代城市更新

此次发布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年度报告(2014-2024)》蓝皮书中提到:“传承与创新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特点,它与城市发展共融共生,双向赋能。”融入公众生活、助力城市更新的建筑遗产,能让公众更深刻地感受建筑艺术、了解建筑历史,也更愿意参与到建筑的保护中去。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提到,2024年4月10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意在构建北京城市更新保护的四梁八柱。启迪建筑设计不仅要有文脉精神,对待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建设,更要以跨界整合的广义设计思路,建构起文化与设计的深度融合。北京建院会珍视被推荐的75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荣誉,以赓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念与持之不懈的行动,为世界级北京设计之都创造属于中国建筑师与设计机构的经验。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燕华认为,只有让建筑遗产更好融入城市更新,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持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才能做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曹宇说道,2013年开启天津第三棉纺厂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修缮,如今的棉三创意街区保留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厂房和建筑的风格,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继承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建筑不仅仅是静态的存在,更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活力体现。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历史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让20世纪建筑遗产能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朱铁麟列举了许多活化天津建筑遗产的实例,这些案例展现了活化后的建筑遗产,历史沉淀感与当代元素碰撞,焕发出全新的功能空间和时代感。他认为在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地去处理问题,要用精致的绣花功夫来做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谌谦提到:“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周边片区的更新,是工业遗产的复兴,也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位于天津的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现在成为了咖啡店,十分受欢迎。优秀的文保建筑与商业建筑能够和谐共生,在传承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将文物建筑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陈日飙提到,广东省共有74个项目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大湾区能入选的项目多数植根在岭南地域,这些项目都传承了岭南建筑文化,适应亚热带地区炎热潮湿多雨的地域气候。而深圳作为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入选的项目有明显的独特性。1990年,深圳罗湖金威啤酒厂正式投产,厂区搬迁之后,2022年经过改造,保留了做啤酒的发酵罐子和一些过滤车间,形成了一组文化建筑,成为第九届深港建筑双年展的主会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也激发了城市新的活力。

image.png

重中之重 进一步加大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力度

如今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在不断地被活化利用。使用中的“鲜活”的建筑遗产,在岁月变迁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回忆和情怀。所以,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无论已经是文保单位的,还是尚未成为文保单位的,都应该加强保护、提高安保等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守护好我们的建筑遗产。

《公众视野下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天津倡议》中特别提到:鼓励社会行业与公众主动提供各地20世纪建筑遗产的项目信息,特别是那些期待采取保护措施的低等级建筑遗产项目。鼓励各地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机遇,将20世纪建筑遗产专项申报。将20世纪建筑遗产纳入立法保护范围。构建保护大格局时,要让20世纪建筑遗产造福公众与社会,在公众中普及对中国20世纪建筑的传播,让公众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知其物,进而知其事,更进而知其人。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许世文分享了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的经验。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第一是政策上有保障,2004年出台《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13年出台《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23年出台《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同时配套施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第二是机构保障,2020年杭州市将历史建筑保护职能与文物保护职能整合起来,组建了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机构保障力度。第三是资金保障,2005年起,杭州市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常青认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民族形式,即中国固有形式建筑遗产;第二种是中西交融的革命现代式;第三种是与古为新型建筑遗产,具有在地的塑造地域性。与古为新的建筑遗产,带着中国古韵,但已是现代建筑,走在时代前列,可以与国际对话,所以对这种建筑遗产要特别重视。如今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在不断进步,逐渐从教条式的表象认知转变为批判性的本质领悟,从阻止变化的消极保护转变为管控变化的积极保护,从偏重外观保存转变为兼顾技艺传承。

单霁翔认为,建筑界和遗产界合作起来,才能形成保护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力量。过去建筑遗产的保护往往是静态监督,今天还要保护那些居住在里面的人和活态的历史文化街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真正的主人是公众,要把遗产保护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每一个人,大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才能成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城市健康发展惠及更多民众的现实生活,人们就会更热爱文化遗产,这是一个真正的良性循环。

推介、活化、利用、保护,都是为了让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更为人所知、为人所用、为人所护、为人所爱。相信随着从地方到机构到公众都开始“关心关注关爱”20世纪建筑遗产,未来我们身边的建筑遗产能够得到更全面精细的保护,能在城市更新和人们现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4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