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有助于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极具前瞻性和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各行各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文物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与概念内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哪个国家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在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与非凡成就,走在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一些关键与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依旧客观存在。一些国家采取政治、经济、外交的多重手段来打压我国的科技创新,防止我国获得先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体现和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文物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保护理念不断创新,科技手段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文物保护利用中的新质生产力
在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上,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抓手,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通过跨行业跨学科联合攻关,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科技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文物数字化工程,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进而实现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综合运用智能导览、虚拟漫游、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手段,将前沿科技与古老文物有机结合,有效提升文博服务现代化水平;促进文物与相关行业的深入融合,实现“文物+旅游”“文物+教育”“文物+创意”等领域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上,秉持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的工作理念,将文物保护纳入大生态保护范畴,推动文物保护规划与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区、旅游景区建设,实现文物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在大遗址保护时注重周边环境的优化美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城市面貌,提升文化品质;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美丽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加大保护修缮力度,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活化利用、开放共享;在古建筑及彩绘保护修复工程中,采用传统工艺,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提高文物领域节能降碳水平。
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文物局出台政策文件,在文博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人事管理、能力建设、绩效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寻求突破口,不断稳定和壮大基层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大力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建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青年后备力量的人才梯队,对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奖励,有效提振了文博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存在问题和不足
当前,文物科研机构小散弱、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文博领域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科技奖励激励不足,高新技术有效供给尚不充分,监测预警、攻克文物病害机理,科技支撑文物防灾减灾能力亟待提升。基础理论研究和数据积累还显薄弱,数据整合和开放共享机制还没有广泛推广。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显不足,各地对文物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不够充分,“拆真建假”现象时有发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保护,博物馆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过程中存在贪大求洋、大而不当现象,文物建筑日常养护和节能改造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不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
大力发展文物领域新质生产力
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建设是国务院“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大数据中心和科技平台,将全面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文物+科技”催生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成为文物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文物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科创中心将围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需求,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文物保护利用原创理论、保护材料研发、装备工具发明和技术工艺创新能力,解决文物保护利用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满足世界级原始创新需求。与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协作,将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世界遗产地监测,做到实时、精准、高效,特别是做到对古建筑附近山体监测,可预测山体滑坡对古建筑和古遗址的破坏风险;将高分遥感技术,卫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等监测预警,推进我国文物保护方式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全方位整合和优化文物保护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引领国内文物保护科技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平台和窗口;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际文化遗产科技合作,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切实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构建系统性业务发展模式。科创中心是理论研究与保护修复实践的综合机构,将积极构建文物认知、诊断、评估、修复、研发为一体的文物保护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支撑“创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和“开展技术装备、修复材料及工艺等技术研发”的需求,利用科技手段创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解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奥秘,在国际建筑行业争夺中国传统建筑的话语权;着力解决各类文物病理病害分析,修复材料、专利技术研发,文物科技鉴定和科学修复等问题,以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贝叶经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县木塔结构稳定性评估与保护研究》《壁画高精度多光谱高效采集处理装备与应用示范》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发挥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优势,开展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保护理念、保护技术、展示利用研究,用科学的方法丰富中国文物保护理论,推动文物保护关键共性技术与材料研发、专有装备研制升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标准化建设等,推动构建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业务布局;将互联网、数字化等高新科技的创新因素融入文物保护利用的全过程,通过算法、算力、平台等让文物资源重新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升文物行业的影响力、传播力。
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绿色生产力。科创中心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建设规模,在设计、施工、材料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尽量应用绿色建材。积极引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整合优化,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实现楼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科创中心建成后,将推动文物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探索,制定文物领域节能减排标准规范,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大力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绿色营造方式,强化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推广文物保护利用绿色发展新模式,推进文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强文物科技人才培育。科创中心将完善文物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注入活力。文物保护涉及防、保、研、管、用等诸多领域,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研发都有巨大潜力,迫切需要造就一支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过硬的文物科技人才队伍,推动考古勘探、分析测试、监测预警、文物修复、文物鉴定、展览展示等水平全方位提升。当前,文物保护修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加大投入等,畅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文物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全面加强文物科技人才培育,将高素质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为文物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以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