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藏有一汉代三足提梁筒形器(图1),高17.8厘米,口径11.9厘米。据博物院文物台账记录采集于咸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现为咸阳师范学院),位于今天陕西咸阳文林路上的咸阳师范学院东侧。器身圆直筒形,子口,盖轶。腹和底沿有一道宽凸弦纹。器身两侧有耳,耳上有环,通过两个“8”字形环扣连接提梁,提梁两端为龙首,底部有三只小蹄形足。
类似形制的器物在多地发掘出土,有陶器和青铜器。考古工作者曾一度对这类器物有不同的命名,有提梁卣、提梁樽、酒樽、提梁奁、奁形器、三足提梁筒形器等。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筒形器形制虽与直筒形温酒樽类似,但更瘦高,与矮胖的温酒樽区别明显;与卣类似,但卣多为敛口圆腹圈足,直筒形卣数量较少,且出土的直筒形卣均为平底无足,纹饰繁复,高度一般超过33厘米,口径超过13厘米,明显大于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筒形器;此外,周人禁酒,西周开始,酒器的数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食器;而奁是放置化妆用品的器具,器型也为矮胖形,从功用和形制上都与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筒形器大相径庭。综上所述,这件筒形器是不同于卣、樽、奁的另外一种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23年8月22日入藏一件类似的筒形器,器身刻铭文自称为铜鋞:“河平元年供工昌造铜鋞,容二斗,重十四斤四两,护武、啬夫昌主,右丞谭、令谭省。”由此推断,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三足提梁筒形器为“鋞”。
《说文·金部》:“鋞,温器也,圆直上。”“圆直上”正是这种筒形器形制上的主要特点。咸阳马泉西汉墓也出土了一件铜鋞,器内“有液体凝固痕迹”;辽宁抚顺刘尔屯西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鋞“内盛禽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一件铜鋞其内盛有鸡骨和汤羹,说明鋞很可能是盛放汤羹的保温器具。铜鋞体量小,提梁便于提取和移动,子母口盖子可防止汤羹外洒,小口径、深腹、三足将器底悬空,有利于保温。它与我们今天的保温桶功能类似。
宁夏固原县一处沟崖出土的铜鋞,与咸阳博物院这件铜鋞形制相同,考古工作者依据一同出土的其他器物,将其定为秦代器物。甘肃镇原县博物馆藏有一件秦代提梁卣(图2),其提梁与咸阳博物院藏的这件铜鋞提梁相同。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铜鋞(图3),其上的蟠螭纹为典型的战国纹饰。所以,这种龙首提梁铜鋞有可能最早出现于秦代,汉代开始流行。
秦汉时期的铜鋞,形制上无太大区别,大部分通高17.6至28.8厘米,口径10.5至14厘米,直筒形,子母口,带盖,盖上有纽连环,带龙首提梁或无龙首的提链,腰饰凸弦纹,三蹄足。
卣和鋞或许存在着演变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鋞被称作卣的原因之一。在形制上从圆腹演变为直筒,在功能上从酒器演变为食器。西周部分青铜卣(图4)在提梁上装饰有牛头,牛头在提梁卣上的位置与龙首在提梁铜鋞上的位置相同,由此可以大致推测从西周青铜卣到秦代龙首提梁铜卣,再到龙首提梁铜鋞的演变过程。
秦人崇尚水德,因此秦人在很多器物上融入了龙的形象,汉代将龙的形象进一步发展,用于玉佩、玉璧、铜镜、砖瓦、画像石等。龙的形象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并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精神载体和一脉相承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