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2024年开春大展“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于2月1日启幕,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携手全国59家文博单位,借展217件展品,共展出332件展品,是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的一场特殊临展,即借展单位多、借展文物多、展出文物多、展示展厅多。同时,也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规模较大、品级较高、形式较新的苏轼主题文物展。
展览通过“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篇章,还原一个立体可感的苏轼,通过以物追思,致敬先贤,追溯千古文豪苏轼的非凡人生,全面生动地展示苏轼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执着的爱国为民情怀及“三苏”家教家风。
借展填补了馆藏文物资源的不足
一个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文物展品的支撑。在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局限与不足的情况下,向各文博单位商借展品,既促进了馆际间的合作交流,也解决了馆藏文物资源不足的办展难题,还可以发掘联动地域文化宣传其历史价值。
自1984年筹建至今,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从零至有,历经几代海博人薪火相传的征集历程与考古工作者的砥砺前行,现有藏品3万余件(套)。逐渐丰富的馆藏文物给博物馆陈列展览展示带来不一样的想象与发挥空间。在馆藏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策划出丰富及高质量的展览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达到高质量办展的预期,海南省博物馆向各文博单位商借文物展品来填充、丰富,进而达到办展最大化意义的初衷。
本展借展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及蔡襄的真迹首次在故宫博物院外合体亮相;黄庭坚的《惟清道人帖》和米芾的《道林帖》更是首次以展览的形式展出;各时期名家笔下的苏轼画像;宋徽宗、雍正、乾隆、祝枝山、纪晓岚、郑板桥、罗大观、张大千等珍品及各文博单位精品文物的集中展出,给展览增添了不少。此次借展不仅填补海南省博物馆馆藏资源的不足,也填充并丰富了上展的文物类别。各文博单位精品文物的联动,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惊艳与无限美好的遐想。
借展联动馆际交流活用文物资源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何活用文物?让文物走出来、展出来,走出去、动起来,让文物说话,与历史对话,各地域文化联动,激活文化串联甚至并联就是最好的活用。
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开展借展、联展、巡展等形式举办展览,形成国有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活用馆藏文物,也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生动体现。“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以有效串联与并联国内几十家文博单位的形式,激发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类别的文物融合与碰撞出新的历史使命,让馆藏文物在新时代散发耀眼的光芒。
同时,借展办展的举措也引发出新的创新机遇与思考。通过合作办展达到馆际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联动,让各地域的文化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与历史使命,文化的交流与共享、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更好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创造丰富多彩的文明。
借展为观众带来连连惊喜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一次借展可以惊艳一个展览,一个展览可以重新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夺目光彩,再次点亮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观众带来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进而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共鸣。
海南省博物馆作为承办单位,秉承制作精良展览、服务大众的理念,以举办高质量展览为宗旨,通过借展的方式集合各地域东坡文化资源,为观众献一场精致又惊艳的展览。东坡文化凝聚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展览跨越时空与地域让文化交流与融合,充实了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古代生活宁静致远、返璞归真的向往与承载,为民众生活带来全新的文化享受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展览开放恰逢春节档期,每天预约爆满,参观者流连忘返。“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观众来这里寻找他们心目中的苏东坡。这场并联各地域文化的新春盛宴,串联起观众与博物馆的情结,并通过探寻中华文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传承东坡精神,带领观众溯源东坡文化,擦亮海南东坡文化名片,推动海南文旅融合发展,并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保护和利用,不只是为了研究和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文物“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
借展办展的模式不仅串联借入方和出借方的交流联动,增加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让更多观众见证历史、了解中华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并联各国有馆藏文物融合、碰撞出新的惊喜,激活活用文物的新方式。
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本次展览通过集结各馆藏文物,体味文物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先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才能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的同时,让更多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博物馆是文化共享、文化融合,也是文化碰撞的场所,借展不仅让出借方与借入方因文化共享、文化融合、文化碰撞达成双赢,更让这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被更多人看见,让文物更好走近大众,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