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标异乡义慈惠石柱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何洪

义慈惠石柱是北齐时期的文物,位于河北定兴县石柱村西北一高台上。石柱分基础、柱身与石屋三部分,通高6.65米。石屋雕刻为仿木建筑,斗栱为古代建筑结构“单斗只替”较早实物遗存,柱子卷煞收分以及雕刻手法都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参考材料。柱身刻有3000余字的颂文,记述因战乱和灾荒当地义士进行乡葬、义食等活动的情况,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珍贵材料。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义慈惠石柱”。

image.png

义慈惠石柱我去看过三次。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参观义慈惠石柱,由于交通不便,只得骑自行车从北京前往。当时资料很少,能找到的有《中国名胜词典》的相关词条和《文物》杂志1958年、1977年刊登的两篇介绍文章。1958年《文物》的文章是这样介绍的,定兴这一带,“正值起义军与封建统治者武装交锋之地。由于战争,造成了大批的伤亡,这根石柱就是在这次运动之后,人们收拾残骨,把它合葬在一起,为纪念这一事件而建立起来的。”“石柱柱身上满刻一篇长达三千余言的颂文及功德题名等。颂文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写的,所以把伟大的农民起义称之为‘杜葛之乱’,用来歪曲劳动人民的正义斗争,但是他们终于抹杀不了人民革命运动的事实。从颂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由杜洛周、葛荣所领导的起义军的雄壮声势。”1977年的那篇也说,“北齐统治者为了对人民进行威胁与恫吓,又由皇帝下旨让郡县把木柱改为石柱,并加了上面所说的一篇‘颂文’,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许多州郡官吏、地主豪强也都附和上去,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这样,石柱本身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起义的反面教材,同时也是革命人民沉重打击北魏统治阶级的历史见证。”通过这些介绍,对义慈惠石柱的认识就是,北魏统治者残酷镇压了农民起义,为粉饰门面,还立碑为自己歌功颂德,是一篇反面教材。当然,两篇文章都介绍了石柱在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性。第一次到石柱面前,感觉石柱树立了1400多年能够保存这么好不容易。石柱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没有细读,正面“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大字非常醒目,当然地认为,北齐时这里叫“标异乡”,再就是对正面一排施主印象深刻。看到这么多施主,一下想起寺院里的功德碑,知道是有很多人捐了钱的。

image.png

多年以后,看到了一些义慈惠石柱的研究文章,如台北学者刘淑芬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日本学者佐川英治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与国家的关系》,才知道原来这根石柱的价值远远不是我过去所认识的那样。我又到网上找到了石柱上的颂文,3000多字,认真读了好几天,总算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原来,一开始从名称上我就搞错了。石柱名称中“标异”,“标”有彰示的意思,“异”是与众不同,用现在词汇表达就是“表彰先进”。“乡义”是说本地的义举。什么样的义举呢,“慈惠”,一场慈善的义举。立柱表彰是东汉时期褒扬孝子义事“表其门闾”的一种延续。即为宣扬被表彰者的品德,在其家门悬挂匾额,以后更演进为竖立牌坊。读懂了标题的意思,才明白“义慈惠石柱”的名称是不对的,我读到的两篇研究文章都称其为“标异乡义慈惠石柱”,这才是完整的名称。“义慈惠石柱”的名称也是导致我将“标义乡”误为地名的缘由。

北魏末年,曾为防御北方的柔然,在今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设置六镇,因北魏将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而地位日渐下降,官兵待遇也大不如前。公元524年,因军中缺粮,六镇发生兵变。北魏统治者将兵变镇压下去后,将六镇降民迁往河北定县一带安置。值当地蝗灾,降民生活无着,在杜洛周、葛荣带领下再次起事,声势浩大,号数十万之众,与北魏军数次激战赢得胜利,并包围了北魏重要城市邺城,后在磁县为北魏军击败。石柱颂文记述了这次战乱,“桑干为虏马之池,燕赵成乱兵之地。”“残害村薄,邻伍哀不相及;屠戮城社,所在皆如麻乱。形骸暴露,相看聚作丘山;流血如河,远近翻为丹地。”战后,当地义士王兴国招集十余人组成“乡义”,收集尸骨,聚拢安葬。战乱造成大批难民流离失所,王兴国等继而在葬地旁为难民提供“义食”。这些人不是什么富有之人,他们“各劝妻孥,抽割衣食,负釜提壶,就兹墓左,共设义食以拯饥虚。”

此后,此义行一直持续,当地富裕人家相继参与赞助,捐物献田,兴建义堂,供饥民停留、用餐,使乡义的资源有了保障,义行得以继续,并成为长期的社会救济组织。不久,佛教徒的参与,对乡义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居士路仁和主持乡义多年,成为乡义的义主。除了平日的义食供应之外,乡义还曾做过两次大规模的赈济活动,即北齐天保八年(557)救助筑长城之役的民夫,以及北齐河清三年(564)救助水灾的饥民。路经此地的王公贵臣、地方守宰氏族,也经常成为乡义的赞助人,如北齐幽州刺史斛律羡、范阳太守刘仙、范阳县令刘彻等。从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至后主天统四年,幽州刺史斛律羡和他的家人都屡屡在此停留、用餐。不仅建造佛像置于乡义,也捐献资财以供“义餐”。北齐文宣帝天保十年(559),由独孤使君将乡义创始者、主事者以及赞助者79人义行上奏朝廷。北齐武成帝太宁二年(562)下令标异,以表彰其义行,次年由范阳太守命人建木柱以示标异。从528年义士王兴国组成乡义至此,此项义行已施行35年。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幽州刺史斛律羡下令郡县将木柱改建石柱并刻颂文。

中国的慈善活动历史悠久,我们熟知的成语——嗟来之食就是说春秋时期齐国闹饥荒,一位富人在路边施舍的故事。北朝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慈善事业仍然得到一定的发展。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则记述了民间的慈善活动以及官府对慈善活动的提倡。颂文中提到幽州刺史斛律羡对这场慈善活动的支持,他不仅有所布施,还下令将标异木柱改建为石柱,使得这场慈善活动得以为1400年后的人们所知,了解战乱时期还有一抹的温馨。斛律羡的父亲即斛律金,为北齐的创立者、东魏权臣高欢的心腹爱将,追随高欢多年。在一次与西魏的玉璧之战中,战况不利,玉璧城下尸骨累累,东魏军的失败,高欢也一病不起。高欢退兵后,军营中讹传其已死,士气低落,弥漫着绝望的情绪。为了振奋士气,高欢勉力支撑在营中设宴。席中,敕勒人斛律金起而高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硬汉高欢感动万分,热泪盈眶,情不自禁跟随唱和。不久高欢病逝,而《敕勒川》歌却在中国诗歌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斛律家族生长于乱世中,世代为军人,却不曾想到斛律金、斛律羡父子,一位在中国的诗歌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位与乱世的慈善活动机缘巧遇,都在自己擅长领域之外,另添一笔光彩。

战争是残酷的,经历了战乱的人都向往着和平和安宁,“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战乱、饥荒中的慈善活动,则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失去生活的苦难民众的同情,用救助来帮助他们找回生活,找回尊严。

三次参观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的一点感触得小诗一首:

六镇烽烟撼邺城,

桑干骨曝泣哀鸿。

提壶负釜家资散,

义举慈怀惠苍生。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06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