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中国画大师之一,他的艺术足迹横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出生农民家庭却在“不教一日闲过”的勤奋努力下成长为一代画坛顶流,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
“在成都日日相见,归后之魂梦,犹在竹叶巷也。”这是齐白石在写给弟子姚石倩的书信中对成都的深情思忆。作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两大重磅展览,日前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的“白云深处作神仙——齐白石精品研究展”和“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不仅是对艺术巨匠齐白石的致敬,更是一次探索新时代艺术品文物如何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现代功能、实现古老文物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尝试,旨在“让文物活起来”,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该展览由成都市美术馆、北京画院主办,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
与文物对话,体味人民艺术家的孜孜以求
“白云深处作神仙——齐白石精品研究展”是成都市美术馆继黄宾虹、关山月等国画大师作品展之后,聚焦近现代国画家入蜀现象的“再读大师”系列展览。该展览特别梳理了齐白石与巴蜀地区的深厚情缘,共展出136件齐白石真迹精品,包括齐白石游历成都时期的书画作品、“吾道西行”的篆刻、全程报道白石入蜀行程的《新新新闻》报纸、以及国宝级文物《四季山水屏》等珍贵展品。
在齐白石的众多题材中,蔬果画作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和艺术表达。如《南瓜》上的题跋“……不教一日闲过也”透露出画家对时间的珍视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整个艺术生涯。
齐白石的虾画以其精妙的笔墨著称,而背后则是他不断锤炼技艺的结果。他曾在《鱼虾图》中写道:“……余六十年来画鱼虾之工夫若磨剑……”以表达其对艺术的执着。而《群雏图》则展示了他对形似与神似之间妙处的探索。这些作品不仅形似写实,更蕴含着写意的神韵,展现了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
科技赋能,让古老文物焕发新生
“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中的200余件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帧都是对齐白石原作的精心再现,实现了传统艺术品文物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通过数字投影、科技互动、AR虚拟现实、艺术装置等,让齐白石的画作突破了纸张的界限,不仅保留了原作的精髓,更在视觉上进行了创新演绎,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如360度环绕投影屏幕的运用,让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脱纸而出,展厅中四季草木生长,枝头鸟啼虫鸣,鲜花绚烂盛开变幻,完美打造出了齐白石心中的“一花一世界”。观众漫步展厅如入画境,可以沉浸式感受白石老人的家山与远游、笔下生动的花鸟虫草,感受他的美学、哲思与生机勃勃的精神世界。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为现代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欣赏方式。
让文物活起来,为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服务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活化石,文物艺术品更是其中的珍品。这两个展览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的一次文化创新实践。通过艺术品真迹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使齐白石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得以跨越时空,与观众直接对话,其治学的严谨坚毅、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对时间的珍视以及对祖国大地的深爱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这种创新展示方式在充分展现文物艺术品独特的文物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同时,让艺术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实现了文物展示传播与当代科技手段、艺术形式“无缝对接”。因此,对于观众来说,参观这两个展览不仅是艺术享受,也是一种文化教育。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要让古老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还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